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網絡國家(作為制度遺業的電信)/傳播與中國譯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30214
- 條形碼:9787565730214 ; 978-7-5657-3021-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國家(作為制度遺業的電信)/傳播與中國譯叢 本書特色
本書描述了**批電子通信網絡是如何誕生的,揭開電報和電話誕生時期所發生的一些“重大變化”的神秘面紗。從“網絡國家”這一詞組便可看出電信的發展演變過程離不開政府機構和公民理想的影響,電子通信由只為少數人服務變成面向全體人民的大眾服務并非技術和經濟使然,而是政治和文化的產物。作者將電信的歷史置于更廣泛的政治、商業和話語背景中,向我們展示了政治經濟在新技術的發展及其實施中的關鍵作用。 這部基于檔案研究的歷史著作不僅可以為讀者講述一個發生在并不遙遠的過去的兩個*大*強的通信網絡如何被創建起來的非凡故事,而且能夠為讀者提供一個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全球通信網絡的全新視角,給當今的媒介制度史研究帶來新靈感和新動能。
網絡國家(作為制度遺業的電信)/傳播與中國譯叢 內容簡介
電報和電話是**批成為現代性標志的電子通信網絡。然而,在美國,*初二者的設計都不是為了實現普遍的可接近性。在這本關于電報和電話演變的開創性歷史著作中,理查德·R·約翰闡明了這些電子通信網絡的可接近性不僅取決于技術律令和經濟誘因,同時還受到文化規范,以及聯邦、州和市政一級的政治決策的影響。
網絡國家(作為制度遺業的電信)/傳播與中國譯叢 目錄
網絡國家(作為制度遺業的電信)/傳播與中國譯叢 作者簡介
金庚星,博士,上海理工大學網絡與新媒體系講師,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電信技術在現代中國的興起、變遷及經濟社會結果。 孫藜,博士,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近來致力于近代中國城市媒介史研究。著有《晚清電報及其傳播觀念(-)》等。 張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 陳鑫盛,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