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昆曲折子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03526
- 條形碼:9787573203526 ; 978-7-5732-035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昆曲折子戲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戲曲藝術愛好者“折子戲”乃是相對于“全本戲”的演出形式。中國戲曲中的傳奇體制,往往多達數十出,演出動輒通宵達旦,長達數日。因此早在明萬歷時,已可見于全本戲中摘出數折演出的記載。但“折子戲”作為一種獨立自足、富有藝術特色的演出形式,則是到清乾嘉時期才真正盛行于舞臺之上。這中間經過了二百馀年藝人們在劇本以及表演藝術上的長期加工與琢磨,*終建立了昆曲折子戲所謂的乾嘉傳統,且由一代代的演員承襲至今。可以說,折子戲于傳奇創作衰退之時,以表演藝術的精益求精,延續了昆曲此一劇種的舞臺生命,同時也為昆曲存留下寶貴的演員與演出傳統,當清末昆曲幾近消亡時,仍能由老藝人身上帶的戲,點燃昆曲的一線生機。 本書除邀請眾多重要昆曲學者賜稿,更有國*級昆曲藝術家們的演出體會,期待能從學術與表演藝術雙重角度,完整呈現“折子戲”的歷史脈絡、社會背景,以及舞臺演出等各個面向。
昆曲折子戲 內容簡介
"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概念總論、歷史文獻,以及表演藝術。除邀請眾多重要昆曲學者賜稿,更有重量昆曲藝術家們的演出體會,期待能從學術與表演藝術雙重角度,完整呈現“折子戲”的歷史脈絡、社會背景,以及舞臺演出等各個面向。 "
昆曲折子戲 目錄
序一 昆曲進校園 白先勇
序二 梁元生
出版說明 華瑋
概念總論
陸萼庭 折子戲的光芒
曾永義 論說“折子戲”
歷史文獻
吳書蔭 昆曲奇葩折子戲──談昆曲劇目的搶救和傳承
周 秦 折子戲與昆曲遺產的保護傳承──《昆戲集存??甲編》前言
王 馗 昆曲身段譜提要目錄
吳新雷 昆劇折子戲《十面》的源流演化
華 瑋 新發現的《鐵冠圖??白氏盡節》
江巨榮 劉墉的觀劇詩
趙山林 四喜班演出昆曲折子戲考述
表演藝術
孫 玫 論昆曲折子戲對于戲曲表演藝術之歷史性貢獻
張淑香 顯現與隱匿──折子戲的鱗爪美學
岳美緹 尋找賣油郎——《湖樓》的藝術個性
王芝泉 《擋馬》藝術談
侯少奎 胡明明 張蕾 北方昆曲經典劇目演變傳承論──以《單刀會》、《林沖夜奔》和《千里送京娘》為例
周華斌 “百歲活鐘馗”侯玉山及《嫁妹》
李 曉 關于昆曲“五毒”與家門藝術的傳承
王安祈 《奇雙會》的幾個問題
李惠綿 從折子戲《逼休》論述昆劇《朱買臣休妻》之表演砌末與文學意象
趙天為 從《驚夢》看昆曲表演藝術的當代傳承
洪惟助 從撓喉捩嗓到歌稱繞梁的《牡丹亭》
吳新雷 昆曲折子戲《黛玉葬花》的改訂本
昆曲折子戲 作者簡介
華瑋: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兼副系主任、昆曲研究推廣計劃主任,并擔任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理事、中國戲曲學會湯顯祖研究分會理事。之前曾在臺灣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任研究員兼副所長,并曾受聘至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芝加哥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擔任訪問教授。學術興趣以中國古典戲曲、明清文學與婦女文學為主,研究領域包括:湯顯祖研究、明清女性戲曲研究、戲曲評點研究,以及清代歷史劇研究。撰著、點校或編輯出版的書籍有《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華瑋卷》、《走近湯顯祖》、《明清戲曲中的女性聲音與歷史記憶》、《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明清婦女戲曲集》,《才子牡丹亭》、《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湯顯祖與〈牡丹亭〉》、《昆曲??春三二月天──面對世界的昆曲與〈牡丹亭〉》,另發表過中英文論文數十篇。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