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給麻風病人的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58254
- 條形碼:9787559458254 ; 978-7-5594-5825-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給麻風病人的吻 本書特色
書中收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的兩部代表性作品《給麻風病人的吻》及《母親大人》。 《給麻風病人的吻》的主人公讓·佩羅埃爾以及女主人公諾埃米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結合,但他們的婚姻只有義務與責任,沒有愛情。為了諾埃米可以離開自己,可以獲得幸福,讓開始嘗試反抗周圍人給他們施加的壓力,甚至付出了生命,但*終,諾埃米卻沒有跳脫出世俗的框架奔向幸福。 《母親大人》是《給麻風病人的吻》的“姊妹篇”,講述的是讓·佩羅埃爾姑姑家的故事,同樣探討了婚姻與家庭之間的糾葛與矛盾。故事中的母親將自己的愛變成了禁錮兒子的枷鎖,導致了兒子婚姻的不幸,直到故事的結束兒子都在試圖掙脫枷鎖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給麻風病人的吻 內容簡介
暢銷經典文學書《愛的荒漠》《蛇結》同系列作品。 《給麻風病人的吻》開啟了諾獎獲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的寫作成熟期的序幕。 這本書中特收錄了《給麻風病人的吻》和《母親大人》兩篇故事。《母親大人》中的主角與《給麻風病人的吻》中的主角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讓整本書整部作品變得更加完整。 本書不僅探討了上世紀法國的婚姻、家庭狀況,也探討了人是否該活在被別人定義的框架之中這一論題。雖在故事中,主人公在當時的環境下未能得到解脫,但他們都嘗試過。這在側面反應了一種人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出精彩的精神。 這本書在講述主人公悲慘的一生的同時也可引起讀者反思:——自我超越: 生活本就困苦,我們是否更該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關于感情: 真正的愛,是放手還是緊握? 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這是*可悲的。小說中,作者傾向于刻畫主人公的精神和心理變化,通過其內心的復雜與矛盾可以看到其對于自由的渴望以及為了追求自由而做出的努力。不僅如此,這本書還體現了20世紀以后的法國文學特征,將文學與哲學相結合,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書中搭配精美插圖,圖文并茂,讓讀者產生了一種看電影的即視感,體驗身臨其境的閱讀感。 本次作品為重新翻譯,在保留了法語原有的美的同時,更符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讓中國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法國文學的魅力。
給麻風病人的吻 目錄
給麻風病人的吻 作者簡介
【著】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François Mauriac,1885年10月11日-1970年9月1日),法國小說家、詩人、劇作家、文學評論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932年任法國文學家協會主席;1933年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195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58年榮獲法國國家榮譽勛章。
1970年莫里亞克去世時,戴高樂將軍稱其“代表了法國文學的精粹,是嵌在法國王冠上最美麗的一顆珍珠”。
主要作品有詩集《握手》,小說《愛的荒漠》《給麻風病人的吻》《蛇結》等。
【譯】尹永達【著】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François Mauriac,1885年10月11日-1970年9月1日),法國小說家、詩人、劇作家、文學評論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932年任法國文學家協會主席;1933年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195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58年榮獲法國國家榮譽勛章。
1970年莫里亞克去世時,戴高樂將軍稱其“代表了法國文學的精粹,是嵌在法國王冠上最美麗的一顆珍珠”。
主要作品有詩集《握手》,小說《愛的荒漠》《給麻風病人的吻》《蛇結》等。
【譯】尹永達
男,生于1979年,山東沂南人。法國波城大學文學博士、天津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天津市譯協成員、曾任天津外國語大學法語系系主任。著有Idéographicité et plasticité、《法語描述辭典》等,并在中國、法國、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地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長年留學法國,對法國文學有一定研究,翻譯的同時可保留原文的美感。譯作:《愛的荒漠》《蛇結》《給麻風病人的吻》。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