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分身;元宇宙藝術的打開方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171935
- 條形碼:9787500171935 ; 978-7-5001-7193-5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分身;元宇宙藝術的打開方式 本書特色
元宇宙作為真實世界的延伸與拓展,帶來的巨大機遇和革命性作用毋庸置疑,而藝術與元宇宙碰撞所激發的火花,也是我們無法預料又值得期待的。本書以“分身”為線索,從哲學史、藝術史和科技史多個維度,對元宇宙的內涵及其與藝術的關聯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分身”“元宇宙”“藝術”看似獨立的三個關鍵詞,在本書中以“主體”“載體”“方式”的角色,構筑了元宇宙藝術的完整世界觀。 本書針對元宇宙的數字世界如何融合科學與藝術、元宇宙與每個人的元宇宙是一種怎樣的關系、我們如何用藝術的方式打開元宇宙,以及元宇宙藝術如何形塑未來,展示了元宇宙藝術所構建的具有未來性的藝術生態共同體。
分身;元宇宙藝術的打開方式 內容簡介
分身的代入感:分身即自我,分身即媒介。本書從影子、鏡像、自畫像、攝影術到元宇宙時代的數字分身,結合作品和案例,講述了藝術創作媒介的演變,視角獨特。 書中大量理論結合案例,融合哲學、生物學、人類學等諸多學科,對元宇宙藝術的創作者、服務者、研究者和投資者,都極具參考和啟發作用,本書可謂元宇宙藝術史的開篇之作。 全書用哲學的思維方式,科學的邏輯架構,來解構元宇宙藝術。有別于絕大多數元宇宙相關的書將“元宇宙”物化或概念化,本書將元宇宙放在人類感知與創造的發展脈絡中,作為意識形態完善及提升的進階階段。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睦作序推薦。
分身;元宇宙藝術的打開方式 目錄
分身;元宇宙藝術的打開方式 作者簡介
高登科: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主持,元宇宙藝術課題組負責人。主要研究中國藝術史、藝術與科學、美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參與創辦民藝雜志《蝸!罚2015—2017年策劃北京國際設計周“民藝:轉化的生機”系列論壇。編著《當藝術作為一種職業》《‘青果京華’:清華學派青年藝術家第四次學術研究展作品集》等,在《裝飾》《美術觀察》《美術大觀》《新美術》《藝術市場》《文化月刊》等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
柳志偉:博士,華科資本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資深金融投資專家。曾擔任證券、信托、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金融領域擁有逾二十年經驗,創造諸多投資管理的成功案例。柳志偉博士長期專注于高科技領域投資,組建專業團隊深耕相關行業投資研究,目前已成功參與眾多元宇宙、區塊鏈、人工智能以及量子科技等領域的投資項目,致力于培育優秀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柳志偉博士亦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工作,為推動高端人才培養、經濟市場化和法制化進程作出重要貢獻。
高登科: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主持,元宇宙藝術課題組負責人。主要研究中國藝術史、藝術與科學、美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參與創辦民藝雜志《蝸!,2015—2017年策劃北京國際設計周“民藝:轉化的生機”系列論壇。編著《當藝術作為一種職業》《‘青果京華’:清華學派青年藝術家第四次學術研究展作品集》等,在《裝飾》《美術觀察》《美術大觀》《新美術》《藝術市場》《文化月刊》等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
柳志偉:博士,華科資本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資深金融投資專家。曾擔任證券、信托、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金融領域擁有逾二十年經驗,創造諸多投資管理的成功案例。柳志偉博士長期專注于高科技領域投資,組建專業團隊深耕相關行業投資研究,目前已成功參與眾多元宇宙、區塊鏈、人工智能以及量子科技等領域的投資項目,致力于培育優秀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柳志偉博士亦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工作,為推動高端人才培養、經濟市場化和法制化進程作出重要貢獻。
李春光:青年思想新銳,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現擔任清華大學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委員,長期致力于具有東方特色的世界整合哲學與未來性理論的原創與傳播;其作品聚焦于東西方學術碰撞與信息時代人類知識譜系演化的前沿領域,因而具有天然的跨學科特質與先鋒性,是當今中國少見的聚焦未來性思想原創之作者。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