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趙匡胤時間(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70935
- 條形碼:9787559470935 ; 978-7-5594-7093-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趙匡胤時間(上) 本書特色
★北大歷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員、知名學者金綱宋史研究數十年心血之作。既忠實于歷史,考證渲染相得益彰,又評判縝密,不乏真知灼見,敘事宏大廣闊,生動有趣,余味無窮,為解讀歷史提供了一個新范本。 ★對盛世王朝大宋的全部想象,從閱讀宋太祖開始。全景再現趙匡胤開天辟地五十年的歷史故實,以正史為坯,以野史為料,“復盤”歷史現場眾多詭異難言之處。“文”中帶點野氣,“史”中加了活力。 ★看清五代亂世的因果,才能明白大宋帝國的由來,理解趙匡胤建構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明白中國為何演變至今日樣貌。 ★精美裝幀,收藏級品質。膜銀卡封面+五色印金:色彩鮮明,呈現金屬光澤,自帶低調的奢華;鎖線精裝:牢固耐翻,典藏佳品,書架上的格調擔當;瑞典輕型內文紙:耐久不易發黃,輕盈可攤開,給予完美的閱讀體驗。
趙匡胤時間(上) 內容簡介
舉目四顧,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鎮,有分庭抗禮的藩鎮,有蠢蠢欲動的藩鎮,更有肆意掠劫的契丹鐵騎,當時朝廷雖在,天下已亡。 大宋立國前三十年,是中國歷史的暗黑年代。了解這三十年,就明白何謂野蠻與殘暴,就明白大宋王朝為何被稱為文明盛世。大宋立國前三十年是豺狼縱橫、鐵騎肆虐的兵場,是藩鎮割據、分庭抗禮,陰謀與殘暴罪行的發生地,是文明淪喪、道義盡失,讓世人噩夢不斷的煉獄。大宋立國前三十年的歷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災的動亂史,一部被鮮血與悲情遮蔽的中國人的苦難史。了解這三十年歷史,看清五代亂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國的由來,明白趙匡胤建構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明白中國為何演變至今日樣貌。 作者博覽萬卷,披閱十載,以正史為坯,野史為料,依年代順序,透過士兵、謀士、將軍、平民的視角,詳盡呈現大宋立國前三十年的時代切片,連綴這些切片,你也許能看到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趙匡胤時間(上) 目錄
趙匡胤時間(上) 節選
桂陽監 我不掩飾對趙匡胤的喜愛。 *初讓我理解老趙,與“桂陽監”這個古代職務有關。 桂陽,今屬湖南郴州,歷史上是盛產金屬的地方。西漢以來即在此地設采造業務,鑄銀、鑄銅什么的,管理其事的人稱“金官”。唐代以后,此地設“監”,*高管理者相當于縣令。有材料說“桂陽監”冶煉的金屬數量幾乎占了大宋時期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三。這個數據未必可靠,但我知道另一個數據很可靠。《續資治通鑒》說:老趙曾經瀏覽“桂陽監”上報的生產數據,相當于每年進貢的白銀總數。看后,老趙對宰相說:“山澤之利雖多,頗聞采納不易。”山澤所能產出的礦產資源雖然很多,但我聽說采礦這工作很不容易。然后下詔:“減舊額三分之一,以寬民力。”減掉過去定額的三分之一,以此來寬解當地的民力。 老趙那時候正在省吃儉用,建了一個專門用來應對契丹的特別倉庫,一點點地儲存錢帛,揚言要用這筆錢贖回被石敬瑭割讓出去的中原土地;如果贖買不成,就用這錢招募天下勇士,武力收復燕云十六州。 大約十幾年前,我看到“桂陽監”案例時,有了一種奇異的感覺:帝制時代可能有很多記錄,是今天的人們難于理解的,或者也可以說,理解那個遙遠的帝制時代,可能需要丟掉一些尋常可見的行為模式。 正在千方百計“攢錢”準備打契丹的老趙,為何會主動減免白銀收入? 他這是在干嗎? 怎么理解他的行為? 我鉆進跟大宋有關的故紙堆里多年,開始檢索與這類疑惑有關的案例。漸漸地,我理解了“趙匡胤時代”。 從老趙出生的五代中期,到老趙駕崩的大宋初期,算起來,50年。這個歷史時期,我稱之為“趙匡胤時代”。 現在,我試圖講述這段往事。 我自以為看清了五代亂世的因果和大宋帝國的由來,看清了趙匡胤建構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我把今天能夠看到的有關這些往事的一個個切片,也即“故實”,連綴起來,你也許會跟我一樣,看到“趙匡胤時代”這半個世紀,是如何成就了中國傳統中*珍貴的東西——公道與仁德。 我的書里會說到很多很多亂世惡人。但你看到的邪痞人物、酷毒案例越多,越能明白何謂圣賢之心! 五十年的“故實”,彌漫著暴戾兇妄的血腥之氣,也彰顯著公道仁德的圣賢之心。很多“故實”,讀來回腸蕩氣、天地低昂,令人感慨、唏噓、贊嘆、驚奇…… 昔日大宋詩人蘇子美,讀《漢書·張良傳》,讀到刺客攜鐵椎狙擊秦始皇,誤中副車的故實,不禁拊掌道:“可惜啊,沒有擊中!”然后滿飲一大杯老酒。又讀到劉邦表彰張良的故實,不禁拍案道:“君臣互為知音,難得如此啊!”再飲一大杯老酒。史稱“漢書下酒”。 帶著一點性情,去讀我的《趙匡胤時間》,太多的“故實”,比博浪沙刺殺嬴政、漢帝國封賞張良,一點也不遜色,也足可以“下酒”。 神話 我說的是“故實”不是“故事”。 “故實”與“故事”比,意思差不多,卻是比“故事”更靠譜、更有意味的歷史片段,一般都記載于正史或野史之中。它就是一個個歷史現場。 有些“故實”看上去像神話。 譬如,關于趙匡胤出生,體有金色,散發異香,故取乳名“香孩兒”的記錄,就很像一個神話。我在有些時刻,愿意講述這些神話。神話自有一種人類學的來源。當閱讀者進行追問的時候,神話,有了寄托公眾褒貶和民間期待的民俗文化意義。正史、野史和民間傳說,為何愿意講述趙匡胤這類神話?有道是: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中唐、五代亂世以來,人心思治。在自由辯論條件下的公民票決、民選共同體首腦等制度都不存在的帝制時代,吾民期待圣君出世,收拾吾土金甌,恢復漢唐治世,解民倒懸——這種期盼向往,很普遍,也很正大。大宋興,天命有歸,吾民于百年亂世中迎來太平,于是,庶民茶余飯后,以或淳樸或恢詭之坊間想象,夸大其事;士大夫筆記寫作,以或搖曳或實錄之墨客文筆,推波助瀾;史官作傳,以或褒揚或貶抑之春秋筆法,取用舊聞,記錄為“英雄傳奇”,于是,歷史記錄文本,有了神話。 趙匡胤的“香孩兒”神話,納入西方史家說法,就是一種“英雄傳奇”。 這類源于神話故實的歷史講述模式,西史常見。 讀格雷戈里的《法蘭克人史》,就會看到書中對都爾教區的主教大加贊頌,也講述了不少“奇跡”,主教大人的“故實”有了“神話”性質,人物也因此(如俗話說的)熠熠生輝。 司馬遷弄《史記》,為何那么多“神話”? 黃帝教化熊虎野獸,淳化鳥獸蟲蛾啦,圣女簡狄見到黑色大鳥掉下一個卵來,取而吞之,懷孕生出殷人先祖啦;另一個圣女姜原見巨人足跡,高興去踩,懷孕生出周人先祖啦;劉邦斬蛇起義,有了大漢王朝啦……諸如此類,這類“神話”,實在是秘藏了一時的人文心理。所以司馬遷不去刪除它,就像西方史學家也不刪除這類“神話”一樣。 讀歷史,不要拒絕“神話”。 “神話”里藏有人文“密碼”。 “神話”,是照臨族群心理秘密的“神燈”,從中可以破譯的信息不是一般的豐富。譏諷歷史記錄的“神話”為“荒誕不經”“沒有價值”,如此讀史,心靈就太過粗糙啦!實在說:勘透“英雄傳奇”的“神話”故實,它所蘊含的人類學價值,須別具只眼。進一步說:理解歷史記錄者為何記錄這些“神話”故實,更需要一點“歷史哲學”的知識背景。 這話展開有點復雜,可以簡略說說我的讀史體會。 讀史的三個進階
趙匡胤時間(上) 作者簡介
金綱,原名李金剛,下過鄉,讀過書,曾為北京大學歷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員,現為思 想史研究獨立學者,出版有《論語鼓吹》等著作。“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一語,常置座右。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