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國民幸福感與經濟穩定性共軛的機理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經管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38305
- 條形碼:9787521838305 ; 978-7-5218-383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民幸福感與經濟穩定性共軛的機理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經管文庫 內容簡介
對于經濟社會發展來說,國民幸福感與經濟穩定性二者都很重要,但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在伊斯特林悖論存在的情形下,顯然手段未能很好的達到目的。本書就是依據消除悖論的四大心理,探尋二者的關系。經濟穩定當然有助于國民幸福,但促進國民幸福的措施也有利于保持經濟穩定。二者在社會福利這個變量影響下,可實現協同并進的共扼。社會福利具有二重性,絕非只具有消費性,其也具有很強的生產性。對于社會福利的生產性,學者研究和重視的極其不夠,這也是妨礙社會福利提高的原因。社會福利的消費性有利于增進國民幸福感,而社會福利的生產性則有利于保持經濟穩定。因此享受社會福利有利于實現國民幸福和經濟穩定。北歐的現實表明:在積極的勞動市場政策作用下,供給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的社會福利,不僅不會產生福利依賴癥,而且可現實經濟社會發展。本書的意義:理論上,一是提出了影響國民幸福感的四大心理;二是提出并強調社會福利具有的二重性,以激起學者對其生產性的重視。政策上,通過對積極勞動市場政策的分析,掃除人們對社會福利的污名化,以利于政府提供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的社會福利,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國民幸福感與經濟穩定性共軛的機理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經管文庫 目錄
1.1 研究觀念
1.2 研究動機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內容
1.5 研究方法
1.6 相關定義
第2章 幸福收入悖論解釋
2.1 幸福收入悖論簡介
相關問題:GDP何以未能很好地反映國民的幸福感?
2.2 幸福收入悖論解釋
相關問題:幸福可用社會福利函數分析嗎?
相關問題:實現社會平等有損經濟效率嗎?
2.3 小結
第3章 幸福收入悖論解決
3.1 悖論與社會福利
3.2 悖論的解決方法
3.3 小結
相關問題:工作與生活如何平衡?
第4章 社會福利增進國民幸福感機理
4.1 經濟的社會目的
4.2 公共政策目標
4.3 公共財政職能
相關問題:自我保障為何不能替代社會保障?
相關問題:北歐福利模式的經濟成本很高嗎?
4.4 財政資源配置的替代性選擇
相關問題: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增進幸福感的關系如何?
4.5 社會福利增進幸福機理
第5章 社會福利增進經濟穩定性機理
5.1 總需求與經濟穩定
相關問題:國民經濟能夠預測嗎?
5.2 服務業與經濟穩定
5.3 公共服務穩定經濟的作用
相關問題:政府公共支出增加屬于財政政策嗎?
相關問題:文化資本促進城市經濟的作用有多大?
5.4 社會福利增進經濟穩定性機理
相關問題:提升國民幸福感會降低經濟增長嗎?
第6章 社會福利可持續性供給的勞動力市場政策
6.1 就業與社會福利可持續性供給
6.2 積極勞動力市場政策
6.3 社會福利可持續供給的財政保障機理
相關問題:稅收的社會福利凈損失大嗎?
第7章 國民幸福感與經濟穩定性共軛機理
7.1 機理的運行過程
7.2 機理的補充說明
參考文獻
后記
國民幸福感與經濟穩定性共軛的機理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經管文庫 作者簡介
熊毅,博士,武漢人。早年在一家國有電子企業從事設計工作,在《模具工業》、《工程塑料應用》上發表技術成果3項。后到一所國立財經大學任教,在《經濟學家》、《社會科學》、《學術研究》、《改革》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及文章60篇,論文由《新華文摘》轉載2次。出版專著2部、譯著2部。獨編并出版國內首部通識課教材《幸福行為經濟學教程》。研究曾獲得國家社科基金立項,出版曾得到國家出版基金資助。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