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趙匡胤時間(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70959
- 條形碼:9787559470959 ; 978-7-5594-7095-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趙匡胤時間(下) 本書特色
●北大歷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員、知名學者金綱宋史研究數十年心血之作,既忠實于歷史,考證渲染相得益彰,又評判縝密,不乏真知灼見,敘事宏大廣闊,生動有趣,余味無窮,為解讀歷史提供了一個新范本。 ●對盛世王朝大宋的全部想象,一定從閱讀宋太祖開始。全景再現了趙匡胤開天辟地五十年的歷史故實,以正史為坯,以野史為料,“復盤”歷史現場眾多詭異難言之處。“文”中帶點野氣,“史”中加了活力。 ●看清五代亂世的因果,才能明白大宋帝國的由來,理解趙匡胤建構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由偃武修文之德政與五代藩鎮習氣之碰撞,見大宋如何奠定“文明時勢”,使中華文明重新步入“大一統”正軌。 ●精美裝幀,收藏級品質。膜銀卡封面+五色印金:色彩鮮明,呈現金屬光澤,自帶低調的奢華;鎖線精裝:牢固耐翻,典藏佳品,書架上的格調擔當;瑞典輕型內文紙:耐久不易發黃,輕盈可攤開,給予完美的閱讀體驗。
趙匡胤時間(下) 內容簡介
公元960年,趙匡胤踐祚登基,大宋帝國肇造。大軍入城之際,東京汴梁“市不易肆”,針對刁民趁亂打劫則“索得數輩斬于市,被掠者官償其貲”。對于私有財產的尊重和保護預表了一代圣君即將開啟傳統中國*絢爛的篇章。 公元960年至976年是趙匡胤的“帝王時間”,歷史迎來了百姓富足、兵強馬壯的“建隆之治”。16年間,他篤行德政、偃武修文,卻懷揣未竟之志于斧聲燭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大赦天下但貪腐不赦,先后征潞州、平揚州,采納宰相趙普錦繡良策“侵削藩鎮”,收兵權定禍亂,以至升平之世;只愛填詞不懂政治的南唐后主李煜即位,君主下青樓只想花錢買和平;南漢政權很好酷毒,甚至“滿朝皆宦官”,引得太祖皇帝浩嘆“吾當救此一方之民”。宋太祖與民休息、與士優容、重文抑武,略定帝國天下格局。及其終,有《太祖誓碑》垂范后人,奠定“文明時勢”,大宋從此得享恒久榮光。
趙匡胤時間(下) 目錄
趙匡胤時間(下) 節選
壹 征潞州·平揚州 征戰殺伐之事,在趙匡胤常是不得已而為之。懷柔不力,為免遺患天下,則刀兵取之。而具體到征潞州、平揚州兩件事上,又有精妙的戰略鋪陳與戰術交鋒。從趙匡胤與叛將李筠、李重進的無懸念的戰事較量中,不難看出,五代已沒,大宋帝國混一寰宇才是天下歸心。 李筠的致命錯誤 趙匡胤與李筠都是后周柴榮的部下。老趙受禪代周之后,即派出得力大員前往潞州(今山西長治),好言告知禪代之事,并加李筠兼中書令。 但李筠不買賬。 李筠,活到建隆元年也即公元960年的時候,已經是后周元老級人物,周世宗在位時,他都有點瞧柴榮不上,周恭帝在他眼里更是孫子輩人物了,但他忠于后周,原因是:他曾得到后周太祖郭威的知遇。 想當初,他憑一把無人拉起的百斤硬弓,縱橫于后唐后晉后漢,卻始終沒有得到他期望中的賞識,直到郭威出現。 后漢時,已經做到樞密使的郭威出鎮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縣,實即鄴都、魏博,在今邯鄲一帶),他保舉李筠為先鋒指揮使,后又薦為北面緣邊巡檢,即邊防司令。李筠**次得到重用,對郭威心存感激,在郭威麾下,屢立戰功。郭威與后漢爭天下時,李筠于留子陂擊敗后漢大將慕容彥超。此人乃是后漢高祖劉知遠的同母異父兄弟,李筠將其擊敗,為郭威立下大功。郭威稱帝論開國功勛,李筠居上功,遷為昭義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昭義軍治所在潞州,節度使是實權所在,李筠從一個不知名的武夫,賴此成為一方藩鎮。檢校太傅則相當于傳統職官之三公位置,為正一品,屬于*高榮譽職銜之一,李筠賴此成為后周開國大公。同平章事則相當于宰相,李筠賴此進入中央,直接參與國家軍政大事。這一切榮華富貴,在李筠看來,得自太祖郭威。這個時期,趙匡胤剛剛投在郭威帳下,做一個很小的武官。 李筠使人摹畫了郭威像,帶到潞州駐地,逢重要場合或時節即鄭重掛起,馨香禱告,真誠敬拜。 柴榮時代,李筠的“昭義軍”是橫亙于北漢與后周之間的大藩。昭義軍成為天下重要的軍事要塞之一。賴昭義軍,契丹不敢南窺、北漢不敢南下,而后周則隨時可以昭義軍為依托北擊。故柴榮屢次與劉崇構兵時,李筠即以潞州一部,以奇兵擊破來援北漢的遼軍。為此柴榮再給李筠加一榮譽職銜:侍中。 后來李筠又多次與北漢獨立作戰,先后攻克遼州(在今山西境內)等地,還俘獲了北漢的刺史、將軍數百人。李筠因功榮進太尉,成為柴榮之下,后周*高軍事指揮官之一。 李筠有“時代性格”,身上有很強的藩鎮習氣。他居功恃傲,桀驁不馴。在潞州,他擅用征賦,招攬天下亡命之徒,甚至因為私憤將監軍投入大牢。監軍,等于柴榮耳目,但柴榮,這位五代時期*為強悍、駕馭藩鎮*為得法的君主,聞訊之后,咽不下這口氣,但也不能把這個李筠怎么著,勉強寫了份詔書罵他一頓完事。史稱“世宗心不能堪,但詔責而已”。 趙匡胤派出的使者面對的就是這樣一位前朝大佬。 李筠曾經輝煌。但藩鎮就是藩鎮,他畢竟不是政治家。從藩鎮時代過渡到天下一統時代,他的政治覺悟和智慧,還都停留在藩鎮階段,這樣,他連續犯下致命錯誤,*終導致了他的傾覆。
趙匡胤時間(下) 作者簡介
金綱,原名李金剛,下過鄉,讀過書,曾為北京大學歷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員,現為思 想史研究獨立學者,出版有《論語鼓吹》等著作。“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一語,常置座右。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