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關于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4940
- 條形碼:9787100214940 ; 978-7-100-21494-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關于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精) 內容簡介
本書是亞當·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學擔任教授時的一部分講義,反映的是亞當·斯密早期的經濟思想。它抓住了當時英國經濟生活中的基本問題,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利益和要求。本書認證了資本主義的優越性,證明它能夠無地促進財富的增長。當然,這時斯密的經濟思想還不成熟,許多政治經濟學原理還不明確,甚至沒有考察。但是,斯密研究經濟問題的總方向,他的經濟學說的中心思想已經奠定了,并對價值、貨幣、資本、利息等政治經濟學范疇作了一些分析和說明。
關于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精) 目錄
原編者引論
法律學
**篇 論法律
[緒言]
[**分部論公法]
[第二分部家屬關系法]
[第三分部私法]
第二篇 論警察
[**分部清潔與治安]
[第二分部價廉與物博]
第三篇 論歲入
第二篇 論警察(續)
第四篇 論軍備
第五篇 論國際法
譯名對照表
關于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精) 節選
《關于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 從《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來看問題,我們馬上會對這個事實感到奇異:演講不但沒有提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四篇第九章關于重農學派的問題,并且也沒有提到**篇第八章(關于工資)、第九章(關于利潤)、第十章(關于利潤和工資的區別)和第十一章(關于地租)所述的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檢查,就可看出第八、第九,尤其是第十章的主要概念和許多例子已經包括在討論物價那幾段的演講里。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所提到的分配計劃,在演講稿中卻探索不到任何痕跡,演講中也沒有談及財貨的性質、積累和使用等問題,但這些問題卻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二篇*重要的部分。此外,演講中完全沒有談到資本問題,并且不重視財貨問題。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的區別雖然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所討論的基本問題,其第二篇的大部分篇幅都是講述這個問題,但演講中卻無一語道及。 亞當·斯密游歷法國的時候,他碰到一些“學識淵博并富有發明天才”的人。這個團體的領袖發明一種很復雜的表,這個表包含“三種費用和這些費用的由來、支出、分配、效果、再生產,它們的相互關系以及它們和人口、農業、制造業、商業與國家一般財富的關系”的算學計算例子。這些人把這個表看作了不起的發明,無疑地他們必曾極力向亞當·斯密介紹。這些費用是生產性費用、由于收入而發生的費用和不產生效果的費用,但他們又立即把第二種費用分別納入**種費用和第三種費用。生產性費用是每年對于農業所作的支出,不產生效果的費用是每年對于其他產業所作的墊支。再生產總額計算在表的下端。再生產總額完全是生產性費用的結果,和不產生效果的費用絲毫無關。再生產總額在三個階級之間分配,這些階級是生產階級、不生產階級和地主階級。 從我們今天的眼光看來,這個包含一大堆縱橫交錯的曲線的表,幾乎是一種兒童玩意兒。*近英國經濟協會把它翻印出來,人們對之并不發生大興趣。但是,這個表無可否認是經濟理論發展過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企圖把一年辛勤勞動的總結果概括地表示出來。像亞當·斯密那樣精明的人,看了這個表以后,不會不立刻抓住它的重要性。他自然不把它原封不動地搬過來,但他把制表者的見解加以利用。因此,《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有了演講所沒有涉及的東西,即由某種費用所推動而每年提供若干種類產品的一定總產量的勞動這一概念。斯密把推動生產性勞動的費用和投資等同起來。他假定一切投資所引起的勞動都會生產可以出售的東西。他認為只有這一類的勞動才真正可以稱為生產性勞動。這一個新學說構成《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的第二篇,即《財貨的性質、積累和使用》的主要內容。 如果這個學說是確實可信的話,似乎就應該把第二篇放在**篇的位置。依據《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的緒論和計劃,每一個人的平均產量“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都一定是以下述兩種情況為轉移:**,勞動的熟練性和精巧性以及一般地說勞動是否使用得當;第二,用在有益勞動方面的勞動者和用在無益勞動方面的勞動者的人數的比例”。這兩種情況的先后次序顯然排得不對。我們應當先考慮人口中用于有益方面的比例,然后考慮勞動者的熟練性和精巧性。亞當·斯密告訴我們說,“在一切地方,有用的和生產性的勞動者的人數,總是和用來使勞動者從事工作的資本數量以及這項資本的特定使用方法成比例”。如果是這樣,一部討論經濟學的著作,就應該從討論資本開始。但在演講中,亞當·斯密已經從勞動的生產力開始討論問題,同時附帶地討論積貯的資本,不把這資本作為在勞動者動作以前不可缺少的東西,而把它作為在“漁獵時代已成陳跡”或“制造業已經開展”而且需要“很多時間”的時候所必要的東西。這樣,要是他愿意把他自己對于分工問題所作的絕好研究貶于第二位,那真是奇怪的了。因此,我們不必對他把資本問題放在第二篇討論感到奇怪,盡管他采用經濟表關于資本支配生產性勞動數量的看法。 ……
關于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精)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英國經濟學家、哲學家、作家,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亞當·斯密強調自由市場、自由貿易以及勞動分工,被譽為“古典經濟學之父”。著有《道德情操論》《國富論》等經典名著。而《國富論》的出版,標志著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正式誕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