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掌故(第九集)精/嚴曉星主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8540
- 條形碼:9787101158540 ; 978-7-101-1585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掌故(第九集)精/嚴曉星主編 本書特色
一、《掌故》是由百年中華書局誠意推出的系列出版物,聘請鍾叔河、董橋、陳子善、趙珩、白謙慎、徐俊六位先生為顧問,內容新穎,裝幀別致,在可讀性、資料價值與架上收藏等方面都是上乘之選。 二、《掌故》每期約請知名學者、作家、收藏家撰稿,聚焦近代以來、百余年內的文壇、學林、政界、藝苑的人物與故實,或發微索隱,考訂真相,或滄桑憶往,追憶流年,探歷史之幽奇,照人物之襟懷,為大眾閱讀別開新境。
掌故(第九集)精/嚴曉星主編 內容簡介
本書是《掌故》系列書的第九集,延續前幾集的內容風格,立足相關史料,聚焦近世以來、百余年內的文壇、學林、藝苑、政界的人物與故實,發微索隱,探尋真相,以豐富我們對相關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了解。本集收錄《錢鍾書旁記》(錢鍾漢)、《周建人和周作人的“永訣”》(宋希於)、《一個陌生女讀者的來信——胡適與龔羨章、文公直“夫婦”交往鉤沉》(夏寅)、《文求堂北京辦事處與少店主田中乾郎》(吳真)、《德齡公主的父親裕庚及其家人考》(艾俊川)、《章太炎戲詠王賡“獻圖”事件——舊詩解讀的古畑任三郎式方法》(胡文輝)、《從馀杭知縣嚴耆孫到“龍游琴僧”釋開霽——先曾祖英仲公軼史紀聞》(下)(嚴佐之)、《有關巢章甫先生二三事》(趙珩)等十七篇文字。
掌故(第九集)精/嚴曉星主編 目錄
1.錢鍾書旁記 / 錢鍾漢編寫 錢汝虎整理
我們一眾堂兄弟輩對鍾書都要退讓三分,遇事不敢有所計較。所以鍾書兒時在家中已養成“有我無他”、“唯我獨尊”的習氣,這對于他日后好勝奮進、“目無馀子”性格的形成不無影響。
34.周建人和周作人的“永訣” / 宋希於
記述頗生動,也可見兩兄弟確實見了面,但并未使周作人感到愉快,所以后來有意隱去不提。從“永訣”這件事,倒可稍窺周作人、周建人兩兄弟為人處事的風格。
44.一個陌生女讀者的來信——胡適與龔羨章、文公直“夫婦”交往鉤沉 / 夏寅
一位懷著興趣和熱誠的女士,寫信向標點版白話小說的首倡者提出自己的意見,得到了鼓勵的回復,兩人書信往來了數月。而就在胡適愉快地期待著和她會面的時候,年輕的讀者卻已溘然而逝。
83.文求堂北京辦事處與少店主田中乾郎 / 吳真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發《禁止珍貴文物圖書出口暫行辦法》,禁止古籍出口,日本古舊書業失去了重要貨源。然而對于1931年之后早已轉戰出版業的文求堂來說,致命打擊卻是拳頭產品中國語言書籍失去讀者市場。
105.德齡公主的父親裕庚及其家人考 / 艾俊川
一位帶有美國血統的太太,兩個進宮陪侍太后的女兒,娶了法國兒媳的兒子,略顯西化的生活,讓清末社會充滿好奇。正史記載缺少,正好讓野史有了用武之地,因此各種筆記小說多喜歡講述他家的秘聞,再加上德齡寫作中有意虛構身世,給裕庚家庭在神秘之外又增添了疑惑。
134.錯鑄千鈞等一毛:洪憲金印紀事 / 葉康寧
洪憲龍袍成為戲臺上的道具,廢物利用,繼續發揮馀熱,際遇似乎還好過轉瞬就粉身碎骨的璽印。
140.章太炎戲詠王賡“獻圖”事件——舊詩解讀的古畑任三郎式方法 / 胡文輝
“上河圖自屬王家”的今典,恐怕是一語雙關的,包含了有關王賡的兩重意思,也就是兩重今典:一重是明的,指他被日軍奪去了軍事地圖;一重是暗的,指他被詩人奪去了妻子。
149.從馀杭知縣嚴耆孫到“龍游琴僧”釋開霽——先曾祖英仲公軼史紀聞(下) / 嚴佐之
真相難為外人言,答案自已心底存:一切皆緣“楊案”前因,種得今日果報!嚴氏家族“掌故”傳聞百年的源頭,其實不出于別處,就來自那場變故的親歷者、當事人的內心獨白。
169.早年浦熙修 / 高林
237.有關巢章甫先生二三事 / 趙珩
我家存有一幅40年代末的照片,是為我外婆的舅母汪太夫人慶壽,在家中院子里的合影。*后一排站著的即是我的外公王澤民先生與巢章甫。他身著長衫,戴著眼鏡,十分瀟灑。
249.蔣兆和《流民圖》的一段往事 / 胡桂林
彪炳現代美術史冊的巨制《流民圖》,查歷史算舊賬,難免就有些尷尬。
259.汪希文之死 / 黃大德
汪希文自殺,成了人們茶馀飯后的談資。各個派系的報道對此有各種揣測,不一而足。我哥哥說,其實他只是要忠于自己的術數,以自殺來證明他術數之準,以告天下而已。然而,在命理之學中,自殺也能算準么?
265.我認識的戴千里和時佩璞 / 俞汝捷
上網搜索時,沒有查到戴千里的信息,卻意外獲聞了時佩璞的故事。當初乍聞此事,腦中首先冒出的是一西一中兩個書名:《天方夜譚》!《拍案驚奇》!
274.金受申的生平與著述 / 牛風雷
1953年經老舍介紹,金受申調入北京市文聯工作,先是在文聯下屬的《說說唱唱》雜志社,后來是《北京文藝》雜志社做編輯,直至病逝。在北京文聯工作那些年他還是有些壓抑的,因為他寫作的、研究的那些東西,是被視為沒落陳舊毫無新意的東西,與當時的新氣象格格不入。
305.周肇祥與北京琉璃廠(下) / 史睿
周肇祥總結其事云:“考古如斷獄,勿急勿偏,勿存成見,庶乎得之!钡侵苁献约菏詹匚奈镆裁獠涣朔竿惖腻e誤。
320.“千秋冷落龍州月”——鄭孝胥與孟森(下) / 譚苦盦
孟森入鄭孝胥軍幕雖然僅有數月,但服膺并崇敬鄭孝胥均出于至誠,這種情愫貫穿于交游之始終,其中或許還摻雜著客卿對幕主的依從意識,既未大義凜然地干預或批評,更未與之割席分坐。
334.踞灶觚(二) / 王培軍
仲甫與其父書,亦呼之曰兄。仲甫父以道員候補于浙江,不修邊幅,仲甫亦習其風耳。錢玄同則呼子為“世兄”,以反對禮教,亦一大怪也。
345.編后語
掌故(第九集)精/嚴曉星主編 作者簡介
主編、主要作者介紹 嚴曉星,1975年生,江蘇南通人。著有《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樓——查阜西與張充和》、《近世古琴逸話》、《金庸識小錄》、《七弦古意:古琴歷史與文獻叢考》等,編有《高羅佩事輯》、《民國古琴隨筆集》等。 錢鍾漢(1912-1982),江蘇無錫人。1935年畢業于上海光華大學國文系。抗戰后期參加榮氏企業集團,并隨榮爾仁赴重慶。1952年以民主人士身份擔任無錫市副市長(1957年被免職)。終身酷愛歷史和文學,曾發表過許多掌故文章。晚年撰寫多部以抗戰為背景的歷史小說,其中反映無錫早期工商業發展的《商埠春秋》已出版。 黃大德,祖籍廣東東莞,長居廣州。從事過多種職業,現為美術史學者。著有《魂系黃花——潘達微評傳》、《黃大德集》,編有《鄧爾雅篆刻集》、《黃般若美術文集》等。 趙 珩,1948年生,北京人。原北京燕山出版社編審、總編輯。著有《老饕漫筆》、《老饕續筆》、《舊時風物》、《逝者如斯》、《故人故事》、《二條十年》等。 牛風雷,華北電力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撰有《美國淘書雜憶》等。 艾俊川,1964年生,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F為《金融時報》編輯,北京印刷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古籍鑒定專業委員會委員。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著有《文中象外》、《且居且讀》、《中國印刷史新論》、《E考據故事集:從清初到民國》(將出)等。 高 林,本名徐時霖。曾主編《羅孚文集》,另編有《羅孚友朋札輯》,整理《徐鑄成日記》、《徐鑄成自述:運動檔案匯編》等。 吳 真,廣東潮州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為神性加注:唐宋葉法善崇拜的造成史》、《勘破狐貍窗: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人事和書事》等。 葉康寧,1977年生于河南商城,藝術史博士,南京藝術學院教授。著有《風雅之好:明代嘉萬年間的書畫消費》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