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噢,孩子們——千禧一代家庭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92923
- 條形碼:9787540792923 ; 978-7-5407-9292-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噢,孩子們——千禧一代家庭史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對家庭史、社會史、非虛構、媒介研究等感興趣的讀者和研究者,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文化傳承、代際關系、家庭關系等問題感興趣的大眾讀者1.“噢,孩子們”,來自尼克·凱夫(Nick Cave)的《噢,孩子們!》(O Children)——作為配樂,曾出現在電影《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中:主人公長大成人,開始直面且改變世界,他們在摸索中奔向未知,在迷途中回望時,收音機里傳來這首歌曲。 2.20世紀,這個距離我們*近的世紀,具體而微地塑造了我們今日的處境和我們思與行的方式,然而其真實的展開過程卻變得愈發陌生,難以辨認。數十位21世紀出生的孩子,經由家庭史寫作,溯游而上,返歸故鄉,重新發現自身所承載的父輩經歷的烙印。 3.這些家庭史作品,打開了宏大歷史的另一面,從*日常的家庭生活里,尋找更多細膩的敘事,尋找個體與時代的牽連。孩子們的采訪和寫作過程,不僅是一次客觀的歷史復現,還是一次難能可貴的跨時空對話。 4.守望、變革、遷徙、歸航——通過千禧一代孩子的眼睛,遙遠的家族記憶被喚醒、被凝視、被追尋。跨越代際的對話與共振,掉落出一張張社會學意義上的“樣本切片”,從中我們可以找到中國家庭內在的精神聯結。 5.下南洋、闖關東……千禧一代家庭的20世紀,蘊含著太多普通勞動階層的理想、情感和生命歷程與中國社會變遷的交錯。那些可言說和不可言說的故事,不僅是私家歷史,也匯成了國家崛起線性時間背后真正的重量。 6.書寫這些細小的個人、家庭足跡,是紀錄“大歷史”中的“私人史”,也是紀錄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波瀾壯闊的家族奮斗史和隨社會思潮悄然變化的個人觀念史。
噢,孩子們——千禧一代家庭史 內容簡介
《噢,孩子們——千禧一代家庭史》選取二十多位北京大學本科生的家庭史作品,他們來自天南海北,祖、父輩或下南洋,或闖關東,或在東北的林場扎根,又或輾轉全國各地。從不同的文本中,可以窺見時代洪流下的個人與家族命運。遷徙、成長、分離、團聚……既成的歷史被記錄、被回溯、被打撈,千禧一代筆下的20世紀,普通勞動階層的生命歷程與中國社會變遷相互交錯,勾勒出一部“私家歷史”。那些可言說和不可言說的故事,匯成了國家崛起的線性時間背后真正的重量。 家庭史有別于傳統新聞寫作,是融合了口述史訪談、自我民族志、檔案研究、物質性材料和媒介史研究等多種理論和方法的跨學科工作。孩子們經由家庭史對傳播理論的學習,不僅成就了社會科學視野下對“行動”和“儀式”的研討,也再次叩問了大學精神的實質。
噢,孩子們——千禧一代家庭史 目錄
前言
時代、家族——守望與變革
我的姥爺:從窮小子到清華教授
山安在,林常興
跟水較勁——虎頭溝水庫串聯起的三代白河人
鞋墊、馕、煤礦和艾德萊斯
赤腳醫生:失落鄉村*后的守候者
全聚德、世紀鐘與“做個男子漢”
斷代的記憶:上海解放、廠長下崗、賺錢養家
鐮刀錘頭紅旗之下
土地的變遷,愛與親情
遷徙、歸航——故鄉是朵云
我的阿公:20世紀華人的南洋故事
一家人的“闖關東”
出延邊記
立湘
走出麻十坡
故鄉是朵云
何處為“家”
女孩、母親——她們的一生
苦蕎花開——外曾祖母的小腳人生
風雨飄搖中的愛與善
沉默的犧牲
我從大山深處出發,一路自然生長著
Echo:一位“普通女性”的前半生
她們
噢,孩子們——千禧一代家庭史 作者簡介
王洪喆,出生于遼寧鞍山,媒介史學者,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員、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傳播學理論課程家庭史非虛構寫作項目曾獲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21)。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