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宋代閩地唐詩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03472
- 條形碼:9787573203472 ; 978-7-5732-034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宋代閩地唐詩學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學研究者、愛好者明人徐熥認為由于宋代福建理學的興盛,文人多談性命之學,詩學也僅僅“稍溺比興之旨”而已。其實不然,宋代的福建是雕版印書的中心之一,尤其坊刻極為盛行,所刻之書流傳之廣遍及全域,刊刻了大量唐詩別集與總集,出現了不少優秀的文學人物,像楊億、柳永、蔡襄、張元干、劉克莊、嚴羽這樣的詩人、作家、文學評論家等,他們積極推崇唐代詩人以至踴躍推廣唐詩,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唐詩觀。因此,宋代福建地區的唐詩學頗值得關注。宋代是唐詩學的形成期,以往的宋代唐詩學研究,從地域視角的考察多限于四川、江西等地,張艷輝老師的《宋代閩地唐詩學研究》不僅從歷史地理學切入,對福建地域唐詩文獻與唐詩學加以關照,從圖書刊刻、商業出版、科舉影響、文學風氣、理學興盛、書院教育等幾方面綜合探討宋代福建地域唐詩學的形成、發展與地位影響。
宋代閩地唐詩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宋代閩地詩人在詩歌創作方面對唐詩的接受及宋代閩地詩話、筆記中的唐詩學觀,兼及宋代閩地的唐詩文獻整理研究和宋代閩地區私家藏書對唐詩文獻的保存。
宋代閩地唐詩學研究 目錄
序(郝潤華)
緒論 1
**節 研究現狀綜述 1
第二節 研究意義及方法 4
第三節 宋代閩地的行政區劃及文化背景概述 7
第四節 文學背景概述:五代閩國的唐詩接受對宋代閩地唐詩學的啟發 9
**章 宋代閩地詩人在詩歌創作上對唐詩的接受 21
**節 從“拘于才力”到“唐摹晉帖”——閩地文人群體的詩歌創作 22
第二節 閩地理學家詩歌創作中的唐音、宋調 31
第二章 宋代閩地所編詩話、筆記中體現的唐詩觀 49
**節 宋代閩地所編詩話、筆記中的杜詩學 50
第二節 李杜優劣、李杜并稱兼及李白接受 60
第三節 宋代閩地詩話、筆記中的陳子昂及中晚唐詩人 68
第四節 《詩人玉屑》及宋代閩地詩話對唐人詩歌創作技巧的探討 78
第六節 蔡正孫《詩林廣記》及其所反映的唐詩觀 88
第七節 《吟窗雜錄》及《楊氏筆苑句圖》《古今名賢警句圖》 93
第三章 宋代閩地的唐詩文獻學研究 99
**節 宋代閩地對唐人別集的刊刻 99
第二節 宋代閩地對唐人別集的整理 105
第三節 宋代閩地的唐詩選本 114
第五節 《海錄碎事》及《方輿勝覽》等類書所體現的唐詩文學審美觀 120
第四章 嚴羽的《滄浪詩話》與評點《李太白詩集》研究 127
**節 嚴羽《滄浪詩話》與明代閩中詩派的形成 127
第二節 宋代閩地唐詩評點本:評點《李太白詩集》——兼論嚴羽的李白詩學批評 134
第五章 宋代閩地書法、碑刻等對唐詩文獻的保存 145
**節 宋代閩地書法作品與唐詩 145
第二節 宋代閩地碑刻等對唐詩文獻的保存 152
第六章 宋代閩地私家藏書對唐詩文獻的保存 159
**節 宋代閩地藏書家考略 160
第二節 宋代福建私家藏書與唐詩文獻 168
結論 175
附錄 179
宋代閩地所刻唐人詩集敘錄 179
宋代閩地所編唐人別集敘錄 194
宋代閩地所編唐詩選本敘錄 204
參考文獻 211
后記 220
??
宋代閩地唐詩學研究 作者簡介
張艷輝,女,河北唐山人,西北大學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訪問學者。現為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龍人古琴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典文學文獻學。已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兩項福建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宋代閩地唐詩學研究”(2016年立項)“福建古琴史研究”(2020年立項)。參與西北大學重點項目“清編《全唐文》校箋”(負責《令狐楚集》校箋、《歐陽詹集》校箋,已完成)。主持完成兩項省教育廳課題“吳融及其詩歌研究”、“唐詩中的女性詩人形象研究”。參與國家社科項目“北宋館閣藏書與文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