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長勺之戰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104399
- 條形碼:9787205104399 ; 978-7-205-10439-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勺之戰 本書特色
這里用長勺之戰為切入點,滲透了齊國和魯國在當時的發展狀況。這既是春秋前期的齊魯斗爭史,也是齊桓公的爭霸史,并隱含了中國古代的軍事哲學智慧。以此為線索,春秋時期的歷史文化也就撲面而來,讀來頗有趣味。
長勺之戰 內容簡介
春秋時期早期,齊國和魯國發生的長勺之戰的前因后果,中學課本中《曹劌論戰》這篇文章講的就是這次戰爭的核心內容。齊國是姜姓國,魯國是姬姓國。齊國相對而言比較強大,到了齊桓公時代,更是九合諸侯,成為中原霸主。而魯國相對弱小,魯莊公還是齊桓公的外甥,國事經常受到齊國的操控。但魯國作為一個老牌的姬姓國,頭頂著光榮的歷史,它對周朝禮樂文化保存得很完整,這一點也被諸侯認可。齊國在欺負魯國時,也要給它一些情面。本書既是春秋前期的齊魯斗爭史,也是齊桓公的爭霸史,并隱含了中國古代的軍事哲學智慧。以此為線索,春秋時期的歷史文化也就撲面而來,讀來頗有趣味,希望能得到讀者的肯定。
長勺之戰 目錄
**章 齊國內亂
一、東周王室的衰微 002
二、齊國建立 004
三、宣姜之亂 006
四、齊襄公其人 010
五、齊襄公之死 013
六、管仲與鮑叔牙 016
七、一箭之仇 020
八、小白登基 022
第二章 齊魯爭鋒
一、大戰前夕 028
二、魯國往事 030
三、周禮守護者 033
四、齊桓公收服舊臣 035
五、乾時之戰 039
六、鮑叔牙的才能 044
七、管仲歸齊 048
八、管仲見齊桓公 054
九、廟堂陳謀 059
十、因能授官 063
十一、高人寧戚 067
第三章 曹劌論戰
一、齊國的富國政策 072
二、富庶的齊國 075
三、禮遇下士 078
四、齊國的行政管理體系 082
五、齊桓公的生活情趣 087
六、曹劌自薦 090
七、長勺決戰 095
八、魯軍為何能以弱勝強 097
九、齊宋聯盟 098
十、齊師滅譚 100
十一、豎刁與易牙 103
第四章 崢嶸初顯
一、杏壇會盟 107
二、曹劌劫持齊桓公 111
三、征服宋國 115
四、文姜夫人 118
五、遂國事件 121
六、陳完入齊 125
七、魯莊公壞禮 127
八、幽地會盟 129
九、討伐衛國 132
第五章 尊王攘夷
一、山戎侵襲,燕國告急 139
二、大軍遠征,深入不毛 147
三、老馬識途出險境 161
四、管仲奇謀平冷支 170
五、齊桓公慷慨贈土地 174
六、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179
七、衛國之亂 183
八、救邢存衛 193
九、蔡姬事件 197
十、真正目標是楚國 204
十一、齊楚召陵之盟 217
十二、葵丘會盟 226
第六章 齊衰晉興
一、武獻興晉 232
二、晉獻公與驪姬 234
三、里克連弒二君 236
四、惠公繼位 239
五、里克之死 240
六、重耳流亡 242
七、管仲之死 247
八、齊桓公時代的結束 249
長勺之戰 節選
一、東周王室的衰微周朝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時期,也是中華古典文明的全盛時期,它在統治時期的兩項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是分封制。嚴格說來,在中國的政治制度史上,只有周朝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建制度。所謂封建,就是國家政權封而建之,通過封王、封地來治理一個國家,周天子則是國家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二是制定禮樂。禮樂制度,相傳是周公所作,是處理等級社會上下貴賤之間的人際關系的倫理規范。“制禮作樂”帶來了社會的穩定,相應地,“禮崩樂壞”必然會導致社會的動亂。周朝的禮樂制度是儒家思想的先河。公元前771年,西北的犬戎攻入周的都城鎬京(今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北),殺死周幽王。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周王朝走向衰微。歷史上把遷都前的周王朝稱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把遷都以后的周王朝稱為東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平王東遷之后,王室的權力大受削弱,但在新的權力中心形成之前,它還是天下集權的象征。此時諸侯國陸續強大起來,對周天子不再那么尊重,連定時朝會周天子的禮節也不要了,甚至有的諸侯窺伺周室,“問鼎之輕重”。而諸侯之間為了爭霸,更是攻伐不斷。孔子將春秋時代稱為“禮崩樂壞”的時代。在春秋前期,鄭國是*早強大起來、企圖稱霸的諸侯國。鄭武公、鄭莊公父子先后擔任周平王的卿士,權力很大。周平王不滿,就暗暗把一部分權力托給虢公。鄭莊公發現了這個事情后埋怨周平王,周平王說:“絕對沒有這樣的事情。”于是周、鄭交換人質。王子狐在鄭國作為人質,鄭國的公子忽在周朝作為人質。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在鄭國為人質的王子狐還沒有回到洛邑繼位就去世了。王子狐的兒子——年少氣盛的周桓王姬林登上了寶座。周桓王因為自己父親的事情,對鄭莊公很是不滿。有幾次鄭莊公朝拜的時候,周桓王都故意不以禮相待。周桓王暗中謀劃,準備把輔政大權交給虢公。這件事情引起了鄭莊公的不滿,四月,鄭國的祭足領兵搶掠周王室溫地(今河南溫縣南)的麥子。秋天,又割取了成周(今河南洛陽市東)的谷子。這些公然的挑釁行為使鄭國和周王室的關系全面惡化。公元前719年,鄭國都城的東門被宋、衛、陳、蔡四國圍攻,搶掠五日后離去。第二年,鄭莊公決定報復,起兵討伐衛國。此時州吁已死,是衛宣公在位。他用南燕(今河南延津東北)軍隊反擊鄭國。鄭莊公令大夫祭足、原繁、泄駕三軍抗擊燕軍正面,令公子忽、公子突偷襲燕軍背后。燕軍的注意力被吸引在正面的三軍,沒有提防背后的兩支奇兵,一下被打得大敗。公元前707年,鄭國和周王室的長年積怨終于爆發為戰爭。周桓王親自率領蔡、衛、陳聯軍討伐鄭國。雙方在葛(今河南長葛北)擺開戰場,結果聯軍大敗。這場戰爭的影響太深遠了,周桓王的魯莽之舉讓周王室威信掃地。自此周王室只剩下天下共主的名義,很快就變成了諸侯爭霸過程中不時被祭出的招牌。“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大國爭霸的時代正式開始。
長勺之戰 作者簡介
盧希,女,1983年生于吉林磐石。吉林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曾供職于多家報社雜志任主編,現任浙江人才專修學院論文審稿專家。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