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建設質量強國/問道強國之路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67675
- 條形碼:9787515367675 ; 978-7-5153-676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設質量強國/問道強國之路叢書 本書特色
質量領域的變革和創新,不斷塑造人類發展的歷史,不斷引領人們的生活。
建設質量強國/問道強國之路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我國當前質量發展實際,回顧我國質量發展歷程,借鑒國際質量發展經驗,全面深入地分析建設質量強國的重大意義、現實基礎、目標方向和路徑方法,勾勒出質量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與美好愿景。全書從歷史、文化、教育、社會等多緯度進行分析,運用圖表展示、案例分析、知識鏈接等多種形式手段進行闡述,內容豐富,語言鮮活,融理論性、專業性、通俗性于一體。
建設質量強國/問道強國之路叢書 目錄
第1章 質量與質量強國的概念
一、萬里長城永不倒的質量密碼 ..................................................... 007
二、質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 013
三、質量強國的內涵與價值 ............................................................ 022
第2章 時代的呼喚:建設質量強國
一、世界一流:質量強國的目標方向 .............................................. 031
二、衣食住行:質量強國與你我他 .................................................. 037
三、美好生活:智能時代的全新圖景 .............................................. 043
四、中國,必須為質量而戰 ............................................................ 050
第3章 世界強國的質量路徑
一、英國:質量先聲 ....................................................................... 057
二、美國:質量大成 ....................................................................... 065
三、德國:質量標桿 ....................................................................... 073
四、日本:質量革命 ....................................................................... 080
第4章 我國建設質量強國的前世今生
一、近代中國質量衰弱與近代式微 .................................................. 091
二、萌芽階段:革命時期黨領導下的質量工作 ................................ 104
三、起步階段:建設時期的艱辛探索 .............................................. 107
四、發展階段:改革開放后的迅猛發展 .......................................... 109
五、騰飛階段:新時代邁向質量強國的戰略舉措 ............................ 111
第5章 我國質量強國建設的現狀和方向
一、我國整體質量水平分析 ............................................................ 119
二、質量強國的基礎條件:國家質量基礎設施(NQI) .................. 128
三、質量強國的建設方向 ................................................................ 139
第6章 建設質量強國的主要任務和建設途徑
一、質量強國概念的由來和發展 ..................................................... 147
二、建設質量強國的路徑 ................................................................ 148
第7章 積極營造建設質量強國的社會環境
一、質量與消費 .............................................................................. 175
二、質量與經濟 .............................................................................. 177
三、質量與誠信 .............................................................................. 180
四、質量與品牌 .............................................................................. 182
五、質量與文化 .............................................................................. 187
六、質量與安全 .............................................................................. 194
七、質量與國際合作 ....................................................................... 199
第8章 強國戰略的全球視野
一、全球化時代的經濟挑戰:和平占領市場的有力手段 ................. 205
二、科技革命的產物:質量是核心競爭力 ....................................... 209
三、全球化時代的標志:質量文化的軟實力 ................................... 214
四、自立于強國之林的特色:質量管理理論的創新 ........................ 224
第9章 前景展望:質量強國與高質量發展
一、質量強國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 235
二、我國已經具備建設質量強國的主客觀條件 ................................ 238
后 記 ............................................................................................ 247
建設質量強國/問道強國之路叢書 節選
許多國家在經濟轉型期,都把提升質量擺在重要的戰略位 置來抓。1871年,德國實現統一。當時世界市場幾乎被瓜分完 畢,夾縫中求生的德國人“不擇手段”地仿造或假冒英、法等 國的產品,引發英國舉國上下的怨言。1887年,英國議會通過 商標法條款,規定所有進口到英國的產品都須注明產地國。德 國貨必須標上“Made in Germany”,以此將德國產品與英國 產品區分開來。德國人把這個規定當成羞辱,開始發憤圖強, 從大學教育普及、標準化推廣、裝備設備提升、誠信體系建設、 品牌建設等多角度加強質量工作,幾十年間德國制造業迅速崛 起,在全球確立了“德國品牌,質量一流”的國家形象,打造 出奔馳、寶馬、西門子等一大批世界級知名品牌。今天,德國 在電子、汽車、機械、化學等傳統領域,創造了1130 個“隱 形冠軍”企業,“德國制造”成了所有德國人的驕傲。 無獨有偶,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二戰”后的日本“東洋貨” 曾一度成為劣質貨的代名詞。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在他的 回憶錄里就曾說過:“我們就是仿冒和劣質的代名詞,任何印有 ‘日本制造’的商品都給人留下了質量極差的印象。在創業初期, 我們總是把產品上‘日本制造’這行字印得盡可能地小,有一次 因為太小了,美國逼著我們把它重新印大。”當時,日本南部有 個小城叫宇佐市,既沒有資源優勢也沒有港口便利,但幾年時間 卻有上百家日本工廠在此開工,主要原因是“宇佐”的英文寫 作“USA”,在宇佐制造的產品都可以印上“Made in USA”的 商標出口海外,從而冠冕堂皇地“冒充”美國制造。為了改變質 量困局,日本政府主導實施了“質量救國”戰略,在全國范圍內 推廣全面質量管理,至20世紀70年代末日本已建立70萬個QC (質量管理)小組、有500萬名員工參與,使得日本產品質量水 平趕超歐美,大量進入全球市場。據統計,日本100年以上企業 有25321家, 1000年以上企業有21家1。世界著名質量管理專家 朱蘭博士在評價這段歷史時不由得感嘆:“日本的經濟振興是一 次成功的質量革命。” 在美國200 多年的歷史發展中, 一直重視質量理論 和技術應用, 形成了統計過程控制(SPC)、標桿比較 (Benchmarking)等享譽全球的質量管理方法,也為美國產品 參與國際競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20世紀80年代后,日本產 品大規模崛起,以質量可靠、經濟耐用贏得與美國產品的競爭, 大舉進入美國市場,導致美國產品在本土的市場占有率大幅下 降。比如在汽車行業,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都 慘敗于日本汽車公司。克萊斯勒甚至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這 在被稱為“汽車王國”并以汽車產業為豪的美國,引起強烈震 動。美國各主要媒體發起了以“日本能,為什么美國不能”為 主題的質量大討論。 美國政府意識到:“若想在世界上處于領導地位,獲得 質量領域的領導地位是至關重要的,經濟上的成功取決于質 量”。1987 年8 月,美國頒布“質量振興法案”,批準設立了 馬爾科姆·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激勵美國企業提高產品質 量、勞動生產率和市場競爭力。據美國商務部估算,美國政府 2001 年每投資1 美元用以推廣馬爾科姆·波多里奇國家質量 獎,就能獲得207 美元的收益,2011 年這一收益比例甚至上 升到1∶820。1988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規定每年10月為 其“質量月”,口號為“質量**”。在一系列刺激質量提升的 政策措施的引導下,20世紀90年代至2000年,美國GDP年 均增長率達到4%,在1993年的國家競爭力排名中重新回到世 界**的位置。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評價,“質量振興法案在使 美國經濟恢復活力以及提升美國國家競爭力和生活質量等方面 起到了主要作用”。
建設質量強國/問道強國之路叢書 作者簡介
李剛,高級編輯。哲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后。曾任原質檢總局辦公廳政策研究室主任、辦公廳副主任,現任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國質量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發表文章數十篇,主要涉及質量管理、新聞理論和科技哲學。參與多項國家課題研究,組織《和諧質檢建設研究》《質檢形象課題研究》《質檢改革重點問題研究》等課題。主編《中國質檢體制機制比較研究》《質檢新聞話語體系研究》等論著。曾多次承擔國家質量工作相關會議的文稿起草任務。研究成果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部委重點課題一等獎等。近年來主要從事質量發展理論研究與新聞理論研究。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