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計算機網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314434
- 條形碼:9787576314434 ; 978-7-5763-144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網絡 內容簡介
本教材以因特網為為例,以成熟的網絡協議、網絡設備和網絡技術為主要內容進行講解和剖析,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術。同時,將前沿的網絡技術引入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把握技術的發展趨勢。從內容上,共分為七個章節,**章為全書概述,從第二章以計算機網絡五層原理體系結構為主線,從低層到高層逐層介紹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各層的功能、主要協議及相關設備,第七章介紹網絡安全技術;從結構上,每一章包含內容提要、學習目標、教學內容、小結、習題(含實驗設計參考)五部分。
計算機網絡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展
1.1.1 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
1.1.2 計算機通信網絡
1.1.3 計算機互聯網絡
1.1.4 高速互聯網絡
1.2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和組成
1.2.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2.2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1.2.3 計算機網絡基本功能
1.2.4 計算機網絡分類
1.2.5 網絡的拓撲結構
1.3 互聯網概述
1.3.1 因特網的歷史
1.3.2 因特網的邊緣
1.3.3 因特網的核心
1.4 網絡性能
1.5 典型的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1.5.1 協議與層次劃分
1.5.2 0SI/RM體系結構
1.5.3 TCP/IP協議體系結構
1.6 網絡的標準化工作
1.7 網絡新技術
1.7.1 物聯網
1.7.2 云計算
1.7.3 SDN
1.7.4 5G技術
實訓指導
小結
習題
第2章 數據通信基礎
2.1 數據通信系統
2.1.1 數據傳輸基礎
2.1.2 數據通信系統模型
2.1.3 數字通信的優點
2.2 數據編碼技術
2.2.1 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2.2.2 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2.3 脈碼調制
2.3 信道復用技術
2.3.1 頻分多路復用
2.3.2 時分多路復用
2.3.3 波分多路復用
2.4 接入技術
2.4.1 數字用戶線路xDSL
2.4.2 光纖同軸混合網HFC
2.4.3 光纖接入FTTx
2.4.4 以太網接入
2.4.5 無線接入
小結
習題
第3章 物理層
3.1 物理層基本概念
3.1.1 物理層定義及功能
3.1.2 物理層接口標準
3.2 物理層的設備
3.2.1 放大器和中繼器
3.2.2 調制解調器
3.2.3 集線器
3.3 物理層下面的傳輸介質
3.3.1 導引型傳輸介質
3.3.2 非導引型傳輸介質
實訓指導
小結
習題
第4章 數據鏈路層
4.1 數據鏈路層基礎
4.1.1 數據鏈路的概念
4.1.2 數據鏈路層的實現原理
4.2 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4.2.1 點對點協議PPP
4.2.2 PPP的特點
4.2.3 PPP幀結構和透明傳輸原理
4.2.4 PPP鏈路建立、使用和拆除流程
4.2.5 PPP的PAP/CHAP身份認證
4.3 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4.3.1 信道共享技術
4.3.2 CSMA/CD
4.3.3 以太網幀
4.3.4 以太網信道利用率
4.4 高速以太網
4.4.1 100BASE-T以太網
4.4.2 千兆以太網
4.4.3 萬兆以太網
4.5 虛擬局域網
4.5.1 虛擬局域網的概念
4.5.2 虛擬局域網使用的幀格式
4.6 無線局域網
4.6.1 無線局域網概述
4.6.2 802.1l標準中的物理層
4.6.3 802.11標準中的MAC層
4.7 數據鏈路層設備
4.7.1 網卡
4.7.2 交換機
4.8 以太網擴展
4.8.1 在物理層擴展以太網
4.8.2 在數據鏈路層擴展以太網
實訓指導
小結
習題
第5章 網絡層
5.1 網絡層概述
5.2 網絡層協議
5.3 IP尋址
5.3.1 IP地址
5.3.2 分類IP地址
5.3.3 特殊IP地址
5.3.4 IP地址與MAC地址
5.3.5 地址解析協議ARP
5.3.6 IP數據報首部格式
5.3.7 IPv4數據報分片
5.3.8 子網劃分
5.3.9 分組轉發流程
5.3.10 超網與無類域間路由
5.4 IPv6
5.4.1 IPv6的提出
5.4.2 IPv6的特征
5.4.3 IPv6地址表示方法
5.4.4 IPv6地址類型
5.4.5 IPv6數據報首部格式
5.5 IPv4向IPv6過渡技術
5.6 Internet的路由選擇協議
5.6.1 路由選擇協議的基本概念
5.6.2 評價路由選擇算法的依據
5.6.3 Internet上的路由選擇協議分類
5.6.4 路由信息協議RIP
5.6.5 開放*短通路優先OSPF
5.6.6 外部網關協議BGP
5.7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
5.7.1 ICMP報文的種類
5.7.2 基于ICMP的應用程序
5.8 網絡層設備
5.8.1 路由器
5.8.2 三層交換機
實訓指導
小結
習題
第6章 運輸層
6.1 運輸層概述
6.1.1 運輸層功能
6.1.2 運輸層兩個重要協議
6.1.3 運輸層的端口
6.1.4 套接字
6.2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6.2.1 UDP的基本特點
6.2.2 UDP的首部格式
6.2.3 UDP檢驗和
6.3 運輸控制協議TCP
6.3.1 TCP的基本特點
6.3.2 TCP首部
6.4 TCP連接與釋放
6.4.1 TCP的連接建立
6.4.2 TCP的連接釋放
6.4.3 TCP狀態遷移圖
6.5 TCP可靠運輸的工作原理
6.5.1 停止等待協議
6.5.2 TCP可靠運輸的實現
6.6 TCP的流量控制
6.7 TCP的擁塞控制
6.7.1 TCP擁塞控制簡介
6.7.2 TCP擁塞控制方案
實訓指導
小結
習題
第7章 應用層
7.1 應用層概述
7.2 應用層協議
7.2.1 域名系統(DNS)
7.2.2 超文本傳送協議(HTTP)
1.1 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展
1.1.1 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
1.1.2 計算機通信網絡
1.1.3 計算機互聯網絡
1.1.4 高速互聯網絡
1.2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和組成
1.2.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2.2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1.2.3 計算機網絡基本功能
1.2.4 計算機網絡分類
1.2.5 網絡的拓撲結構
1.3 互聯網概述
1.3.1 因特網的歷史
1.3.2 因特網的邊緣
1.3.3 因特網的核心
1.4 網絡性能
1.5 典型的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1.5.1 協議與層次劃分
1.5.2 0SI/RM體系結構
1.5.3 TCP/IP協議體系結構
1.6 網絡的標準化工作
1.7 網絡新技術
1.7.1 物聯網
1.7.2 云計算
1.7.3 SDN
1.7.4 5G技術
實訓指導
小結
習題
第2章 數據通信基礎
2.1 數據通信系統
2.1.1 數據傳輸基礎
2.1.2 數據通信系統模型
2.1.3 數字通信的優點
2.2 數據編碼技術
2.2.1 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2.2.2 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2.3 脈碼調制
2.3 信道復用技術
2.3.1 頻分多路復用
2.3.2 時分多路復用
2.3.3 波分多路復用
2.4 接入技術
2.4.1 數字用戶線路xDSL
2.4.2 光纖同軸混合網HFC
2.4.3 光纖接入FTTx
2.4.4 以太網接入
2.4.5 無線接入
小結
習題
第3章 物理層
3.1 物理層基本概念
3.1.1 物理層定義及功能
3.1.2 物理層接口標準
3.2 物理層的設備
3.2.1 放大器和中繼器
3.2.2 調制解調器
3.2.3 集線器
3.3 物理層下面的傳輸介質
3.3.1 導引型傳輸介質
3.3.2 非導引型傳輸介質
實訓指導
小結
習題
第4章 數據鏈路層
4.1 數據鏈路層基礎
4.1.1 數據鏈路的概念
4.1.2 數據鏈路層的實現原理
4.2 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4.2.1 點對點協議PPP
4.2.2 PPP的特點
4.2.3 PPP幀結構和透明傳輸原理
4.2.4 PPP鏈路建立、使用和拆除流程
4.2.5 PPP的PAP/CHAP身份認證
4.3 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4.3.1 信道共享技術
4.3.2 CSMA/CD
4.3.3 以太網幀
4.3.4 以太網信道利用率
4.4 高速以太網
4.4.1 100BASE-T以太網
4.4.2 千兆以太網
4.4.3 萬兆以太網
4.5 虛擬局域網
4.5.1 虛擬局域網的概念
4.5.2 虛擬局域網使用的幀格式
4.6 無線局域網
4.6.1 無線局域網概述
4.6.2 802.1l標準中的物理層
4.6.3 802.11標準中的MAC層
4.7 數據鏈路層設備
4.7.1 網卡
4.7.2 交換機
4.8 以太網擴展
4.8.1 在物理層擴展以太網
4.8.2 在數據鏈路層擴展以太網
實訓指導
小結
習題
第5章 網絡層
5.1 網絡層概述
5.2 網絡層協議
5.3 IP尋址
5.3.1 IP地址
5.3.2 分類IP地址
5.3.3 特殊IP地址
5.3.4 IP地址與MAC地址
5.3.5 地址解析協議ARP
5.3.6 IP數據報首部格式
5.3.7 IPv4數據報分片
5.3.8 子網劃分
5.3.9 分組轉發流程
5.3.10 超網與無類域間路由
5.4 IPv6
5.4.1 IPv6的提出
5.4.2 IPv6的特征
5.4.3 IPv6地址表示方法
5.4.4 IPv6地址類型
5.4.5 IPv6數據報首部格式
5.5 IPv4向IPv6過渡技術
5.6 Internet的路由選擇協議
5.6.1 路由選擇協議的基本概念
5.6.2 評價路由選擇算法的依據
5.6.3 Internet上的路由選擇協議分類
5.6.4 路由信息協議RIP
5.6.5 開放*短通路優先OSPF
5.6.6 外部網關協議BGP
5.7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
5.7.1 ICMP報文的種類
5.7.2 基于ICMP的應用程序
5.8 網絡層設備
5.8.1 路由器
5.8.2 三層交換機
實訓指導
小結
習題
第6章 運輸層
6.1 運輸層概述
6.1.1 運輸層功能
6.1.2 運輸層兩個重要協議
6.1.3 運輸層的端口
6.1.4 套接字
6.2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6.2.1 UDP的基本特點
6.2.2 UDP的首部格式
6.2.3 UDP檢驗和
6.3 運輸控制協議TCP
6.3.1 TCP的基本特點
6.3.2 TCP首部
6.4 TCP連接與釋放
6.4.1 TCP的連接建立
6.4.2 TCP的連接釋放
6.4.3 TCP狀態遷移圖
6.5 TCP可靠運輸的工作原理
6.5.1 停止等待協議
6.5.2 TCP可靠運輸的實現
6.6 TCP的流量控制
6.7 TCP的擁塞控制
6.7.1 TCP擁塞控制簡介
6.7.2 TCP擁塞控制方案
實訓指導
小結
習題
第7章 應用層
7.1 應用層概述
7.2 應用層協議
7.2.1 域名系統(DNS)
7.2.2 超文本傳送協議(HTTP)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