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小言詹詹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3042
- 條形碼:9787100213042 ; 978-7-100-21304-2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言詹詹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史愛好者、研究者《小言詹詹/涵芬學人隨筆》為方便閱讀,分為三輯! ∫活悶殛P于文化、文學的短論。參加會議,總不能作曹營徐庶,一言不發。發言者踴躍,舉辦者無奈,有了時間限制,十到二十分鐘,漸成規矩,于是有了短論。我參加此類會議,都要認真準備,有的草成文稿,當堂朗讀;有的宿構心中,即席發言。比較起來,效果以后者為佳。但留下來因而有機會進入此集的,則多是成文字者! 〉诙愱P于文學史的短文,多是讀書筆記。無論讀書,還是做專題研究,我夙好做筆記。有感而發,不求完整,不求四平八穩。這些筆記多數用于講課,不曾刊布;有的擇其要者用于專著,此次亦選擇數篇,以見其原貌。因原型是筆記,講文學史現象中,或可見我的觀念和方法。 介紹前輩師尊的人格學問、同輩師友的治學成果,為學生新書作序,是為第三輯。此類小文,如能折射出三代學者的某些風貌,文沾了人的光,或可緩作覆甕之紙了。
小言詹詹 內容簡介
《小言詹詹》為“涵芬學人隨筆”系列叢書之一種,分為三輯,共收錄了有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詹福瑞教授的學術隨筆七十余篇,所涉內容廣泛。**輯“一曲之見”收錄的是作者關于文化、文學的短論,如關于傳統文化熱、古代文學研究的現狀、中國文學史的撰寫等。第二輯“得一察焉”,收錄的是作者有關中國古典文學的讀書短札,“不求完整,不求四平八穩”,皆有感而發。第三輯“啟余者文”,收錄的文章或是追懷前輩師尊的人格學問,或是介紹同輩師友的治學成果,或是為學生新書所作序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三代學者的某些風貌。所收大多言簡意賅,要言不煩,反映出作者對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點滴思考。
小言詹詹 目錄
面對傳統文化熱
關鍵在于發現價值關聯
清理與創新
國學即經典之學
中華文學的開放性
回歸文學研究
確立正式創新研究
古代文學研究的困惑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現狀與前瞻
古代文學研究的學術個性
中國文學史的興起
兩部海外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自覺諸說
唐詩之路的學理內涵
第二輯 得一察焉
先秦文學的歷史高度
解讀《詩經》的民間立場
屈原虛實之爭
史家褒貶二司馬
經學的神圣化與學術文化的凋敝
外儒內道的經師馬融
失去“道規”的朝綱
儒學理政的危機
孔門反孔
從碩學鴻儒到士人清流
魏晉風度說
生命意識覺醒的士人
追求適性的士人
魏晉士人的縱酒
髑髏之樂
阮籍的反游仙詩
向死而生的挽歌辭
怎樣讀《文心雕龍》
文章學的“神思”論
“風骨”的理論內涵
文變則通,通則久
文采自然說
文章之“勢”
聲律的自覺
唐詩選本的價值
李白筆下的奴才
……
第三輯 啟予者文
小言詹詹 節選
《小言詹詹/涵芬學人隨筆》:新中國成立后七十年的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是在兩個傳統、三大文化背景下進行的。其一是先秦到清代數千年形成的義理、考據、辭章傳統;其二是20世紀前半個世紀引進歐洲科學研究觀念后所形成的現代的文學研究路徑。20世紀50年代以后,馬克思主義被確立為文學研究的指導思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成為古代文學研究的方法論。七十年的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實際上是在這三者交融的背景下開展的;仡櫰呤甑奈簳x南北朝文學研究,其成就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建構了系統而又完善的知識體系。一個學科是否建立起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是這一學科是否成熟的標志。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經過一個世紀,尤其是1949年以后七十年的歷程,已經形成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這一體系由文獻、文學史與專題研究組成。它既繼承了古代義理、考據、辭章的傳統,同時接受并發展了現代文學研究的學科觀念與學術內涵。首先,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文獻得到了基本整理,總集、別集經過搜集整理,此一時期的詩文文本基本已經完備。總集有逯欽立搜集整理的《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文選》《玉臺新詠》的?闭沓晒绕湄S碩。別集方面,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阮籍、嵇康、王弼、陸機、陸云、陶淵明、鮑照、謝靈運、謝朓、沈約、三蕭(蕭統、蕭綱、蕭繹)、庾信等重要作家別集都經過了整理,由此構成了知識體系中的文獻基礎。其次,經過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寫《中國文學史》,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袁世碩主編《中國文學史》,章培恒、駱玉明編撰《中國文學史》,徐公持著《魏晉文學史》,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學史》以及相關的專題研究,清晰地勾勒出此一時期文學的發展脈絡和基本面貌。再次,在專題研究方面,建安風骨、魏晉玄學與文學、土族文學研究、詩體與文體研究、樂府詩、山水詩、田園詩、宮體詩、《文心雕龍》與《詩品》研究也都取得很大成就,其基本結論由于具有可信性和權威性,也已經成為此一時期文學研究知識體系內容。這三個方面中,文獻是知識體系中的基礎,文學史是脈絡,專題研究則是其基本內容。作為知識體系,以上三個方面的內容成為后人學習與研究魏晉南北朝文學不可越過的知識譜系。二、形成了科學、規范的現代研究范式。這一時期文學研究的范式,分為文獻整理和文學史、專題研究兩種類型。文獻整理,詩文的搜集與文本的整理,基本延循了傳統目錄、版本、訓詁之學的路子,證明傳統的治學方法在文獻整理方面仍然有效,并且依然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同時因為現代信息技術在文獻收集整理方面的介入,也使文獻收集整理面臨方法與手段的革新。文學史與專題研究,百年來形成了史論結合的成熟范式,這一范式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七十年間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史的考述,其目的在于還原此一時期文學發展的本來面貌,其方法也是歷史的研究方法,以考證史實為主,如曹道衡關于北朝文學史實的考證。論的部分則在于文本分析,通過文本分析揭示文學的精神價值和審美價值,通過文學現象分析概括進而總結文學發展的規律。近十年來,此一時期的文學研究出現了新的研究路徑——傳播史的研究,如李劍鋒的陶淵明接受史研究,劉躍進的編年史研究,胡大雷的總集編撰研究以及年輕學者寫本時代的傳抄研究等,但是從其研究范式看,仍在史的研究范疇之內。三、取得了一大批代表本時期學術水平的成果。前輩學者沈玉成、曹道衡的魏晉南北朝詩文研究,袁行霈的陶淵明研究,羅宗強的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研究,當代一線學者葛曉音、王鐘陵的魏晉南北朝詩歌史研究,傅剛、劉躍進的《文選》《玉臺新詠》研究,錢志熙的魏晉詩文研究,程章燦的魏晉南北朝賦研究,都是七十年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的代表作。魏晉南北朝文學將來的研究,可能會走兩條道路。其一,沿著傳統的研究范式,可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在文獻整理方面,與唐代文學研究相比,此一時期的文獻整理還有一些重要工作亟待完成,如詩文的全面整理,出土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專題研究方面,生命主題的研究雖然有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徐國榮《中古文士生命觀及其文學表達》(1998年南京大學博士論文),但仍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文學史的研究模式已經有正史、斷代史、文體史、編年史、思想史、批評史,是否可寫一部詩歌藝術史,此一設想,我早在十年前就有,可惜一直未能實施。其二,是否還可以開創出新的研究范式?新的范式的出現,需要有新的文學史觀、新的文學方法的出現,我們對此充滿期待。……
小言詹詹 作者簡介
詹福瑞,著名學者,古典文學研究專家,1999年起任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2005年起任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文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規劃與評審委員、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中國文心雕龍研究研究會會長、中國李白研究會副會長。出版有《南朝詩歌思潮》《中古文學理論范疇》《不求甚解——民國古代文學研究十八篇》等專著,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