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微量潤滑切削加工過程熱力學分析及建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920931
- 條形碼:9787515920931 ; 978-7-5159-2093-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量潤滑切削加工過程熱力學分析及建模 本書特色
全書共6章。第1章介紹微量潤滑殘余應力以及加工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第2章介紹微量潤滑對切削模型摩擦特性的影響分析;第3章介紹基于“熱-力”耦合的切削力和切削溫度預測建模;第4章介紹綜合考慮“熱-力”效應的殘余應力解析建模,第5章介紹基于AISI4130合金鋼直角車削試驗的預測模型驗證;第6章介紹微量潤滑切削表面殘余應力的敏感性分析。
本書基于微量潤滑切削加工過程的物理建模,綜合考慮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切削液等多物質性能耦合影響,結合實踐驗證顯性數據,通過相關數值分析方法,對切削加工過程中的相關物理量進行解算分析、推演建模,對關鍵影響參數進行優化和預測。
微量潤滑切削加工過程熱力學分析及建模 內容簡介
本書共6章。第1章介紹微量潤滑殘余應力以及加工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第2章介紹微量潤滑對切削模型摩擦特性的影響分析;第3章介紹基于“熱-力”耦合的切削力和切削溫度預測建模;第4章介紹綜合考慮“熱-力”效應的殘余應力解析建模,第5章介紹基于AISI4130合金鋼直角車削試驗的預測模型驗證;第6章介紹微量潤滑切削表面殘余應力的敏感性分析。
微量潤滑切削加工過程熱力學分析及建模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引言1
1.2殘余應力的國內外研究現狀3
1.2.1殘余應力的試驗研究現狀3
1.2.2殘余應力的有限元分析研究現狀5
1.2.3殘余應力的解析建模研究現狀6
1.3微量潤滑加工的國內外研究現狀11
1.3.1微量潤滑加工的試驗研究現狀11
1.3.2微量潤滑加工的解析建模研究現狀13
1.4微量潤滑切削加工殘余應力問題的提出14
1.5研究目的和主要內容14
1.5.1研究目的14
1.5.2主要內容15
參考文獻16
第2章微量潤滑對切削模型摩擦特性的影響分析27
2.1切削介質的滲透機理27
2.1.1傳統大流量潤滑加工切削介質的滲透機理28
2.1.2微量潤滑加工切削介質的滲透機理29
2.2微量潤滑的潤滑效果31
2.2.1微量潤滑的潤滑機理31
2.2.2微量潤滑條件下的摩擦系數確定32
2.3微量潤滑的冷卻效果35
2.3.1微量潤滑的冷卻機理35
2.3.2微量潤滑條件下的傳熱系數確定36
2.4本章小結38
參考文獻38
第3章基于“熱力”耦合的切削力和切削溫度預測建模40
3.1基于直角切削的切削力預測建模40
3.1.1切屑成形力預測建模40
3.1.2犁削力預測建模47
3.2切削溫度預測建模49
3.2.1工件溫度預測建模49
3.2.2切屑溫度預測建模52
3.2.3刀具溫度預測建模54
3.3切削力和切削溫度耦合預測建模56
3.3.1修正的Oxley預測模型56
3.3.2基于切削力和切削溫度耦合的迭代預測模型58
3.4切削力預測模型比較59
3.4.1切削力預測模型輸入參數及適用范圍比較60
3.4.2切削力預測模型結果比較60
3.5本章小結62
參考文獻63
第4章綜合考慮“熱力”效應的殘余應力解析建模65
4.1基于赫茲接觸理論的應力分布預測65
4.1.1機械載荷產生的應力66
4.1.2熱載荷產生的應力69
4.1.3工件表面應力分析70
4.2基于“熱彈塑”模型的殘余應力預測72
4.2.1預測模型準則選取72
4.2.2應力加載過程73
4.2.3應力釋放過程75
4.3殘余應力預測模型比較76
4.3.1預測模型假設條件比較76
4.3.2預測模型結果比較77
4.4本章小結77
參考文獻78
第5章基于AISI4130合金鋼直角車削試驗的預測模型驗證79
5.1試驗設計79
5.1.1加工試件設計79
5.1.2切削試驗設計80
5.1.3測試系統設計81
5.2試驗結果分析及模型驗證84
5.2.1預測模型中的參數確定84
5.2.2切削力預測模型驗證85
5.2.3切削溫度預測模型驗證97
5.2.4殘余應力預測模型驗證100
5.3本章小結108
參考文獻109
第6章微量潤滑切削表面殘余應力的敏感性分析110
6.1模型參數選擇110
6.2微量潤滑參數的影響110
6.2.1邊界潤滑膜厚度的影響110
6.2.2油霧混合比的影響113
6.3切削參數的影響116
6.3.1切削速度的影響116
6.3.2進給量的影響117
6.3.3切削寬度的影響119
6.4刀具參數的影響120
6.4.1刀具前角的影響120
6.4.2刀尖圓弧半徑的影響121
6.5本章小結123
微量潤滑切削加工過程熱力學分析及建模 作者簡介
季霞,上海市圖學學會智能制造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業金屬切削刀具技術協會切削先進技術研究分會全國理事等。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