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38891
- 條形碼:9787518438891 ; 978-7-5184-388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研究》系統全面地介紹了微生物健康產業的發展歷程、發展態勢、發展分析,內容先進,能為我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中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微生物是地球上*龐大的生物資源, 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前沿領域, 作為新的科技革命 “推進器” 正在悄然拓展和創新功能, 進而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持久而強勁的動力。 微生物的應用廣泛, 已成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微生物健康產業主 要包括食用菌、 益生菌、 螺旋藻等領域, 在保障消費者健康, 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書對作者多年從事微生物健康產業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國內外近期新研究成果和應用文獻等資料進行了系統收集和整理。系統闡述了益生菌、食用菌、微藻類以及 相關保健食品的國內外科技發展歷程、整體發展態勢、細分產業發展以及產業發展分析,以便讀者更清晰、系統地認識微生物健康產業。
中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研究 目錄
目錄
**章 微生物健康產業的科技發展歷程
**節 微生物健康產業的科技發展歷程
一、 國際益生菌科技發展歷程
二、 國內益生菌科技發展歷程
三、 國際食用菌科技發展歷程
四、 國內食用菌科技發展歷程
五、 國際微藻類科技發展歷程
六、 國內微藻類科技發展歷程
七、 國際食用菌、 益生菌、 微藻類等保健食品科技發展歷程
八、 國內食用菌、 益生菌、 微藻類等保健食品科技發展歷程
第二節 微生物健康產業的發展歷程
一、 國際益生菌產業發展歷程
二、 國內益生菌產業發展歷程
三、 國際食用菌產業發展歷程
四、 國內食用菌產業發展歷程
五、 國際微藻類產業發展歷程
六、 國內微藻類產業發展歷程
七、 國際食用菌、益生菌、微藻類等保健食品產業發展歷程
八、 國內食用菌、益生菌、微藻類等保健食品產業發展歷程
第二章 微生物健康產業的整體發展態勢
**節 微生物健康產業的市場發展態勢
一、 消費者需求逐步擴大
二、 微生物產業正重塑世界健康產業新格局
三、 市場規模逐步擴大
四、 產品結構呈現多樣化
五、 技術突飛猛進為微生物健康產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六、 國際一體化進程加速
第二節 微生物健康產業的企業競爭格局
一、 菌種資源競爭是核心
二、 區域競爭優勢明顯
三、 部分產品形成壟斷格局
四、 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
五、 價格競爭趨于激烈
六、 質量與品牌的競爭
第三節 微生物健康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
一、 微生物種質資源挖掘與保藏技術
二、 微生物健康產品功效穩定性保護技術
三、 微生物健康產品功能評價技術
四、 微生物健康產品功效成分提取及檢測技術
五、 微生物健康產品精深加工技術
第三章 微生物健康產業的細分產業發展
**節 益生菌領域的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態勢
一、 益生菌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市場發展態勢
二、 益生菌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企業競爭格局
三、 益生菌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
四、 益生菌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 SWOT 分析
五、 益生菌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發展建議
第二節 食用菌領域的微生物健康發展態勢
一、 食用菌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市場發展態勢
二、 食用菌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企業競爭格局
三、 食用菌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
四、 食用菌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 SWOT 分析
五、 食用菌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發展建議
第三節 微藻類領域的微生物健康發展態勢
一、 微藻類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市場發展態勢
二、 微藻類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企業競爭格局
2三、 微藻類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
四、 微藻類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 SWOT 分析
五、 微藻類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發展建議
第四節 保健食品領域的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態勢
一、 保健食品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市場發展態勢
二、 保健食品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企業競爭格局
三、 保健食品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
四、 保健食品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 SWOT 分析
五? 保健食品領域微生物健康產業的發展建議
第四章 我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分析
**節 我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基礎
一、 經濟基礎雄厚
二、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三、 市場潛力巨大
四、 企業自主創?能力日趨增強
第二節 我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 SWOT 分析
一、 我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優勢
二、 我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劣勢
三、 我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機遇
四、 我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威脅
第三節 我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建議
一、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 建立微生物健康產業種質資源平臺
三、 構建微生物健康產業研究技術體系
四、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
五、 加強科普教育建設
參考文獻
中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研究 節選
(三) “合生元” 在健康領域的發展歷程 “合生元”是益生菌與益生元的復合物, 它能同時發揮二者的生理功能, 如 “低聚木糖+乳酸菌” 等。 它能有效降低膽固醇、 甘油三酯的含量, 對葡萄糖穩態產生積極的影響, 增加飽腹感, 甚至對慢性腎臟疾病的治療產生影響。 此外, 合生元還能顯著降低過敏癥狀, 它對胃腸炎、 咽喉炎、 呼吸道感染和抑郁癥等疾病的治療均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由于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種類多樣, 二者間的相互組合也可產生多種可能, 它們在人類腸道微生物群調節中的作用和應用前景非常廣泛。 合生元的作用機理類似于益生菌和益生元, 主要通過腸道代謝活性的調節, 以維持腸道的生物結構, 促進有益微生物群的生長, 進而抑制胃腸道中潛在病原體。 國際上, 對于合生元與人類健康的相關研究也剛起步不久, 如 Marina 等使用鼠李糖乳桿菌 (CGMC 1. 3724) 和菊粉協同對 153 名肥胖男女進行飲食干預, 經過 36 周的干預實驗后, 研究發現合生元的減肥效果良好, 受實驗者的血清瘦素含量下降, 合生元也改變了受試者腸道菌群的結構。 Malekzadeh 等研究了合生元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響, 以多種乳桿菌和低聚果糖為組合, 對 52 名成年患者進行治療, 并發現具有良好的療效, 實驗證明合生元的攝入能抑制 NF-κB 通路, 有效降低了血液中炎癥因子 TNF-α。 合生元在治?疾病方面的作用效果一般要優于單獨使用益生菌或益生元, 如 Shunji 等將 120 名結腸炎患者隨機分為三組, 分別進行益生菌 (以長雙歧桿菌為例)、 益生元 (以車前子為例) 或合生元的輔助治療, 結果發現接受合生?治療的結腸炎患者的生活質量要比接受益生菌或益生元治療患者更高, 表明合生元憑借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協同作用而對結腸炎的治療產生了更有效的作用。 (四) 益生菌類微生物在其他領域的發展歷程 益生菌類微生物健康領域的科技發展不僅在人類疾病健康領域, 也要重視在其他學科如動物營養學、 獸醫學等方面的研究, 以抵消使用抗生素對動物及人體的危害。1950 年, Stockstand 報道使用含抗生素的飼料, 對畜牧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之后, 抗生素作為生長促進劑被列入動物飼料中。 但是, 耐藥細菌的出現又使得抗生素的應用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如歐盟從 2006 年起禁止成員國使用抗生素類生長促進劑。隨后, 如何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群來改善動物的質量成為熱點, 而尋找方法來控制和防止病原菌的定植便成為研究的核心問題。 利用新的飼料添加劑 (如益生菌和益生元)調節腸道微生物群, 使其具有保護宿主的功能, 以促進動物健康發展。
中國微生物健康產業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馬愛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工商大學教授,主講“微生物學”“食品質量安全管理與控制”“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食品及生物技術、標準化等。主持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生物產業共性技術標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蝦類肌質鈣結合蛋白及其亞基的過敏原性與構效關系的研究”等30余項科研項目;主持和參加國家標準制修訂10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3項,發表論文80余篇,主編或參編書籍12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