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365181
- 條形碼:9787302365181 ; 978-7-302-36518-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 內容簡介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系列教材》結合我國新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介紹了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原理和相關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包括勞動法基礎理論、勞動法的歷史、勞動力市場法律制度、勞動合同制度、集體合同制度、工資法律制度、工作時間與休息休假法律制度、勞動保護法律制度、勞動監察制度、勞動爭議處理制度、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責任、社會保障法概述、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社會救助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社會優撫制度,共16章。每章首由引例導入,列明要點,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與思考;章末對引例做簡要分析,精選適量復習與思考題,以鞏固所學知識。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系列教材》適合法學專業和人力資源專業本、?茖W生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作為普通讀者了解、學習和運用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知識的參考書。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 目錄
1.1 勞動法的概念及調整對象
1.1.1 勞動法的概念
1.1.2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1.2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1.2.1 勞動法基本原則的含義
1.2.2 勞動法基本原則的作用
1.2.3 勞動法基本原則的內容
1.3 勞動法的淵源
1.3.1 我國勞動法的正式淵源
1.3.2 我國勞動法的非正式淵源
1.4 勞動法律關系
1.4.1 勞動法律關系的概念
1.4.2 勞動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1.4.3 勞動法律關系的運行
復習與思考題
第2章 勞動法的歷史
2.1 勞動法的起源
2.1.1 勞動法產生的前提
2.1.2 勞動法產生的過程
2.1.3 勞動法的產生原因
2.2 外國勞動法的歷史
2.2.1 外國勞動法的產生階段
2.2.2 外國勞動法的發展階段
2.2.3 外國勞動法的成熟階段
2.3 中國勞動法的歷史
2.3.1 舊中國勞動法的歷史
2.3.2 新中國勞動法的歷史
2.4 國際勞動法的歷史
2.4.1 國際勞工組織勞動立法的歷史
2.4.2 其他國際勞動立法的歷史
2.4.3 核心勞工標準的主要內容
復習與思考題
第3章 勞動力市場法律制度
3.1 勞動就業概述
3.1.1 勞動就業與就業權
3.1.2 勞動就業形式
3.1.3 勞動力市場法律
3.2 就業服務與管理
3.2.1 就業服務
3.2.2 就業管理
3.3 職業指導、教育和培訓
3.3.1 職業指導
3.3.2 職業教育和培訓
3.4 就業援助
3.4.1 就業援助的概念
3.4.2 就業援助措施
復習與思考題
第4章 勞動合同制度
4.1 勞動合同概述
4.1.1 勞動合同的概念與特征
4.1.2 勞動合同的種類
4.2 勞動合同的訂立和效力
4.2.1 勞動合同訂立的主體
4.2.2 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
4.2.3 勞動合同訂立時的義務
4.2.4 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4.3 勞動合同的內容、形式與期限
4.3.1 勞動合同的內容
4.3.2 勞動合同的形式
4.3.3 勞動合同的期限
4.4 勞動合同的履行與變更
4.4.1 勞動合同的履行
4.4.2 勞動合同的變更
4.5 勞動合同的解除與終止
4.5.1 勞動合同的解除
4.5.2 勞動合同的終止
4.5.3 解約經濟補償與法律責任
4.6 勞務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
4.6.1 勞務派遣
4.6.2 非全日制用工
復習與思考題
……
第5章 集體合同制度
第6章 工資法律制度
第7章 工作時間與休息休假法律制度
第8章 勞動保護法律制度
第9章 勞動監察制度
第10章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
第11章 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責任
第12章 社會保障法概述
第13章 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第14章 社會救助制度
第15章 社會福利制度
第16章 社會優撫制度
參考文獻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 節選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系列教材》: 3.2 就業服務與管理 3.2.1 就業服務 為公民提供的就業服務從性質上看,包括公共就業服務和商業就業服務。 1.公共就業服務 公共就業服務是指由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建立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公民提供的公益性(非營利性)的就業服務?h級以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統籌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就業服務工作,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根據政府確定的就業工作目標任務,制訂就業服務計劃,推動落實就業扶持政策,組織實施就業服務項目,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就業服務,開展人力資源市場調查分析,并受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委托經辦促進就業的相關事務! 」簿蜆I服務機構依法提供的服務項目包括免費和收費兩類! 。1)免費服務項目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當免費為公民提供以下服務:就業政策法規咨詢;職業供求信息、市場工資指導價位信息和職業培訓信息發布;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就業援助;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等事務;其他公共就業服務。 政府部門不得舉辦或者與他人聯合舉辦經營性的職業中介機構,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不得從事經營性活動,公共就業服務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2)收費服務項目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當積極拓展服務功能,根據用人單位需求提供以下服務:招聘用人指導服務;代理招聘服務;跨地區人員招聘服務;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專業性服務;勞動保障事務代理服務;為滿足用人單位需求開發的其他就業服務項目。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從事勞動保障事務代理業務,須經縣級以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當嚴格控制服務收費,提供拓展服務確需收取費用的,必須按照當地物價、勞動保障、財政部門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執行。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舉辦的招聘會,不得向勞動者收取費用! 2.商業就業服務 商業就業服務又稱職業中介服務,是由職業中介機構為用人單位招聘和公民求職提供的經營性(營利性)中介服務或其他相關服務。公民就業需求的種類、內容、層次存在差異,需要多方面、多形式的就業服務,公共就業服務主要保障公民的基本就業權利,商業就業服務則在前者基礎上為公民和用人單位提供更豐富、特定、靈活的就業服務商品。商業就業服務和公共就業服務一樣,都是就業服務不可或缺的兩大支柱。同時,國家鼓勵社會各界為公益性就業服務提供捐贈、資助;對職業中介機構為特定對象提供公益性就業服務的,按照當地政府的規定給予補貼! ÷殬I中介機構可以從事下列業務:為勞動者介紹用人單位;為用人單位和居民家庭推薦勞動者;開展職業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收集和發布職業供求信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事互聯網職業信息服務;組織職業招聘洽談會;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準的其他服務項目。 3.2.2 就業管理 各級政府除了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保障公民基本就業權利外,還應加強對公共就業服務和職業中介服務的指導和監督,加強對職業中介機構的管理,以培育和完善競爭有序的就業市場,提高就業服務質量。 下面主要討論職業中介機構、招用人員和就業狀況登記的管理問題。 1.職業中介機構 。1)設立條件 設立職業中介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①有明確的章程和管理制度;②有開展業務**的固定場所、辦公設施和一定數額的開辦資金;③有一定數量具備相應職業資格的專職工作人員;④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2)設立程序 、偕暾。職業中介實行行政許可制度。設立職業中介機構,應當向當地縣級以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下列文件:設立申請書;機構章程和管理制度草案;場所使用權證明;注冊資本(金)驗資報告;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具備相應職業資格的專職工作人員的相關證明;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 、趯徟。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接到設立職業中介機構的申請后,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審理完畢。對符合條件的,應當予以批準,并免費發放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印制的職業中介許可證;不予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O立分支機構的,應當在征得原審批機關的書面同意后,由擬設立分支機構所在地縣級以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批。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經批準設立的職業中介機構實行年度審驗! 、鄣怯。經許可的職業中介機構,應當持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未經依法許可和登記的機構,不得從事職業中介活動。職業中介機構變更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等或者終止的,應當按照設立許可程序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登記手續。 (3)經營行為 職業中介機構應當在服務場所明示營業執照、職業中介許可證、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監督機關名稱和監督電話等,并接受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應當建立服務臺賬,記錄服務對象、服務過程、服務結果和收費情況等,并接受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租用場地舉辦大規模職業招聘洽談會,應當制定相應的組織實施辦法和安全保衛工作方案,并向批準其設立的機關報告!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