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動車組人因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25818
- 條形碼:9787118125818 ; 978-7-118-1258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動車組人因設計 內容簡介
人因設計就是將人因學要素、人因工程原則與方法融于系統產品設計的過程。高速鐵路由于其速度快、客運量大、耐候性好、能耗污染低,已經成為了未來鐵路、客運發展的必然趨勢。動車組列車作為高速鐵路重要的客運載體,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航空、公路運輸市場的競爭,對車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書主要結合我國動車組列車的工程實踐,從駕駛界面和乘客界面兩個維度對動車組行車顯控界面適配性、客室設施及空間的無障礙性、旅客乘降及應急疏散影響因素以及光、熱環境與行車安全等若干關鍵人因設計問題進行了探討,重點闡述了人因工程學理論在工程實踐中應用的技術和方法,為重大裝備研發和設計中如何有效應用人因工程學理論和方法提供了一種有益的嘗試。
動車組人因設計 目錄
參考文獻
第2章 動車組駕駛顯控界面人因設計
2.1 駕駛顯控器件的篩選、選型與分級
2.1.1 基于任務需求的操縱臺顯控器件篩選
2.1.2 基于聚類分析的控制器件分類與分級
2.1.3 基于任務需求的控制器件的選型
2.2 駕駛界面人機幾何參數的確定
2.2.1 人體百分位數及其運用原則
2.2.2 駕駛作業姿勢與眼點位置的確定
2.3 顯示、控制器件人因布局方案優化
2.3.1 駕駛顯控界面布局的工效學原則
2.3.2 視區劃分與顯示器布局
2.3.3 上肢可及區域劃分與控制器布局
2.3.4 顯控界面人因布局的優化算法
2.4 動車組駕駛顯控界面幾何適配性評價
2.4.1 駕駛界面幾何適配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2.4.2 駕駛界面幾何適配性評價
2.4.3 動車組駕駛界面布局與適配性評價案例
2.5 列車駕駛的可見度分析
2.5.1 信號燈及前窗視野的可見度分析
2.5.2 刮雨器視野與后視鏡可見度分析
2.6 動車組司控器手柄工效學設計
2.6.1 手柄工效學分析及評價指標的確定
2.6.2 手柄工效學實驗研究
2.6.3 實驗分析與討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基于乘客特征的動車組客室空間布局與設計
3.1 客室空間、布局與乘客應急撤離分析
3.1.1 列車應急撤離要求
3.1.2 列車應急撤離時間模型
3.1.3 行人微觀仿真方法在列車應急撤離中的可信性研究
3.1.4 列車應急撤離影響因素的參數設置
3.1.5 空間參數對應急撤離時間的影響
3.2 客室空間、布局與乘降效率分析
3.2.1 城際列車乘降模型分析
3.2.2 城際列車客室布局乘降效率因素分析
3.2.3 單一客室布局因素對乘降效率的影響
3.2.4 多客宣布局因素對乘客乘降效率的影響
3.3 動車組無障礙工效學設計
3.3.1 動車組無障礙設計需求
3.3.2 動車組空間環境無障礙設計
3.3.3 動車組乘客設施無障礙設計
3.3.4 動車組信息交流無障礙設計
參考文獻
第4章 動車組座椅工效學分析與評價
4.1 動車組座椅的工效學要求
4.1.1 駕駛座椅工效學要求
4.1.2 乘客座椅工效學要求
4.2 動車組座椅的安全性分析與測試
4.2.1 乘客座椅安全性分析方法
4.2.2 乘客座椅安全性分析過程要求
4.2.3 動車組座椅的安全性測試方法
4.2.4 乘客座椅的安全性仿真分析
4.3 動車組座椅舒適性分析與評價
4.3.1 舒適與不舒適性定義
4.3.2 座椅的靜態舒適性分析與評價
4.3.3 座椅的動態舒適性分析與評價
參考文獻
……
第5章 動車組視覺光環境設計
第6章 動車組熱環境舒適性設計
附錄 相關標準
動車組人因設計 作者簡介
方衛寧,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 青年骨 ,詹天佑鐵道科技獎青年獎獲得者,系全國人類工效學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軌道交通系統中的人因安全理論及方法、軌道交通信息交互設計、人機交互仿真與仿真行為研究。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