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蓮生書簡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39915
- 條形碼:9787100139915 ; 978-7-100-13991-5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蓮生書簡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史研究者學問一事,見微而知著,雖片言鱗爪,卻渾然一體。及今觀之,札記、書信、日記等傳統書寫方式,更是散發出無定向、碎片化的后現代氣息。錢鍾書先生便將自己的讀書筆記題為“碎金”,凸顯其特殊的價值。 文叢取名“碎金”,意在輯零碎而顯真知,并與“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相映襯。叢書所錄,非為諸名家正襟危坐寫就的學術著作,而是其隨性揮灑或點滴積累的小品文章。分為治學隨筆、學林散記、日記書信與口述自傳等系列,多為后人精心整理或坊間經年未見的佳作。希望這些短小而精美、靈性而深邃、言簡而雋永的吉光片羽,能幫助讀者領略名家學者的點滴妙悟、雅趣文字,一窺學術經典背后的豐富人生。 《碎金文叢》第四輯書目: 《蓮生書簡》楊聯陞 著 《墨戲》滕固 著 《林庚》潘酉堂 整理 《西游記漫話》林庚 著 《古詩十九首初探》馬茂元 著 《芳草茵茵――費孝通自選田野筆記》費孝通 著
蓮生書簡 內容簡介
本書是有名漢學家楊聯陞先生的書信輯存選,收錄自1938年起五十年間,其與胡適、錢穆、趙元任、李方桂、饒宗頤、蕭公權、繆鉞等近50位學人的通信。信中多論學問,吉光片羽中靈思畢現;也談生活,掌故新見,妙語迭出。這些書信是楊聯陞于學術著作之外的“閑筆”,多為首次整理,極具價值。更為難得的是,這些書信展現了老輩學人治學的嚴謹態度,和將學問融于生活的自在狀態。通過這些跨越大洋的鴻雁,也勾勒出了當時學界的多姿面相。
蓮生書簡 目錄
與宇都宮君書(一通)
與李光璧書(一通)
致胡適(十通)
與戴文達書(一通)
致全漢昇(一通)
致鮑克(一通)
與曾我部靜雄教授論課役書(二通)
致趙元任(一通)
致蔣彝(一通)
致衛利(一通)
致錢穆(三十通)
致楊忠平(十七通)
致周法高(一通)
致何炳棣(三通)
致房兆楹(一通)
致周策縱(七通)
致陳啟雲(一通)
致屈萬里(二通)
致李濟(一通)
致趙賡飚(十一通)
致李方桂(二通)
致裴·約翰(二通)
致潘重規(一通)
致陳世驤(一通)
致陶希圣(七通)
致陳祚龍(二通)
致李田意(一通)
致池田溫(一通)
致王爾敏(一通)
致劉廣京(三通)
致張琨(一通)
致張琨、劉廣京(一通)
致錢思亮(三通)
致浦薛鳳(六通)
致蕭公權(二通)
致饒宗頤(二通)
致楊仲耆(二通)
致牟復禮(一通)
致神田喜一郎(一通)
致繆鉞(五十通)
致呂叔湘(一通)
致劉紹唐(二通)
致李中清(二通)
致丁邦新(一通)
致洪同(六通)
致周一良(一通)
致陶晉生(一通)
致浦麗琳(一通)
致王仲犖(一通)
致杜維運(二通)
致吳于廑(二通)
致唐長孺(一通)
致宿白(一通)
致傅幼俠(二通)
致吳大猷(一通)
編后記:書寫性情
蓮生書簡 節選
前十幾天,有一個周末,我到西海岸去參加一個關于訓練洋人學中國語文的討論會。會后去看趙元任先生夫婦,我發現趙先生面色甚好,大有返老還童的樣子。他今年八十二,師母八十六。師母比較消瘦,而且臉上黑瘢點增多。師母說,她有些時心跳到自己可以聽見,而且*壞時過十幾跳就停一次(她自己在日本學過醫)。幸而服用一種人參精,叫Digoxin,她一天服兩次,每次125mg,心跳已恢復正常。我扶她上樓,二三十級的高階,也能一氣兒走上,氣不涌出。趙先生每日服250mg(一次),師母不能一次服,那樣她會太興奮。趙先生氣色轉好,顯然是這藥的作用。我的校醫是一位很好的年輕醫生,對此藥也有所知。他發現我旅行回來,多半是過勞及吃多了,又吃的太咸,血壓升至180/110,他叫我一切小心。我已恢復多食蔬果,不多吃及早睡早起的習慣,今天午后又量,已經降下來了,立量176/100。醫生要我再加一種藥,過一星期再量。這個醫生很負責任,你們可以放心! 前次談到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慨當以慷,我解為有了感慨應以康健的態度與心情化解之。以下一轉:(但)憂思仍是難忘,那么用什么解憂呢?只有杜康(傳說中造酒的人,也就是酒了)。這樣語氣比較通順,合乎曹操的性格,也合乎現代人應有的積極的觀點。我查過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他只說:“康愷,一聲之轉,猶慷慨,梗概之為雙聲字(聲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也。”雖不能證明我的講法,但雙聲連詞,不必兩字意義全同,我想我的假說暫時仍可成立。 你的游記,實在寫的很精彩。大舅說“可謂壯游”,我看了也覺得欣慕。這種機會,只有在新中國才能實現,學一句基督徒的話,“你們在新中國的人們有福了!”成都武侯祠后殿額名“靜遠堂”,我想出于“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是諸葛亮的名言。你們對諸葛亮的評價,相當公允,他以法家思想從政,甚有成就,在有些地方雖不徹底,恐怕也是受了時代的局限。又傳說他曾造木牛流馬,有人說是輕便的獨輪車,也許不是這么簡單。劉仙洲先生的書我以前讀過,不記得曾否提到此事。李約瑟的大著《中國科技文化史》,對此事好像也沒有什么貢獻。李約瑟這部書是巨大的工作,可惜的是他自己中文太差,幫他忙的王鈴英文不夠,有時鬧笑話。**冊把沈括《忘懷錄》中游山玩水時需要的泥靴譯為泥船,即是一例。我曾為此冊寫過書評,他當時不大高興,后來知道我是好意,交情又恢復了。另外我評過李約瑟、王鈴與鐘表專家Price合著的一本書,是關于北宋蘇頌創制的一種天文儀器,又可作鐘(計時)。不知何故,他們把四七二十八、三八二十四都忘了,說原文四七、三八恐有誤字。我只可開個小玩笑,說想不到兩位數學史專家,會把這樣簡單的計算給忘了,令人聯想牛頓替大貓——狗?——開大洞、小貓開小洞的故事。學問是無盡無休的,專家也會犯錯誤,我寫書評,可以指出這些錯處來,決無自夸之意。我自己的英文太差,寫不出這樣的書來,一般科學史的知識也不夠。雖然寫過很多書評(以前多寫長篇,近十幾年精力不夠,改寫短篇,只可從大處落墨了),只有一兩次作者來信反駁。……西洋人譯古漢語出的錯處,可以出一本《笑林廣記》。不過我認為評介仍應以心存忠厚、以不得罪人為原則。要是書太壞,可以拒絕學報找我寫書評的要求。要是自己沒把握而做“醉雷公”(胡劈、胡批),反而替在國外的中國學人丟臉,那是我盡量避免的。我給學生的治學要領是“認真,虛心,合眾,求通”——可惜是自己也不能完全做到。現在年紀大了,對后輩更避免苛求,以免倚老賣老之譏。
蓮生書簡 作者簡介
楊聯陞(1914-1990),著名文史學家。三十年代得清華名師真傳,四十年代負笈哈佛,五十年代成為西方漢學界學人,哈佛燕京講座教授。楊先生治學從經濟史入手,兼治文史語言,曾任趙元任助手,與胡適通信論學二十年,***稱其為“中國文化的海外媒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