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流浪的繆斯:托馬斯·曼家族傳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339413
- 條形碼:9787521339413 ; 978-7-5213-3941-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流浪的繆斯:托馬斯·曼家族傳奇 本書特色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曼與他才華橫溢、備受爭議的家族成員們 從沒落的商賈之家,到以文學安身立命的曼氏兄弟,揭秘《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浮士德博士》《垃圾教授》等傳世之作背后的故事 群星閃耀、跨越百年歷史的家族命運軌跡,德國文化史上一座富有神話色彩的豐碑 以流亡為注腳的曼氏家族傳記,足跡遍布大半個地球的成長之旅。“曼氏家族的特別之處不在于他們的出身和名字,或者他們中某個顯要人物的聲望, 而在于他們的流亡經歷。
流浪的繆斯:托馬斯·曼家族傳奇 內容簡介
曼氏家族的故事,是一段由無數小悲劇組成的幸運史。在這個神奇的家族里,各位成員的經歷照亮了一個世紀。他們的軌跡跨越大半個地球,與各界名流產生親密的交匯。他們的作品涉及那個時代所有的主題。他們在文學、戲劇、音樂、歷史、政治、商業等領域各放異彩。 從發跡于呂貝克的商賈之家,到擁有諾貝爾文學獎光環的書香門第,這個多產且備受爭議的家族,因流亡而緊緊團結在一起,書寫了一個充滿光輝與榮耀、矛盾與痛苦、錯誤與特立獨行、成就與回憶的偉大傳說。 曼弗雷德·弗呂格將曼氏家族成員的行動軌跡、政治思想以及重要的文學作品,與時代背景和生活境況緊密結合,為曼氏家族繪制了一幅逾百年歷史的全景圖,為理解一個時代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流浪的繆斯:托馬斯·曼家族傳奇 目錄
曼氏家族
起源
皇帝的新舞臺
象征主義和諷刺文學
女人和戲劇
卡拉·曼的悲劇
反諷與命運
作品漫步
猶太人的命運
普林斯海姆家族
貓舌巧克力,苦澀
非凡少年
曼氏家族內的兄弟之爭
假雙胞胎,真幫兇
流亡經歷
高超的生活方式
敬愛的女士們
無望的歸鄉
弟弟維克多
親愛的瑞士
被挑選者
受排擠者
輸掉的比賽
孤寂和猜疑
父親的元素
小說犯罪
曼氏家族的幸運
附注
致謝
人名索引
流浪的繆斯:托馬斯·曼家族傳奇 節選
小說犯罪 “說的不是你們,從來不是,[ …… ]說的是我,是我…… ”托馬斯·曼這樣替自己辯解道,因為有人指責他在作品中侮辱現實人物乃至城市(例如呂貝克、達沃斯)。他沒有否認對現實的參照,但他的原則是:“想象不代表憑空捏造,而是利用現實事物進行創造。” 托馬斯·曼想表達的是,他創作的不是影射現實的小說。文學向來需要以現實為原型,但參考現實并不意味著使作品成為對現實的扭曲,變成純粹的模仿,關鍵在于賦予現實素材新的內涵。因此,在他首部長篇小說中出現的呂貝克并不等同于現實中的那座城市。把小說角色與現實人物進行不可靠的等同對比是引發爭議的根源。其實作者用自己的東西填充了從現實中選定的面具。只不過,他有一長串的人名可供選擇。 托馬斯·曼習慣把身邊人變成自己作品中的角色,從**部小說直到*后一部均是如此,這引發了部分人的不滿。兒子克勞斯在看完《顛倒錯亂和早年的傷痛》(1925)之后說道,這是“魔法師的小說犯罪”。在這部中篇小說里,兒子米夏埃爾被親昵地諷刺為“好咬人的狗”和易怒的人,女兒伊麗莎白被刻畫成無可救藥的天真幻想家,長子則成了毫無才能的吹牛者。作者本人和妻子,以及曼氏家族的一些朋友都出現在了故事中。此外,這部作品十分精妙,僅用短短幾行字就生動地描繪出了慕尼黑在戰后通貨膨脹的光景。 克勞斯·曼本人也利用小說犯下過類似的罪行,把現實人物搬進了文本中。在短篇小說《老者》中,一個被指控性騷擾女學生的角色令人聯想到克勞斯就讀奧登瓦爾德中學時的校長。為此,保羅·格赫布(Paul Geheeb)向托馬斯·曼大加抱怨,但父親維護了沉迷于創作的兒子。 克勞斯·曼在晚于《顛倒錯亂和早年的傷痛》一年發表的《孩童故事》(1926)中報復了父親。故事圍繞一個寡婦和她的四個孩子展開。有名的哲學家父親在小兒子出生之前就去世了,只能以掛在妻子房間墻上的亡者面具的形象出現。父親的特征在文中一目了然:“大鼻子、繃緊的嘴、嚴肅沉思的眼神。”二十年后,克勞斯·曼在戲劇《第七個天使》中展現了類似的場景。 托馬斯·曼的長篇小說《國王的神圣》完全可以解讀為對亨利希象征性的謀殺,有點俄狄浦斯的意味,因為書中的弟弟勝過了曾作為榜樣的兄長。亨利希·曼也擅長用文學犯罪。1910年至1912年間,維也納女性艾迪特·伊麗莎白·卡恩(Edith Elisabeth Kann)成為亨利希的戀人,乃至心儀的結婚對象。這位女士追求者眾多,并且作為沙龍女主人流連于維也納的社交界。這段短暫的感情或許不假,但建立固定的男女關系的想法只是亨利希·曼在自欺欺人,*后只留下一部快速完成并在戀情結束后不久上演的戲劇《偉大的愛情》,其中的角色顯然與艾迪特·卡恩身邊的人有關。卡恩在讀完劇本(作者沒有把劇作寄給她,也沒有征詢過她的同意)后抱怨:“您強加給我的這一切不公平。您對我一無所知。您是一位藝術家,曼先生,您的道德觀念與我不同。[ …… ]因為我是一個女人,我必須保持沉默,不是嗎?” 托馬斯·曼的長篇小說《魔山》引發的抱怨眾所周知。感到被冒犯的診所負責人打算發起訴訟,但*終放棄了。與這位醫生打過交道的卡提婭·曼覺得小說中的耶森醫師別有風趣。格哈特·豪普特曼對自己在書中成了性格火暴的明希爾·皮佩爾科爾恩感到憤怒。他在書頁邊附注道:“我和這只豬有什么相似之處?”這位因現實主義戲劇成名的作家對他人的現實主義感到難以接受。皮佩爾科爾恩是一個刻畫得非常成功的形象,有趣、活潑,說話雖然結結巴巴,但能一針見血。托馬斯·曼辯解道:“您千萬別認為我暗中窺探他并歹毒地決定把他寫下來。事情不是這樣的。”這不是“罪孽深重的背叛”,而是借助“想象式的刻畫”表達敬意。
流浪的繆斯:托馬斯·曼家族傳奇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曼弗雷德·弗呂格(Manfred Flügge,1946—) 德國作家和翻譯家。從事流亡文學研究三十余年,發表過關于流亡地巴黎、濱海薩納里、尼斯、洛杉磯的文章,并出版過關于亨利希·曼、托馬斯·曼以及畫家伊娃·赫爾曼等的傳記。1999年成為德國作家協會成員。現為自由作家。 譯者簡介: 王博 江蘇理工學院德語教師,上海外國語大學在讀博士,曾求學于南京大學、德國哥廷根大學。熱心中國與世界文化的交流,曾在奧地利共和國駐華大使館任職。譯有《絲綢之路:兩千年的歷史與文化》、《沿墳墓而行:穿越東歐大地走向伊斯法罕》(合譯)、《德國文學的王者:歌德》。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