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拜占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93483
- 條形碼:9787544793483 ; 978-7-5447-934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拜占庭 內容簡介
本書以西羅馬帝國于5世紀滅亡之后,作為歐洲的經濟、文化和軍事強國之一的拜占庭帝國綿延繁榮了一千年,并在城市、建筑、文學、藝術和社會經濟等諸多方面形成了獨特的拜占庭文明,從而在現代意象中占據了特殊的地位。在君士坦丁皇帝及其繼任者長達數世紀的統治之下,作為帝國首都的君士坦丁堡逐步發展成為羅馬政治文化、希臘智識傳統和基督教信仰的獨特融合體。
拜占庭 目錄
**章 何為拜占庭?
第二章 “統治之城”君士坦丁堡
第三章 從古代到中世紀
第四章 拜占庭與伊斯蘭
第五章 生存策略
第六章 文本、形象、空間與精神
第七章 帝國的終結
譯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拜占庭 節選
一些地區的領導人(比如,薩伏伊地區的勃艮第人)假裝順從,承認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帝國宗主權。但另一些政權,比如汪達爾人,則公然藐視帝國,堅決反對東羅馬帝國皇帝具有普遍權威,他們還在自己的領地采取一種類似于帝國官方的統治方式。比如,在西班牙和高盧南部,哥特王國(在羅馬朝臣的協助下)開始修訂和更新羅馬法關于財產和其他敏感問題的內容,從而侵犯了一直被視為帝國特權的某些權力。 雪上加霜的是,哥特人和汪達爾人還拒絕接受帝國官方認可的關于基督教信仰的相關界定。在君士坦丁時代,基督教團體一直被神學爭論所困擾。因此,325年,君士坦丁在尼西亞城召開教會的**次全體會議(又稱“大公會議”),既是為了解決與教會治理有關的問題,也是為了化解主要的神學爭議,即在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的范圍內,圣父和圣子是否一直都是平等共存。381年,狄奧多西一世又召開了一次會議,試圖澄清同一問題。 這些會議譴責了4世紀來自亞歷山大里亞的一位名叫阿里烏的教士,因為他主張圣父至高無上。那些蠻族則反過來支持阿里烏,因為他們初次聆聽福音時,阿里烏的神學正好占據優勢。這樣一來,教義立場導致這些蠻族進一步遠離君士坦丁堡。 因此,羅馬帝國統治在西部的消亡和多個后羅馬帝國繼承王國的出現,直接挑戰了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皇帝的權威;而他聲稱自己是奧古斯都的唯一繼承人,對歷史上羅馬帝國的全部領土擁有合法管轄權。6世紀初,在君士坦丁堡的帝國政府中,依然有人堅持這一點。理論上,皇帝可以主張普遍權威;但事實上,他對原羅馬帝國的部分領土已經失去了控制,這樣的反差激發了關于帝國統治性質的大量政治投機和爭論。 與此同時,一些外部威脅開始浮現,加劇了6世紀初君士坦丁堡的政治緊張局勢。原本在5世紀的時候,東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建立了和平關系。兩大帝國的統治者都感受到匈奴人的威脅,因此他們選擇合作,共同對付夾在兩國中間的蠻族。或許正是與波斯的和平協議,使東羅馬帝國得以克服5世紀的危機。 然而,兩大帝國在6世紀初再次爆發戰爭。502年,波斯人對羅馬帝國控制的敘利亞地區發起進攻,君士坦丁堡方面認為這是對帝國的無端挑釁。雖然經過勸說,波斯人*終接受撤軍以換取貢品,但戰爭的高昂代價使得帝國東部各行省的許多居民以及在那里擁有土地的利益各方,包括君士坦丁堡元老院的重要成員,都深感憂慮。以元老院為紐帶,敘利亞邊境地區薄弱的軍事防御能力對首都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與波斯之間重啟戰爭,也給帝國帶來了其他更深遠的影響。因為這意味著皇帝別無選擇,只能提升帝國的軍事能力和基礎防御設施。這些改造都需要資金,而資金意味著征稅(例如,據估計,某地的羅馬軍隊接收了羅馬國家所征集稅收總額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然而,自4世紀中葉以來,羅馬帝國的歷任皇帝發現征稅的難度越來越大。**章已經提到,4世紀時在整個羅馬帝國的控制范圍內出現了一個新的皇室貴族階層,這些貴族掌握著國家的高級職位,并且大量占有土地,將自己的勢力拓展到地方社會。盡管從財政角度看,他們的莊園具有較高的生產率,有助于推動經濟增長,但隨后的歷史證明,對于帝國統治來說,這是非常糟糕的發展趨勢。 在羅馬帝國晚期,征稅對象主要是土地和耕種土地的農民,新貴族的崛起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土地正變成私人財產,土地所有者憑借自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關系,完全有能力逃避其財產應納的稅(以及他們通常所承擔征集的稅)。 從4世紀末開始,土地所有者的逃稅行為開始引起歷任皇帝的高度關注。他們擔心這些官員是否會藐視帝國法律的其他方面,并且是否有能力發起反抗,比如,收買帝國軍隊,把軍隊變成自己的私人武裝,用于保護財產安全。或者,在自己的莊園內非法建造監獄,用于恐嚇和欺騙他們的勞動力。6世紀初,與波斯帝國戰火重啟,迫使帝國政府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要求各行省嚴格遵從皇帝的令狀和他頒布的各項法律。 ……
拜占庭 作者簡介
彼得·薩里斯,早年在牛津大學圣奧爾本斯學校和貝利奧爾學院接受教育,主攻拜占庭和中世紀史,于1993年獲牛津大學全靈學院獎學金;2000年起任教于劍橋大學,現為羅馬晚期、中世紀和拜占庭史教授,兼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研究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