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詞史與詞境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83872
- 條形碼:9787807683872 ; 978-7-80768-387-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詞史與詞境 本書特色
※葉嘉瑩主編,名家選本,專業解讀; ※深入傳統詩詞研究前沿; ※提升鑒賞創作水準。
詞史與詞境 內容簡介
詹安泰兼擅詩詞創作和詩詞研究,與夏承燾、唐圭璋、龍榆生并稱“民國四大詞人”,享有“南詹北夏,一代詞宗”之譽。其詞之創作,以南宋姜夔、張炎為宗,繼陳蘭甫、陳洵之踵,為嶺南詞派代表人物。其詞學之研究,承桐城派余緒,以故實為“史”、以辭藻為“集”、以音訓為“經”、以義理為“子”,構建起詞學研究中獨特的“經史子集”之學!对~史與詞境》精選了詹先生論著中的經典篇目,分為“無盦說詩”“無盦談詞”“詩詞研究”三編,讀者可從其對聲韻、音律、調譜、章句、意格、寄托、修辭的分析中,窺見一個精妙而完整的詞學體系。
詞史與詞境 目錄
目錄
導讀/彭玉平
無盦說詩
《詩經》里所表現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的精神
《離騷》通論
無盦說詩
詩的批評——中國詩論之一
無盦談詞
詞的起源
詞境新詮
讀詞偶記
宋詞風格流派略談
從宋人的五部詞選中所看到的一些問題
花外集箋注自序
溫詞管窺
孫光憲詞的藝術特色
馮延巳詞的藝術風格
李煜和他的詞
簡論晏、歐詞的藝術風格
無盦詞序
詞學研究
緒言
**章 論聲韻
第二章 論音律
第三章 論調譜
第四章 論章句
第五章 論意格
第六章 論寄托
第七章 論修辭
詞史與詞境 節選
第二章 論音律(節選) 古之樂經與樂書,久已失傳,今可考見者,以《禮??樂記》與《周禮》大司樂之說為*古。然《樂記》所言,乃《樂》之傳,非樂經也;《周禮》所言,乃樂之職,非樂書也(說見《六經奧論》)。音律之微,存乎心性,傳之口耳,運用之妙,殆非筆墨所能究盡。故葉時曰:“樂不可以書傳!保ā抖Y經會元??詩樂》篇)張炎曰:“律非易學,得之指授方可。”(《詞源》)馬端臨曰:“心之精微,口不能授;性所解悟,筆不能書!保ā锻ǹ??樂考》)雖然,“樂書雖亡,而人心之樂,未始不存也”(《六經奧論》),樂固不易以書傳,而樂則長流天地間而不容廢棄而不講,于是乎講求音律之書乃更迭以起。越時愈遠,探究彌難;器數既乖,辨別不易:故居今日而言古樂,則雖窮極精微,亦惟盡考據說明之能事而止,求其施諸弦管,鬯美無礙,配之聲歌,纖洪畢合,不可得也。秦漢以前靡論矣,魏晉以降,若杜夔、荀勖、阮咸、祖孝孫、張文收、萬寶常之徒,史稱其于音律,*有宿悟神解,顧書多不傳,傳者又類皆片辭斷義,不可貫通;即宋元以后樂律之書,如宋仁宗之《景祐樂髓新經》、蔡元定之《律呂新書》、陳旸之《樂書》、明朱載堉之《樂律全書》、清康熙之《律呂正義》等,說雖具存,而瑣細繁重,羌難董理。其簡要精明而可通于詞樂者,自沈括《夢溪筆談》、張炎《詞源》外,當推江永之《律呂新論》、凌廷堪之《燕樂考原》、陳澧之《聲律通考》與徐灝之《聲律考》。江氏本琴弦以推論律度,凌氏主琵琶以配合燕樂,陳、徐二氏窮音律離合之跡、定樂調配置之數,均能獨出心裁、凌駕前哲。方成培之《詞麈》,杜文瀾、吳蘅照、謝元淮之詞話,張德瀛之《詞征》,鄭文焯、蔡楨等之斠證詞律,夏承燾之考定白石旁譜,均具特識,足資參考。至其不能施諸實用,則情勢使然,雖圣智復生,亦無可如何耳。今茲所論,雖以詞之音律為主,其有在詞籍無得考明者,則遠溯詩樂,下及曲律,庶加詳明,較易通曉。 一、五音十二律 音律起源,遠在邃古,相傳黃帝令伶倫取嶰溪之竹以作樂,已肇端倪!稌??舜典》:“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庇帧奥曇烙,律和聲”之“律”字,注家均以十二律當之。《禮??樂記》:“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之音矣!眲t明配五音之義!吨芏Y》“大司樂”:“陽聲曰: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此六律之序也;陰聲曰:大呂、應鐘、南呂、函鐘、小呂、夾鐘,此六同之序也!眲t明標十二律之名!稜栄??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迭,羽謂之柳。”注:“皆五音之別名也!焙萝残辛x疏:“唐徐景安《樂書》引劉歆云:‘宮者,中也,君也,為四音之綱,其聲重厚,如君之德而為重;商者,章也,臣也,其聲敏疾,如臣之節而為敏;角者,觸也,民也,其聲圓長經貫清濁,如民之象而為經;徵者,祉也,事也,其聲抑揚遞續,其音如事之緒而為迭;羽者,宇也,物也,其聲低平掩映,自高而下,五音備成,如物之聚而為柳!笔俏逡魪陀袆e名,惟劉氏義解,則多不甚可通矣。(《漢志》解釋,略同劉說。)十二律之義,則《國語》伶州鳩曾詳加論列,而多模糊之辭,亦不可識。 古人以五音配五行,以宮屬土,以商屬金,以角屬木,以徵屬火,以羽屬水;以十二律呂配十二月,六律配單月屬陽,六呂配雙月屬陰,自十一月起,至十月止,挨次分配: 黃鐘十一月 太簇正月 姑洗三月 蕤賓五月 夷則七月 無射九月 大呂十二月 夾鐘二月 中呂四月 林鐘六月 南呂八月 應鐘十月 其以五行配五音,已不明其故;以十二月配十二律,則以某月奏樂,應奏某調,配合某律也。其必以某月配某律之故,亦不可考。歷來解釋,均以“聲音之道與政通”之義為據而張皇其辭,實亦不知其故也。許之衡謂“宮、商、角、徵、羽,乃古人所定聲音入樂之符號也”,又謂“黃鐘、大呂等律呂者,乃古人所定聲音高下清濁之符號,而又兼調名之記號也”(《音樂小史》)。其說近是。 十二律呂之次序,《周禮》與《樂緯》不同:《周禮》之函鐘,即《樂緯》之林鐘;《周禮》之小呂,即《樂緯》之仲呂(亦作中呂)也。后人排列律呂之法從《樂緯》: 六律: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六呂:大呂、夾鐘、仲呂、林鐘、南呂、應鐘也。陽為律,陰為呂,總謂之十二律。
詞史與詞境 作者簡介
詹安泰(1902—1967),廣東饒平人。1921—1926年在廣東高等師范和廣東大學中文系讀書。畢業后在廣東韓山師范、中山大學執教。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尤擅詞學。著有《詞學研究》《花外集箋注》《離騷箋疏》《無盦詞》《鷦鷯巢詩》等。 彭玉平,江蘇溧陽人,文學博士。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兼任中國詞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會長等,第八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著有《詩文評的體性》《王國維詞學與學緣研究》《況周頤與晚清民國詞學》《唐宋詞舉要》《人間詞話疏證》等。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