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否定辯證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0710
- 條形碼:9787100170710 ; 978-7-100-17071-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否定辯證法 本書特色
哲學專業師生 《否定辯證法》在德國哲學界被稱為“天書”,是阿多爾諾*重要的哲學著作,也是法蘭克福學派*重要的著作之一。
否定辯證法 內容簡介
被稱為“天書”的《否定辯證法》是阿多爾諾*重要的哲學著作,體現著阿多爾諾成熟的哲學思想。本書也是法蘭克福學派*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體現了法蘭克福學派共同的哲學思想。從表面上看,《否定辯證法》“毫無章法”,但實際上,它建構了“反體系的”否定辯證法“體系”。這樣,試圖為早期批判理論奠定規范基礎的否定辯證法*終成為“瓦解的邏輯”,并由此成為后現代主義的理論淵源之一。因而,后人在力捧否定辯證法的同時對之也有所詬病。盡管如此,“否定辯證法”仍然是阿多爾諾對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優選貢獻,為西方馬克思主義提供了新的辯證法形態。
否定辯證法 目錄
導論
**部分 與本體論的關系
一 本體論的需要
二 存在與生存
第二部分 否定辯證法——概念與范疇
第三部分 模型
一 自由——實踐理性元批判
二 世界精神與自然歷史——關于黑格爾的題外話
三 對形而上學的沉思
說明
概覽
術語對照表
譯后記
否定辯證法 節選
事實上,并非每個人都能夠擁有同樣的哲學經驗,就像并非所有智商相當的人都能夠重復科學實驗或看明白數學演算一樣。根據流行的意見,要做到這一點,盡管必須具有真正特殊的天賦,但與科學理念虛構的無主體的合理性相比、與一切都是可以替代的相比,無論如何都為哲學的主觀部分保留了不合理的附加物。這種附加物不是自然的質。當這種論證假裝是民主的時候,它便忽視了:這個被宰制的世界是如何對待其被強制的成員們的。只有那種未被完全模型化的精神還能夠反對這個被宰制的世界。對特權的批判變成了特權:世界過程就是如此辯證的。下述假定是虛構的:在社會條件尤其是在束縛、剪裁、更多地是使精神生產力變得畸形的教育條件下,在普遍存在的形象貧乏和幼兒被心理分析診斷過但未被真正改變的病理過程中,所有人都能夠理解或只是覺察一切。如果這一點能夠被期望,那么人們便按照人的病理特征來建立認識。對人而言,擁有經驗的可能性便被恒定性法則驅逐了,只要人們從總體上擁有了它。真理的結構類似于所有人的意志,作為主觀理性概念*極端的后果,以所有人的名義騙取所有人需要的東西。 對那些有意外好運、從而他們的精神結構不完全適應有效規范的人(在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中,他們通常要付出足夠的代價),他們必須準備道德地并似乎代表大多數人說出,他們未能看到(或實質正義禁止)他們所看到的東西。對每個人的直接的可交流性并不是真理的標準。必須反對那種幾乎是普遍強制的做法,即將知識的交流和知識本身混為一談并盡可能地抬高它,而目前走向交流的每一步都在出賣真理并使之虛假化。同時,所有語言的東西都受到這個悖謬的折磨。 真理是客觀的,但不是可信的。它很少直接地歸某人所有,而是更多地需要主觀中介,更適合于它的編織物——這是斯賓諾莎曾經狂熱地為個別真理所索求的東西:真理是它自身的標志。通過不再談論作為真理基礎的經驗,而是讓真理進入(有助于它的明晰性或證明它是貧乏的)構造和論證關聯中,真理就失去了它導致人們抱怨的特權特征。從*終意義上說,精英分子的自傲適合于哲學經驗。他們必須承認,根據他們現存的可能性,他們的哲學經驗如此嚴重地被現存的東西、*終被階級關系所污染。在他們的哲學經驗中,一般向個別雜亂無章地提供的機會,轉而反對那種破壞作為哲學經驗普遍性的一般。如果哲學經驗的普遍性被確立起來,那么所有個別經驗也要隨之改變,并拋掉了許多偶然性——到此為止,這種偶然性甚至在個別經驗還使人激動的地方就無可挽回地歪曲了個別經驗。黑格爾關于“客體在自身中自我反思”學說,比其觀念論版本壽命更長。因為對一種變化了的辯證法來說,只有解除了主體的權威性,才可能更好地成為客觀性的自我反思形式。 對思想家來說,一個理論越少地充作確定的、無所不包的,它就越少地被客觀化。對體系強制的消融容許思想家更加自由地信賴自己的意識和經驗,而不容忍情緒化的主觀性構想,因為抽象主觀性的勝利必須付出消滅其具體內容的代價。這種勝利與個性解放是相符的,而個性解放發生在宏大的觀念論階段和現階段之間,而且它的成就——盡管由于當代壓力而出現集體倒退——從理論上看,就像19世紀辯證法的沖動一樣,不能被抹掉。19世紀觀念論削弱了精神的客觀化力量,即對客觀性及其結構的洞察力,但它使精神獲得了強化客體經驗的差異性。
否定辯證法 作者簡介
[德]阿多爾諾(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美學家、音樂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批判理論家,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學術領袖,批判理論主要建筑師;主要理論貢獻有否定辯證法、文化工業批判理論、批判的美學理論、否定的道德哲學等;主要代表作有《否定辯證法》《美學理論》《道德哲學問題》《啟蒙辯證法》(合著)等。阿多爾諾的作品集包括《阿多爾諾全集》(20卷23冊)、《阿多爾諾遺稿》(31卷)和“阿多爾諾通信集”(12卷15冊)! ⊥貘P才(1963-),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暨國家創新基地研究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法蘭克福大學高級研究學者,全國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入選者。主要代表作有《追尋馬克思》《批判與重建》《蔑視與反抗》《從公共自由到民主倫理》《重新發現馬克思》《承認·正義·倫理》等。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