-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宋詞通論吳熊和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02741
- 條形碼:9787573202741 ; 978-7-5732-027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宋詞通論吳熊和著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史研究者、愛好者吳熊和及其《唐宋詞通論》,是學習、研究詞學無法繞過的名家、名著。吳先生此書篇幅不算很大,影響卻很深遠,在理論、方法和具體考證等方面卓有建樹,堪稱新時期詞學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詞學研究者、愛好者的必讀書。
唐宋詞通論吳熊和著 內容簡介
本書分詞源、詞體、詞調、詞派、詞論、詞籍和詞學七個部分,全方位梳理唐宋詞學的發展脈絡,在理論、方法和具體考證上都有創新與突破,是一部自成體系的詞學專著,也是詞學研究(尤其是唐宋詞研究)和唐宋文學研究的推薦閱讀書。
唐宋詞通論吳熊和著 目錄
**章 詞源
**節 燕樂與詞——我國詩、樂結合的新傳統
第二節 唐教坊曲——唐五代詞調的淵藪
第三節 從選詞以配樂到由樂以定辭——詞體的形成過程
第二章 詞體
**節 詞的創作——按譜填詞
第二節 詞體的形成——依曲定體
第三章 詞調
**節 詞調的來源
第二節 曲類與詞調
第三節 詞調的異體變格——樂曲移調變奏
第四節 選聲擇調
第五節 詞調的演變
第四章 詞派
**節 唐宋詞分派的由來
第二節 倚聲椎輪大輅——敦煌曲子詞
第三節 齊梁詩風下的《花間集》
第四節 南唐君臣與宋初詞壇
第五節 有井水處皆歌柳詞
第六節 蘇軾指出向上一路,全面改革詞風
第七節 從秦觀到周邦彥
第八節 靖康之變前后的李清照
第九節 辛棄疾與南宋愛國詞
第十節 姜夔句琢字煉,歸于醇雅
第十一節 眩人眼目的吳文英詞
第十二節 宋元之際詞人與亡國哀音
第五章 詞論
**節 唐代評論罕及于詞,后蜀歐陽炯的《花間集序》,或可視為有專文論詞之始(276)
第二節 宋人詞話始于元豐初楊繪的《本事曲》,多數偏于紀事;重在品藻與議論的則較后起
第三節 蘇門始盛評詞之風,對推尊詞體和推進詞的評論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節 李清照創詞“別是一家”之說,闡明了詞體的音律、風格特點,為詩、詞之別立下界石
第五節 靖康之變后,詞風慷慨任氣,論詞亦多重在家國之念、經濟之懷
第六節 南宋后期論詞,重點轉向講習與傳授詞法,這一過程始于姜夔,而備于張炎
第七節 鼓吹蘇、辛詞風的,不如周、姜后學之盛,但在金源末及南宋末,也并不寂寞
第八節 張炎《詞源》是周邦彥、姜夔一派詞學的總結,它同時反映了宋詞的*終衰落
第六章 詞籍
**節 叢刻
第二節 總集
第三節 別集
第四節 詞話
第五節 詞譜詞韻
第七章 詞學
**節 關于詞樂
第二節 關于曲調考證
第三節 詞學的展望
附錄
《彊村叢書》與詞籍?
從宋代官制考證柳永的生平仕履
陸游《釵頭鳳》詞本事質疑
關于鲖陽居士《復雅歌詞序》
重印后記
唐宋詞通論吳熊和著 作者簡介
吳熊和(1934-2012),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當代著名詞學家,夏承燾詞學獎金一等獎獲得者。在詞學領域辛勤耕耘半個世紀,繼承夏承燾先生開創的詞學事業而能卓然自立,構建了獨具特色的詞學研究體系,對新時期詞學在理論和方法上均有開拓創新。著有《讀詞常識》《放翁詞編年箋注》《張先集編年校注》等,主編《唐宋詞匯評》《中國詞學大辭典》《中華詞學》等。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