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光啟文庫:依稀前塵事(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9892
- 條形碼:9787100209892 ; 978-7-100-20989-2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光啟文庫:依稀前塵事(精裝)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學研究者、愛好者陳思和教授解讀作為一場先鋒運動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從王國維、魯迅、周作人、巴金等作家出發,提出新文學發展歷程中現代知識分子始終堅持文學傳統并找到新的工作“崗位”的變化,從而探討新文學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潛移默化的雙向影響。
光啟文庫:依稀前塵事(精裝) 內容簡介
《依稀前塵事/光啟文庫》立足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相關事件與史料,把五四新文化運動界定為一場與國際同步的先鋒運動;主張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看作是一場中國文化傳統進行自我涅槃的文藝復興,認為其在中國由古代君主專制向現代民主體制轉型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依稀前塵事/光啟文庫》由19篇文章組成,聚焦新文學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作家作品,解讀整個新文學是如何影響中國現代化進程的。
光啟文庫:依稀前塵事(精裝) 目錄
士的精神·先鋒文化·百年“五四”(代序)
王國維魯迅比較論
新文學初期的兩種思潮
新文學的**部先鋒之作
作為“整本書”的《朝花夕拾》
論魯迅的罵人(外三篇)
再論魯迅的罵人
三論魯迅的罵人
趙先生一百歲——四論魯迅的罵人
現代知識分子崗位意識的確立
關于周作人的傳記
現實戰斗精神的絕望與抗爭
巴金晚年著述中的信仰初探
讀《胡風家書》
留給下一世紀的見證——讀賈植芳《獄里獄外》
知識分子的民間崗位——讀陸鍵東《陳寅恪的*后二十年》
讀程偉禮《信念的旅程》
商務印書館雙甲子紀念特藏版
《茶花女遺事·天演論》序
遙想蔡元培
新文學運動中的一件公案
關于“荊生將軍”
關于正志中學
編后記
光啟文庫:依稀前塵事(精裝) 節選
《依稀前塵事/光啟文庫》: 到了20世紀,通過科舉、通過朝廷的選拔進入廟堂的傳統仕途被中斷,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學校。科舉制度與我們今天的高考制度有一個本質的不同,科舉制度是為朝廷培養人才的,它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官員。到了現代社會,這樣一個人才選拔機制就中斷了。它轉化為現代教育制度。現代學校的功能是為社會培養人才,它與社會各行各業的人才需要是吻合的,F代教育機制是根據社會需要來設置教育方向和教育結構的,這才有了現代學科和專業等概念。這樣一種現代教育機制,導致人才為社會服務。這就是我經常強調的“知識分子的民間崗位”。我們今天讀書求知是為了在社會上求得一個工作崗位。在這個前提下,比如學生畢業以后進入國家政府部門當公務員,也是作為一個崗位,而不是“官”的概念。這是根本的轉變:過去科舉制度培養人才是為朝廷服務,現代教育培養人才是為社會發展需要服務。社會是由無數的工作崗位所構成,是根據各種專門技術分出范圍,如醫生的崗位,教師的崗位,傳媒的崗位,技術人員的崗位,做生意的也有商業的崗位,等等,學校需要根據不同的專業設置與社會人才需求發生直接的供求關系。 那么,當職業精神非常清晰的情況下,知識分子的精神力量體現在哪里?古代讀書人有一個基本的發展思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一路上去的理想。那意思是說,讀書人首先把自己管好,修身養性;再把自己的家治理好,一般是指大家族;再上去就是參與國家治理(古代的國家概念與今天也不一樣,很多都是區域自治);國家治理好了以后,我們就能平天下。這個“天下”的概念更大,與代表“國”的朝廷還不一樣,有點像我們今天說的“當今世界”的概念。所以當時知識分子的理想和他的活動空間是非常清楚的。比如曾國藩,他*初就是修身養性,他在日記里老是自我反;然后進一步是治家,練湘軍,都是當地的家鄉子弟兵;后來國家有難,太平天國運動勢如破竹,他就帶領他的子弟兵為國家打仗,那就是民間起兵治國。到晚年,曾國藩掌握了清政府的重要權力,但他卻更加關注漢文化建設,中興儒學,明代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沒有譯完,他就組織人重新引進和介紹西方的《幾何原本》,重新推動中西文化交流,那就是我們說的“平天下”。曾國藩是中國士大夫理想的*后集大成者。在他以后,整個世界的局勢都變了。現代知識分子,不可能再做這樣整體性的工作,于是就轉換為直接為社會服務,拿自己的知識、文化、能力水平來為社會服務,做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都有榮譽感與價值體現。原來的士大夫階級是統治階級的一員,但現在的知識分子就成了一個平凡的社會成員! 〉窃谶@個轉換過程中,“治國平天下”這樣一個讀書人的愿望,在中國知識分子意識深處并沒有完全消失,成為潛意識的積淀。中國幾千年來讀書人就是在這個傳統中發展過來的,到今天,這樣一種精神還是存在著。“讀書做官論”還是有市場的! ×硗饩褪墙鞣缴鐣䝼鬟^來的“現代知識分子”概念,F代知識分子,首先是要有一個民間崗位,這是一個前提,知識分子是有他自己的專門知識或者技術的。沒有專業知識的人也關心國家大事,那只是一般老百姓發發牢騷而已,而知識分子是有一技之長,并且在社會上有固定工作崗位的。其次,他還應該具有一種超越了職業崗位的情懷,對社會、對人類發展的未來有所關懷。這比較抽象,但又是很本質的。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看到社會上很多現象,他不會就事論事地來討論,他會上升到比較高的層次,考慮我們國家的前途會怎么樣,中國和世界的潮流會怎么樣,等等。他要透視日常生活現象考慮我們國家的未來,考慮世界、人類的未來。這樣一種關懷在過去曾經是通過很壯烈甚至慘烈的行為來體現,像俄羅斯的民粹派,法國的啟蒙主義知識分子,他們通過宣傳、坐牢、革命、犧牲生命來達到對社會的關懷。這樣一個時代現在已經過去了,但這樣一種精神,還是體現在我們現代知識分子的身上!
光啟文庫:依稀前塵事(精裝) 作者簡介
陳思和,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文史館館員等。曾獲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第三屆國家名師獎、魯迅文學獎、首屆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領銜)等。著有《陳思和文集》(七卷)、《思和文存》(三卷)以及編年體文集十八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