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萬物大歷史·氣候對人類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43814
- 條形碼:9787521743814 ; 978-7-5217-4381-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物大歷史·氣候對人類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 內容簡介
“大歷史”概念由美國知名歷史學家大衛·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經比爾·蓋茨大力資助,得以在全球得到傳播和發展。因其理論新穎,觀點獨特,跨學科跨領域,正在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大歷史”的概念和視角除了在學術界有價值,更是一個能走出學術擴大到普通人群的非常好的看歷史的思維和視角。《萬物大歷史》系列正是韓國創造的一套面向青少年教養讀物,有著非常巨大的市場潛力。這套書在韓國上市以來,不僅市場反響較好,而且獲得贊譽無數,被評為學校圖書館期刊推薦圖書、晨讀推薦圖書等。
萬物大歷史·氣候對人類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 目錄
復原古氣候
從沒有氧氣的時代到生命大爆發
生物大滅絕和新的機遇
2導致大滅絕的全球性氣候變化
冰封的地球
燃燒的地球和消失的夏天
全球變暖與海平面上升
停止運動的大海
3 從狩獵—采集到農耕
耐寒的植物—仙女木
種植農作物與馴養動物
柯本氣候分類法
1 萬年間的氣候變化
人類文明的黎明
4 冰與火的文明史
寒冷干燥期,早期地中海文明的衰落
羅馬溫暖期,連接大帝國的絲綢之路
持續300 年的干旱和瑪雅文明的崩潰
氣候*適宜期發出的異常信號
5 人類世與導火索
“ 死日”和大洋傳送帶的不正常運轉
坦博拉火山爆發與無夏之年
克服殘酷時代的突破口
大加速時代
6 人類造成的全球變暖時代
全球變暖導致全世界進入緊急狀態
1.5℃的危機與機遇
應對大風險的態度
我們知道
萬物大歷史·氣候對人類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 節選
“意大利亞沿海城市突降橙子般大小的冰雹” “ 法國6 月白天*高氣溫45.9℃,殺人酷暑” “ 夏天即將來臨的朝鮮半島,5 月又降暴雪” “ 阿拉斯加遭遇史上*嚴酷的高溫天氣” “50 多場龍卷風一夜間強襲美國中部” “ 非洲南部大草原上的巨大猴面包樹接連死亡” 上述這些好像只能在電影中才能看到的場景,現在正 不斷出現在世界各地。韓國已經不使用氣候異變,而使用 “氣候亂變”這一詞語來形容氣候的變化,我們賴以生存 的家園正在不停地刷新紀錄。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2018 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中指出,2018 年一年,全世界約 有6 200 萬人因氣候變化而蒙受損失。海水溫度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高值,海水酸化,氧飽和度降低。冰川融化, 北極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減少。遭遇洪災的人大約有 3 500 萬,遭遇旱災的人大約有900 萬,特別是干旱導致 糧食供應不足,給人類造成了致命威脅。世界各地都出現 了氣候異變,被迫離開生存之地的人達到200 萬。即便從 現階段來看,氣候變化也正在給人類造成巨大的影響。 造成氣候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 達到了歷史*高值。我們使用的化石燃料排放的溫室氣 體,數十年間停留在地球大氣中,使地球溫度逐漸升高。 人類無法預測自己的行為將導致什么樣的結果,以至于只 好被綁在不斷加速的文明車輪上發出嘆息。雖然已經有人 對此發出了警告,但人類始終沒有找到明確的解決方案。 還有一些人對這些現象持消極態度,他們認為,即便自己 什么都不做,科學和技術也會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安逸 度日。 事實上,氣候變化非常復雜,不確定性也很大,所以 很難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越是復雜的問題,越需要經過 系統的解決步驟。因此,我們前面談論的氣候與人類歷史 的相關內容可被概括為五個階段的問題解決過程,即“ 設 定目標—確定事實—定義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行動與 計劃”。 **個階段是設定目標。我們不希望人類文明因氣候變化導致的危機而陷入困境。我們需要制定能夠解決危機 的方案,使艱難發展起來的人類文明能夠有一個可持續發 展的未來。 第二個階段是確定事實。運用目前的科學知識和技 術,分析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自1 萬年前人類開始農耕 生活以來,不同于其他動植物,人類并沒有單純地依賴 環境生存,而是積極地利用環境,以便獲得自己需要的 能源。在這一過程中,人類積累了天氣與氣候是怎樣影響 動植物生態的相關信息。人類發現了導致氣候變化的原因 與結果的物理和化學原理。氣候變化*核心的因素是太陽 能。科學家在研究化石與古生物的過程中,積累了有關氣 候的信息,發現了天文學方面的因素,從而揭示了影響氣 候的宏觀因素。 *典型的例子是米蘭科維奇理論。公轉軌道偏心率的 差異、自轉軸傾斜角的變化、自轉軸的方向變化等使得到 達地球的太陽能不同,從而導致氣候變化。這些變化具有 一定的周期性,可從宏觀的角度預測地球氣候將會發生怎 樣的變化。由于我們難以直接感知類似的宇宙層面的原 因,因此這就相當于*基本的先決條件。除了地球的自然 運動外,大陸分布、洋流的流向、太陽黑子的變化以及火 山爆發等,都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 地球的平均氣溫或地理位置引起的氣壓差、海水溫度、海平面高度等細微的數值變化,都會影響地球環境。 氣溫僅上升1℃~2℃,就有冰期與間冰期之差別。氣壓 的分布改變了大陸的氣候,氣溫與氣壓造就了沙漠、叢 林、凍原等不同的植被。此外,僅0.5℃~1℃的海水溫度 變化,就會造成厄爾尼諾現象與拉尼娜現象,連接太平洋 與大西洋之間的大洋傳送帶一旦運轉失常,就會造成像新 仙女木事件一樣的小冰期。此外,冰川融化或擴張導致的 海平面高度的變化,會改變海洋的生態環境與人類的居住 領域。小行星撞擊與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會造成核冬天等極 端的氣候變化。 但是,地球的氣溫從18 世紀以后開始急劇上升,主 要是由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造成的。地球化學家大 衛·基林測定了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發現了年度變化 規律。他持續測量了40 年間二氧化碳濃度和上升的氣溫, 才發現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僅占大氣1% 左右的溫室氣 體使全球變暖,特別是工業化以后,比起自然產生的溫室 氣體,人為增加的溫室氣體正在加速全球變暖。 第三個階段是定義問題。我們必須了解氣候變化會帶 來怎樣的危機。要想正確理解這個問題,需要回顧氣候變 化對人類歷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大約1.3 萬年前,因氣 候突然變冷導致的新仙女木事件之后,地球的氣溫呈普遍 上升趨勢,年平均氣溫以15℃為基準,氣候適宜期和小冰期交替出現。氣候適宜期時,氣候溫暖,降水量充沛, 植被繁盛,糧食供給穩定,人口增加,文明繁榮。無論是 早期文明開始萌芽的時期,還是絲綢之路與海路形成巨大 的貿易網絡的時期,又或者是羅馬帝國的疆域*遼闊的時 期,都處于氣候適宜期。 反之,火山爆發與洋流的變化導致地球進入小冰期 時,糧食產量下降,人口減少,引發大規模的人類遷徙。 規模越大的文明越脆弱,越會快速衰落。公元前2000 年 前后,古代文明衰落,圍繞著地中海霸權爭端不斷的時 期,以及瑪雅文明衰落的時期,都可以觀測到氣候的變 化。一般在文明衰落的時期,都會毫無例外地發現有關極 端干旱與歉收的記載。 我們應關注極端的氣候變化導致文明衰退的時期,找 出現在正發生在我們周邊的問題。在繁榮時期壯大起來的 國家,一旦遇到不適宜生存的環境,就會遭受糧食短缺、 社會動蕩、政治體制崩潰等一系列磨難。持續的環境災難 會使社會喪失理性,使整個社會陷入獵殺女巫等集體瘋狂 之中。窮人與富人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在饑餓中掙扎的 人們對統治階層產生不信任,并掀起暴動和叛亂,使以往 的體系崩潰或消亡,整個社會發生劇變。在該過程中,為 了維持生存,人們只好離開被死亡籠罩的家園,開始大規 模遷移。由此,氣候變化給人類文明的興亡盛衰帶來了大大小小的影響。那么,我們現在面臨的氣候危機到底是怎 樣的呢?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的氣溫上升、溫暖濕潤的氣候適 宜期,與平均氣溫下降、降水量減少的小冰期有不同的氣 候變化。直到17 世紀,小冰期帶來的漫長的寒冷,使整 個歐洲處于冰凍狀態,并引發了社會變動。廉價的煤炭取 代短缺的木材,成為主要燃料,使用蒸汽機的工廠越來越 多,人類文明從農耕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工業化以資本 主義為基礎,實現了飛躍性發展,這意味著堅固的封建制 度崩潰,社會制度轉向自由主義與民主主義。 但是,飛速發展的時代也產生了新的問題。以大城市 為中心快速增加的人口,需要消耗更多的糧食、水和能 源。人類消耗的能源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越來越大的影 響,該時期被稱為“ 人類世”。生活在人類世的我們享受 技術帶來的驚人便利與文明的果實,但反之,地球環境也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到破壞。其中,氣溫異常上升,氣 候異變頻繁,全世界人口密度劇增,問題越來越嚴重。洪 水、臺風、酷暑、干旱所到之處,都會造成天文數字般的 損失。 問題就在這里。全球變暖引發的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 人類文明更加脆弱。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不是單一的,而 是一個錯綜復雜的問題。僅憑一般人的常識很難把握其本質。所以全世界各個領域的專家聚集在一起,以目前積累 的觀測記錄與研究為基礎,制作了研究報告。聯合國政 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警告人們,一旦全球變暖持續 下去,將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海洋循環發生變化、冰川 融化、海洋酸化等各種問題。這些問題會導致糧食和水資 源不足、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森林遭到破壞等各種嚴峻的 問題。 第四個階段是提出解決方案。那么,為了使我們今天 的文明不像瑪雅文明與維京文明一樣消失在地球上,我們 應該做些什么呢?解決方案必須簡明扼要,讓人一下子 就能記住。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中指出,“到 2100 年,如果把全球變暖的溫度控制在1.5℃以內,就能 *小限度地阻止人類直面無法控制的危險”。既定目標 2℃會導致大量氣候難民出現,無法阻止冰川和永凍土層 的消失;如果把目標定為1.5℃,那就還有阻止*惡劣的 狀況發生的可能。為了實現1.5℃的目標,到2030 年,全 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需要降為0,還需要減少甲烷、 黑炭等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當然,即便能夠實現這一 目標,已經排放的溫室氣體還會持續引起全球變暖。不 過,至少人類世不會像恐龍滅絕那樣,成為地球歷史上的 一幕。 *后一個階段是行動與計劃。全球變暖造成的威脅巨172 氣候對人類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 從大歷史的觀點看“氣候與人類歷史” 173 大,還會造成一系列的爆炸性破壞。這些破壞不分窮人和 富人,會同時影響地球的多個方面。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攜 手制訂溫室氣體減排計劃,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尋找替 代性能源。此外,各個國家的人應該從日常生活中開始努 力。我們應盡量忍受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乘坐公共交通工 具,減少一次性用品等垃圾的排放量。我們還應減少能源 消耗,保護森林。細小的行動變化積攢起來,才能一步步 地走下去。 人類了解到全球變暖這一讓人感覺不舒適的問題,其 實沒有太長時間。從北極熊快要沒有立足之地這個事實, 到越來越頻發的霧霾現象,我們目前還沒有完全掌握全球 變暖這一氣候變化將會帶來怎樣的問題。但我們須知,我 們無時無刻不受環境的影響。人類的DNA 中有共存、合 作的生存本能,人類將在克服這一危機的過程中迎來第 十一個轉折點。
萬物大歷史·氣候對人類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 作者簡介
畢業于首爾教育大學,研究方向為科學教育。曾任韓國科學教師協會小學部副會長,并領導幾個教師研究小組,包括“愛的科學分享中心”,目前從事以科學寫作和自我探索為主題的實驗活動。著有《不斷深入的實驗觀察故事》《美味的自然學習》《金基明科學故事》等。 畢業于梨花女子大學科學教育系。幼年時代就對自然現象充滿好奇,從而走上了科學之路,現擔任高中教師。兼具感性與理性,既因數億年來形成的風景、石頭、風和地球的神秘而感動落淚,又具有冷靜觀察氣候變化不穩定現象的精神。著有《Megastudy Planet高等科學》《老師也驚訝的科學顛覆基本篇9·季節的變化》等。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