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印象·中國歷史 明朝卷 政治脈動中的紳士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7333569
- 條形碼:9787107333569 ; 978-7-107-3335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印象·中國歷史 明朝卷 政治脈動中的紳士社會 本書特色
概述 《印象·中國歷史》系列叢書共八卷,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各一卷,每冊30萬字左右。 整套叢書力圖展現(xiàn)中國歷史不同時期的主要特色,每冊設有若干主題,以作者獨特的視角,從具體的人物或事件入手,用明白曉暢的語言,挖掘該時代獨有的特色與風味。擺脫瑣碎浩瀚的材料和繁復的考證,同時所有論證和觀點,又建立在扎實的史料基礎及嚴密的邏輯論證之上,力求達到學術著作和通俗著作的統(tǒng)一。寫作時適當附圖,圖文并茂,給讀者以直觀切實的印象。 學術價值 本套叢書的擔綱作者全部是在學術界有一定影響的歷史學專家。叢書所有內容建立在扎實的史料基礎及嚴密的邏輯論證之上,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但并不追求學術著作的嚴肅體例,打破傳統(tǒng)的編年史或專題史寫作傳統(tǒng),不求全而求新求銳,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充分發(fā)揮作者對某段歷史的獨到見解。全套叢書的宗旨是好看易懂、引起共鳴、激發(fā)思考。 特色賣點: **,作者隊伍水平較高。叢書作者均為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歷史學者,是相關學術領域的大家,既具備深厚的史學功底,同時文筆較好,非常符合整套叢書的風格特點。 第二,體例新穎。叢書內容不宥于過于瑣細的歷史細節(jié),不同于一般的編年史或專題史,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從時代的某個側面切入,挖掘該時代的主要特色,凸顯中華文明在不同時段的不同風貌。 第三,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叢書所有論點、論據(jù)和論證,均基于扎實的史料基礎及嚴密的邏輯論證。 第四,內容別致,可讀性高。叢書包含著作者對某段歷史的獨到理解和個人創(chuàng)見,堅決避免寫成教科書,避免重復別人觀點。同時用曉暢的語言講述真實的歷史,沒有學術著作的艱澀難懂。既是學術著作,但又不引經(jīng)據(jù)典,不作繁瑣考證;既是通俗著作,但又言之有據(jù),事出有因。在學術研究與大眾閱讀之間,搭建一座橋梁。 第五,圖文并茂。本書將附有插圖,圖文互現(xiàn),提升圖書的閱讀感受和收藏價值。
印象·中國歷史 明朝卷 政治脈動中的紳士社會 內容簡介
明朝歷史有二百七十多年,歷經(jīng)十七朝,當政的皇帝有十六位,代表了明王朝的各個時段及其不同的特征。從洪武開國到崇禎年間,明朝在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規(guī)范,雖歷經(jīng)調整與變化,但都非常成熟。官紳集團與士紳社會的建構,成了王朝生活史的重要表征。政治脈動中的紳士社會,是于朝堂之外,*能呈現(xiàn)明代歷史特質的一個關鍵方面,特別是整個中國的經(jīng)濟命脈與文教中心之地江南,尤具代表性。 本書既有宏觀歷史進程的梳理,更有大明祖制、秩序控制、政治統(tǒng)治、社會變革、士紳生活、地域社會與末世鼎革的細致論說,多側面地表達出明代中國發(fā)生的諸多變化、王朝統(tǒng)治與地方社會控制之復雜性,以及明代在整個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與意義。
印象·中國歷史 明朝卷 政治脈動中的紳士社會 目錄
印象·中國歷史 明朝卷 政治脈動中的紳士社會 作者簡介
馮賢亮,浙江嘉善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明清史、江南地區(qū)史、中國社會史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出版著作主要有《明清江南地區(qū)的環(huán)境變動與社會控制》《太湖平原的環(huán)境刻畫與城鄉(xiāng)變遷(1368—1912)》《近世浙西的環(huán)境、水利與社會》《明清江南的州縣行政與地方社會研究》等,發(fā)表學術論文80余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jīng)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