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井下寬頻帶地震傳感與采集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77443
- 條形碼:9787502977443 ; 978-7-5029-774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井下寬頻帶地震傳感與采集技術 內容簡介
研制地震、應變、溫度等地球物理傳感器,支持大陸和海洋深部(>1 km)的鉆探,以進行活動斷層的原位研究,已成為發達國家應對重大地學挑戰的未來地球物理研究熱點。本書的特色在于科學與技術的結合,全書從科學和技術結合的角度,論述了深井地震噪聲和深井地震波理論,介紹了國內井下地震儀的技術現狀,對“井下甚寬頻帶地震儀的研制與應用開發”項目研制的井下甚寬頻帶地震儀的結構與功能、傳感與采集、測試與應用等方面的進展進行了系統總結。本書可供我國從事深井觀測相關工作的科研、技術人員參閱。
井下寬頻帶地震傳感與采集技術 目錄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深井觀測的需求
1.1.1 地球深部研究已成為地學前沿
1.1.2 深井觀測已成為研究地震的重要技術途徑
1.2 大洋和大陸科學鉆探計劃
1.2.1 大洋和大陸鉆探計劃
1.2.2 中國大陸科學鉆探工程
1.3 以地震機理研究為主要目標的鉆探
1.3.1 日本地震科學鉆探
1.3.2 中國 車籠埔斷層鉆探計劃
1.3.3 美國對圣安德烈斯斷層科學探測
1.3.4 希臘科林斯峽谷深部地球動力學實驗室
1.3.5 南非金礦的活斷層鉆探
1.3.6 中國汶川科學鉆探計劃
1.4 以提高觀測信噪比為主要目標的井下綜合地震觀測
1.4.1 日本廣泛開展井下綜合地震觀測
1.4.2 中國井下地震觀測
1.5 深井觀測面臨的挑戰
第2章 地震噪聲
2.1 地震噪聲源
2.1.1 地震背景噪聲
2.1.2 地震計自噪聲
2.2 噪聲模型及計算方法
2.2.1 噪聲譜
2.2.2 自噪聲測試
2.2.3 深井地震儀的噪聲譜
2.3 深井地震噪聲理論分析
2.3.1 介質阻抗與噪聲振幅的關系
2.3.2 噪聲振幅與體波幾何擴散的關系
2.3.3 軟蓋層介質吸收
2.3.4 分層反射與相消干涉對噪聲振幅的影響
2.3.5 短周期瑞利型面波的幾何衰減
2.4 深井特有的噪聲
2.4.1 套管噪聲
2.4.2 水波噪聲
2.4.3 電纜波噪聲
2.4.4 與地震計安置條件相關的噪聲
第3章 深井地震波特征
3.1 振幅特征
3.1.1 表面放大效應(K值)
3.1.2 K值的物理意義
3.1.3 K值的動力學基礎
3.2 走時特征
3.2.1 走時差Δt
3.2.2 Δt的物理意義
3.3 震相特征
3.4 頻譜特征
3.4.1 頻譜放大特征
3.4.2 不同臺基介質頻譜特征的比較
3.5 波場特征
3.5.1 波場特征理論分析
3.5.2 波場特征典型范例討論
第4章 地震計原理
4.1 地震計
4.1.1 擺
4.1.2 換能器
4.1.3 阻尼器
4.2 反饋地震計
4.2.1 反饋地震計的基本原理
4.2.2 力平衡反饋加速度計
4.2.3 力平衡反饋寬頻帶地震計
4.2.4 動圈換能反饋地震計
4.3 數據采集器
4.3.1 采樣定理
4.3.2 模擬數字轉換器
4.3.3 數字濾波與輸出采樣率
4.3.4 采樣率變換
4.3.5 數據采集器基本構成
第5章 井下短周期與寬頻帶地震計
5.1 JD-2型與JD-2F型井下短周期地震計
5.1.1 JD-2型井下短周期地震計
5.1.2 JD-2F型井下短周期地震計
5.2 JDF-1型井下短周期地震計
5.2.1 儀器的結構及主要性能指標
5.2.2 設計特點
5.3 FSS-3DBH型短周期井下地震計
5.3.1 基本機械結構及原理
5.3.2 電子線路部分原理
5.3.3 主要特點及技術指標
5.4 TBV-60B型井下寬頻帶地震計
5.4.1 原理與結構
5.4.2 主要技術指標
5.4.3 安裝調試與維護
5.4.4 標定與校準
第6章 井下甚寬頻帶地震儀設計
6.1 井下甚寬頻帶地震儀現狀
6.2 總體設計
6.2.1 結構與功能設計
6.2.2 技術指標設計及測試方案
6.3 外殼設計
6.3.1 外殼設計一般原則
6.3.2 外殼結構強度問題與受力模型
6.3.3 采用第四強度理論設計
6.3.4 采用第三強度理論設計
6.4 核心芯體機械設計
6.4.1 核心芯體設計
6.4.2 傳感器機構設計
6.5 力平衡反饋系統
6.5.1 反饋模型及傳遞函數
6.5.2 數字反饋技術分析
6.5.3 數字積分器電路設計
6.6 井下定位定向系統
6.6.1 羅盤定向
6.6.2 光纖陀螺定向
6.6.3 捷聯式陀螺定向
6.6.4 井壁鎖系統
6.7 機電控制
6.7.1 電機調零控制
6.7.2 電機鎖擺控制
6.8 接頭密封
6.8.1 O形密封圖原理
6.8.2 O形密封圍設計
6.8.3 O形密封圍性能評價
6.8.4 井下甚寬頻帶地震儀密封結構
第7章 長距離數據傳輸技術
7.1 地震儀常用的有線傳輸技術
7.1.1 RS-232串口協議
7.1.2 RS-422串口協議
7.1.3 RS-485通信協議
7.2 RS-485長距離傳輸的抗干擾設計
7.2.1 傳輸電纜的選擇和接地處理
7.2.2 RS-485收發器件的選擇
7.2.3 RS-485的防靜電及防雷擊保護
7.2.4 收發端與信號端的隔離保護
7.2.5 RS-485傳輸和可靠性能力的提升
7.2.62 400m超長距離RS-485傳輸測試
7.3 通信控制傳輸協議
7.3.1 網絡通信
7.3.2 命令控制字
7.3.3 主參數數據結構
7.4 數據采集核心模塊
7.5 高精度授時模塊
7.6 數據接收和處理平臺
7.6.1 數據接收平臺
7.6.2 數據處理平臺
第8章 井下地震儀可靠性設計與測試
8.1 可靠性設計
8.1.1 可靠性設計概述
8.1.2 井下地震儀可靠性分析
8.2 可靠性試驗實施建設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