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遠行譯叢:巴塔哥尼亞高原上(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74072
- 條形碼:9787020174072 ; 978-7-02-017407-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遠行譯叢:巴塔哥尼亞高原上(精裝) 本書特色
本書是英國旅行作家布魯斯·查特文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一九七七年。這本書集冒險故事、歷史調查和浪漫主義于一身,不僅描繪了巴塔哥尼亞的遼闊風景,還描繪了居住在那里的怪人和流放者的奇特生活。他描述了有關“屠夫卡西迪”和“日舞小子”的**手情報,講述了小鎮家庭的各種紛爭和傳說,還似乎找到了莎士比亞劇中人物凱列班的原型人物。他一路追隨達爾文在南美的足跡,卻發現達爾文的智商不如一位原住民印第安人。他以同情、幽默和清晰的觀察,捕捉到了這個偏遠的地球角落紛繁蕪雜的人文圖景。
遠行譯叢:巴塔哥尼亞高原上(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英國旅行作家布魯斯?查特文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一九七七年。這本書集冒險故事、歷史調查和浪漫主義于一身,不僅描繪了巴塔哥尼亞的遼闊風景,還描繪了居住在那里的怪人和流放者的奇特生活。他描述了有關“屠夫卡西迪”和“日舞小子”的**手情報,講述了小鎮家庭的各種紛爭和傳說,還似乎找到了莎士比亞劇中人物凱列班的原型人物。他一路追隨達爾文在南美的足跡,卻發現達爾文的智商不如一位原住民印第安人。他以同情、幽默和清晰的觀察,捕捉到了這個偏遠的地球角落紛繁蕪雜的人文圖景。
遠行譯叢:巴塔哥尼亞高原上(精裝) 相關資料
巴塔哥尼亞是一個人從原住地開始步行所能到達的最遠的地方。公元紀年前一萬五千年,人類就已經存在于那里,而這恰恰昭示了關于人類本質的重要課題。如果我們能回答為什么古人類要光著腳走到這片土地上來居住,我們至少也就解答了人類為什么探月這個問題的一半。如果我們能回答,人類為什么繼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物質裝備并沒有什么顯著的改善,并滿足于按照他們祖先的方式生活,我們也許就能了解進步的含義…… ——布魯斯·查特文 你會發現柯勒律治的《古代水手之歌》、達爾文的進化論、莎士比亞的凱列班、但丁的地獄、柯南·道爾的《失落的世界》、斯威夫特筆下的布羅布丁納格巨人、愛倫坡的《阿瑟·戈登·皮姆的故事》都起源于巴塔哥尼亞。甚至連人類本身,也流著源自巴塔哥尼亞血脈的血。 ——尼可拉斯·莎士比亞 查特文先生的筆觸輕松而幽默,而他顯然也毅力非凡。他鮮少提及自己的不便不適——盡管其中艱辛可想而知,對于自己從一處前往另一處的難易也著墨不多。我是很樂意多讀到一些這樣的描寫的,但當然,我更喜愛這本非同尋常、讀來極度愉快的書。 ——保羅·索魯
遠行譯叢:巴塔哥尼亞高原上(精裝) 作者簡介
布魯斯·查特文(Bruce Chatwin,1940-1989) 英國旅行作家、小說家和記者。一九四〇年生于謝菲爾德,曾是蘇富比最年輕的董事之一,但他放棄了這份工作。一九七二年始,他為《星期日泰晤士報》工作,三年之后用一份電報宣告又一次離開:“去巴塔哥尼亞六個月。”這趟旅行成就了查特文的第一本書《巴塔哥尼亞高原上》,從此走上旅行與寫作之路。《歌之版圖》甫一出版即榮登《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首,《烏茲》獲一九八八年布克獎提名。他的三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維達總督》(電影名《眼鏡蛇》)、《黑山之上》和《烏茲》。他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去世。一九九六年,散文集《躁動的解析》出版。二〇一九年,德國導演沃納·赫爾佐格的紀錄片《游牧者:追隨布魯斯·查特文的足跡》上映。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