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動脈粥樣硬化的力學生物學基礎與前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25327
- 條形碼:9787568925327 ; 978-7-5689-253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動脈粥樣硬化的力學生物學基礎與前沿 內容簡介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致殘致死率均居所有疾病之首并將持續增加,其中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則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以動脈硬化斑塊形成及破裂局灶性的力學-生物學機制為研究主題,通過整體動物--細胞--分子水平的系統研究工作為我們早期提出的“脂質濃度極化”理論提供直接證據,運用生物力學理論和方法通過體內外研究豐富和發展了“脂質濃度極化理論”,從全新的角度闡釋了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局灶性。作者也首次提出了“血管新生是易損斑塊發生在狹窄血管近心端”的科學假設,并通過細胞及分子生物學方法,從組織和細胞的力學生物學特性及力學信號傳導等角度繼續深入探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局灶性的細胞分子機制。本書籍是基于著者及其課題組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生物力學與力生物學研究領域近20年來研究的結果,其研究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本書分為五章:**章 Fung YC 細胞膜張引力累加效應理論假說的驗證,第二章 動脈粥樣硬化局灶性血流動力學成因的脂質濃度激化假說的提出和驗證,第三章 血管內皮損傷修復的血流動力學理論假說的提出和驗證,第四章 心腦血管發育的力學生物學機制探索,第五章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與治療的力學生物學機制與應用探索。本書適用于生物力學、血流動力學、力學生物學與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教師和學生閱讀參考。
動脈粥樣硬化的力學生物學基礎與前沿 目錄
1.1 脂蛋白濃度極化概述
1.2 血管內膜表面脂質濃度極化的體外測定
1.2.1 數值模擬和實測方法
1.2.2 數值模擬和實測結果
1.3 血管內膜表面脂質濃度極化的在體觀察——斑馬魚模型
1.3.1 斑馬魚模型
1.3.2 熒光強度分析
1.3.3 低密度脂蛋白濃度直管段分布
1.3.4 血管分叉處的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分布
1.4 脂蛋白濃度極化促動脈粥樣硬化——兔頸動脈套環模型
1.4.1 兔頸動脈套環模型
1.4.2 局部狹窄流場數值模擬
1.4.3 局部狹窄血管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分布的數值模擬
1.4.4 局部狹窄血管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分布的實驗測量
1.4.5 低密度脂蛋白濃度極化對局部狹窄血管AS病變的影響
1.5 研究進展與展望
1.5.1 靶向低密度脂蛋白的治療進展
1.5.2 低密度脂蛋白濃度極化研究的數值模擬
參考文獻
第2章 低切應力調節血管內皮細胞生物學行為促動脈粥樣硬化
2.1 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是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進程的關鍵環節
2.2 切應力調控血管內皮細胞生物學特性的體外模型
2.3 切應力調控血管內皮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動物模型
2.3.1 頸總動脈局部狹窄血流動力學模型
2.3.2 低振蕩切應力動物模型(頸總動脈局部結扎模型)
2.3.3 可控切應力動物模型
2.4 細胞膜張應力累加效應影響大血管內皮細胞ET-1的分泌
2.5 低切應力促大血管內皮細胞趨化因子的產生和分泌
2.6 研究進展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3章 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修復血流動力學理論假說
3.1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3.2 支架植入對血管的損傷和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3.3 血管損傷修復的細胞來源
3.4 支架表面修飾促血管內皮修復
3.4.1 血管支架表面改性的研究
3.4.2 轉基因內皮細胞修飾血管內支架
3.4.3 CD133抗體捕獲EPCs支架
3.4.4 支架材料表面介導再內皮修復的分子機制研究
3.5 研究進展與展望
參考文獻
……
第4章 心腦血管發育的力學生物學機制探索
第5章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力學生物學機制
第6章 ldl調控脂質吸收參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肜成的力學生物學機制
第7章 血管內支架植入后支架內再狹窄和動脈粥樣硬化的力學機制
第8章 藥物調控細胞活力抑制血管再狹窄的力學生物學機制
名詞術語匯總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