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網絡傳播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3625
- 條形碼:9787301323625 ; 978-7-301-3236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傳播學 內容簡介
互聯網等新媒體的興起對人類傳播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在總結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網絡傳播學的概念和關鍵問題作了系統的梳理和分析,建構了網絡傳播學的基本理論體系和框架結構,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網絡傳播沿革發展、特征與相關理論;網絡文化特征與規律;網絡群體特征以及個體行為、心理規律;網絡的認同、關系和共同體;媒介生態變革;網絡輿論;網絡倫理;等等。本書既可作為高校新聞與傳播學科以及相關學科的教科書,也可作為新聞工作者、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和普通愛好者的學習參考用書。
網絡傳播學 目錄
**部分學科與發展
**章認識互聯網
**節工具說——作為信息存儲與傳播的工具
第二節媒介說——作為大眾傳播的媒體
第三節平臺說——作為信息發布、交互、交易和服務的平臺
第四節空間說——作為人類活動的新疆域
第五節社會說——作為新的社會關系與社會結構的網絡
第二章網絡傳播學
**節網絡傳播的概念
第二節網絡傳播學產生的必要性
第三節網絡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第四節網絡傳播學的定位與發展
第三章網絡傳播研究
**節國內網絡傳播研究的回顧
第二節國外網絡傳播研究的回顧
練習題
第二部分技術、應用與社會
**章技術:起源與發展
**節計算機網絡的興起
第二節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程
第二章反思:技術與社會
**節社會的技術決定論
第二節技術的社會建構論
第三節網絡技術與社會互動
第三章應用:功能與批判
**節網絡應用的變革
第二節即時通信的功能與反思
第三節搜索引擎的功能與反思
第四節網絡百科全書的功能與反思
第五節手機客戶端的功能與反思
練習題
第三部分擴散、傳播與網絡
**章傳播方式的沿革
**節從口耳相傳到媒介化傳播
第二節從5W模式到網絡擴散
第二章網絡傳播的特征
**節互動傳播
第二節復合傳播
第三節同步傳播與異步傳播
第四節社會化媒體的新特征
第三章早期網絡傳播理論
**節線索過濾理論
第二節經驗與知覺理論
第三節人際適應與媒介利用理論
第四章傳播網絡理論
**節內生變量
第二節外生變量
第三節傳播網絡三層分析法
練習題
第四部分符號、語言與文化
**章網絡符號與網絡語言
**節符號
第二節網絡符號
第三節網絡語言
第二章網絡的符號化傳播
**節符號互動論
第二節網絡傳播的符號化
第三章網絡文化
**節網絡文化形態
第二節網絡文化的特征
第三節網絡文化的批判性思考
練習題
第五部分網民、結構與群體
**章網民規模與網民結構
**節網民規模、分布與結構
第二節網民增長影響因素
第三節不平等發展與數字鴻溝
第二章青少年網民與亞文化傳播
**節青少年網民規模及特征
第二節亞文化的內涵及其演變
第三節互聯網時代的青年亞文化
第三章女性網民與女性主義網絡使用批判
**節女性網民群體特征
第二節女性主義理論與媒介研究
第三節女性主義網絡使用的批判性思考
第四章老年群體與信息無障礙
**節老年網民群體特征
第二節信息無障礙與年齡數字鴻溝
練習題
第六部分網民、行為與心理
**章網絡行為特征與類型
**節網絡行為的特征
第二節網絡行為的類型
第三節網絡行為研究
第二章網絡信息行為與心理
**節網絡信息行為的類型與特征
第二節網絡信息行為模型
第三節網絡信息行為影響因素
第三章網絡社交行為與心理
**節網絡社交行為的類型與特征
第二節網絡社交行為的人群特征
第三節網絡社交行為的動機與心理
第四節網絡社交行為的影響
第四章網絡言論行為與心理
**節網絡言論行為的類型與特征
第二節網絡言論行為的人群特征
第三節網絡言論行為的心理
練習題
第七部分自我、互動與身份認同
**章自我與網絡
**節網絡重塑自我
第二節虛擬自我
第二章網絡自我呈現
**節網絡自我呈現的特征
第二節網絡自我呈現的策略
第三節網絡自我呈現的方式
第四節網絡自我呈現的批判
第三章網絡身份認同
**節認同理論
第二節網絡自我認同:我是誰
第三節網絡群體認同:我屬于哪個群體
練習題
第八部分互動、關系與共同體
**章網絡人際傳播
**節網絡人際傳播的特征
第二節網絡人際傳播的功能
第三節網絡人際關系
第二章網絡共同體
**節互聯網與共同體
第二節網絡社群
第三節網絡社區
練習題
第九部分媒體、新聞與大眾傳播
**章新媒體的興起與發展
**節新媒體概述
第二節數字媒體
第三節網絡媒體
第四節手機媒介化
第五節智能媒體
第二章媒介產業變革
**節媒介生態與競爭格局
第二節媒介市場結構與邊界
第三節平臺經濟與網絡效應
第四節媒介融合的發展
第三章新聞業的挑戰
**節新聞業的變革
第二節社會化生產
第三節流程再造與全媒體記者
第四節數據新聞
第四章網絡輿論與輿情管理
**節網絡輿論
第二節網絡事件
第三節網絡輿情管理
第四節案例:雷洋案——真相與追問的競跑
練習題
第十部分倫理、規范與治理
**章網絡傳播危機
**節內容危機
第二節行為危機
第三節社會危機
第四節全球危機
第二章網絡傳播倫理
**節理論基礎與價值建構
第二節信息倫理
第三節新聞倫理
第四節算法倫理
第五節平臺責任
第六節網絡文明
第七節全球倫理
第三章西方國家網絡傳播治理實踐
**節美國:有爭議的監管,更積極的監控
第二節歐盟(歐洲大陸):有法可依的分類治理
第三節英聯邦:注重行業自律的力量
第四節亞洲鄰國:側重政府主導的行政管制
第四章中國特色的網絡傳播治理之道
**節治理思想
第二節治理體系
第三節依法治理
第四節行政管理
第五節平臺自治
練習題
后記
知識框目錄
知識框1互聯網巨頭對媒體行業的“降維打擊”
知識框2網絡效應
知識框3**臺計算機
知識框4從電信網的電路交換到互聯網的分組交換
知識框5不能忽略的“草根”——從OSI到TCP/IP
知識框6國際互聯網資源如何分配
知識框7陰差陽錯的小發明
知識框8AlphaGo引發的爭論
知識框9拓展閱讀:微博的六種理想類型
知識框10約瑟夫·B.沃爾瑟教授
知識框11網民增長的驅動因素
知識框12網絡與青年亞文化
知識框13三次女性主義運動浪潮
知識框14信息無障礙內涵的四個層次
知識框15各國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措施
知識框16泥巴游戲 MUD(Multiple User Domain,多用戶虛擬
空間游戲)
知識框17網絡信息行為的性別差異
知識框18數字素養全球框架
知識框19網絡社交與孤獨感
知識框20“自我”概念的理論發展
知識框21新媒體改變個性
知識框22自我呈現與印象管理
知識框23腦機接口
知識框24印刷術與民族共同體
知識框25案例:黑客社群研究
知識框26提升網絡社群歸屬感的七大原則
知識框27網絡社群運營策略
知識框28三網融合
知識框29重點新聞網站
知識框30四全媒體
知識框31網絡推手
知識框32避風港原則和紅旗原則
知識框33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的網民責任
知識框34美國網絡傳播治理案例
知識框35網絡傳播治理的主要法律依據
知識框36網絡傳播治理的專項行動
**章認識互聯網
**節工具說——作為信息存儲與傳播的工具
第二節媒介說——作為大眾傳播的媒體
第三節平臺說——作為信息發布、交互、交易和服務的平臺
第四節空間說——作為人類活動的新疆域
第五節社會說——作為新的社會關系與社會結構的網絡
第二章網絡傳播學
**節網絡傳播的概念
第二節網絡傳播學產生的必要性
第三節網絡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第四節網絡傳播學的定位與發展
第三章網絡傳播研究
**節國內網絡傳播研究的回顧
第二節國外網絡傳播研究的回顧
練習題
第二部分技術、應用與社會
**章技術:起源與發展
**節計算機網絡的興起
第二節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程
第二章反思:技術與社會
**節社會的技術決定論
第二節技術的社會建構論
第三節網絡技術與社會互動
第三章應用:功能與批判
**節網絡應用的變革
第二節即時通信的功能與反思
第三節搜索引擎的功能與反思
第四節網絡百科全書的功能與反思
第五節手機客戶端的功能與反思
練習題
第三部分擴散、傳播與網絡
**章傳播方式的沿革
**節從口耳相傳到媒介化傳播
第二節從5W模式到網絡擴散
第二章網絡傳播的特征
**節互動傳播
第二節復合傳播
第三節同步傳播與異步傳播
第四節社會化媒體的新特征
第三章早期網絡傳播理論
**節線索過濾理論
第二節經驗與知覺理論
第三節人際適應與媒介利用理論
第四章傳播網絡理論
**節內生變量
第二節外生變量
第三節傳播網絡三層分析法
練習題
第四部分符號、語言與文化
**章網絡符號與網絡語言
**節符號
第二節網絡符號
第三節網絡語言
第二章網絡的符號化傳播
**節符號互動論
第二節網絡傳播的符號化
第三章網絡文化
**節網絡文化形態
第二節網絡文化的特征
第三節網絡文化的批判性思考
練習題
第五部分網民、結構與群體
**章網民規模與網民結構
**節網民規模、分布與結構
第二節網民增長影響因素
第三節不平等發展與數字鴻溝
第二章青少年網民與亞文化傳播
**節青少年網民規模及特征
第二節亞文化的內涵及其演變
第三節互聯網時代的青年亞文化
第三章女性網民與女性主義網絡使用批判
**節女性網民群體特征
第二節女性主義理論與媒介研究
第三節女性主義網絡使用的批判性思考
第四章老年群體與信息無障礙
**節老年網民群體特征
第二節信息無障礙與年齡數字鴻溝
練習題
第六部分網民、行為與心理
**章網絡行為特征與類型
**節網絡行為的特征
第二節網絡行為的類型
第三節網絡行為研究
第二章網絡信息行為與心理
**節網絡信息行為的類型與特征
第二節網絡信息行為模型
第三節網絡信息行為影響因素
第三章網絡社交行為與心理
**節網絡社交行為的類型與特征
第二節網絡社交行為的人群特征
第三節網絡社交行為的動機與心理
第四節網絡社交行為的影響
第四章網絡言論行為與心理
**節網絡言論行為的類型與特征
第二節網絡言論行為的人群特征
第三節網絡言論行為的心理
練習題
第七部分自我、互動與身份認同
**章自我與網絡
**節網絡重塑自我
第二節虛擬自我
第二章網絡自我呈現
**節網絡自我呈現的特征
第二節網絡自我呈現的策略
第三節網絡自我呈現的方式
第四節網絡自我呈現的批判
第三章網絡身份認同
**節認同理論
第二節網絡自我認同:我是誰
第三節網絡群體認同:我屬于哪個群體
練習題
第八部分互動、關系與共同體
**章網絡人際傳播
**節網絡人際傳播的特征
第二節網絡人際傳播的功能
第三節網絡人際關系
第二章網絡共同體
**節互聯網與共同體
第二節網絡社群
第三節網絡社區
練習題
第九部分媒體、新聞與大眾傳播
**章新媒體的興起與發展
**節新媒體概述
第二節數字媒體
第三節網絡媒體
第四節手機媒介化
第五節智能媒體
第二章媒介產業變革
**節媒介生態與競爭格局
第二節媒介市場結構與邊界
第三節平臺經濟與網絡效應
第四節媒介融合的發展
第三章新聞業的挑戰
**節新聞業的變革
第二節社會化生產
第三節流程再造與全媒體記者
第四節數據新聞
第四章網絡輿論與輿情管理
**節網絡輿論
第二節網絡事件
第三節網絡輿情管理
第四節案例:雷洋案——真相與追問的競跑
練習題
第十部分倫理、規范與治理
**章網絡傳播危機
**節內容危機
第二節行為危機
第三節社會危機
第四節全球危機
第二章網絡傳播倫理
**節理論基礎與價值建構
第二節信息倫理
第三節新聞倫理
第四節算法倫理
第五節平臺責任
第六節網絡文明
第七節全球倫理
第三章西方國家網絡傳播治理實踐
**節美國:有爭議的監管,更積極的監控
第二節歐盟(歐洲大陸):有法可依的分類治理
第三節英聯邦:注重行業自律的力量
第四節亞洲鄰國:側重政府主導的行政管制
第四章中國特色的網絡傳播治理之道
**節治理思想
第二節治理體系
第三節依法治理
第四節行政管理
第五節平臺自治
練習題
后記
知識框目錄
知識框1互聯網巨頭對媒體行業的“降維打擊”
知識框2網絡效應
知識框3**臺計算機
知識框4從電信網的電路交換到互聯網的分組交換
知識框5不能忽略的“草根”——從OSI到TCP/IP
知識框6國際互聯網資源如何分配
知識框7陰差陽錯的小發明
知識框8AlphaGo引發的爭論
知識框9拓展閱讀:微博的六種理想類型
知識框10約瑟夫·B.沃爾瑟教授
知識框11網民增長的驅動因素
知識框12網絡與青年亞文化
知識框13三次女性主義運動浪潮
知識框14信息無障礙內涵的四個層次
知識框15各國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措施
知識框16泥巴游戲 MUD(Multiple User Domain,多用戶虛擬
空間游戲)
知識框17網絡信息行為的性別差異
知識框18數字素養全球框架
知識框19網絡社交與孤獨感
知識框20“自我”概念的理論發展
知識框21新媒體改變個性
知識框22自我呈現與印象管理
知識框23腦機接口
知識框24印刷術與民族共同體
知識框25案例:黑客社群研究
知識框26提升網絡社群歸屬感的七大原則
知識框27網絡社群運營策略
知識框28三網融合
知識框29重點新聞網站
知識框30四全媒體
知識框31網絡推手
知識框32避風港原則和紅旗原則
知識框33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的網民責任
知識框34美國網絡傳播治理案例
知識框35網絡傳播治理的主要法律依據
知識框36網絡傳播治理的專項行動
展開全部
網絡傳播學 作者簡介
田麗【編著】【中國】【現當代】 ———————————————————— 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美國紐約大學斯坦商學院博士后 謝新洲【編著】【中國】【現當代】 ———————————————————— 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兼新媒體與網絡傳播系主任。現為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競爭情報研究會常務理事及培訓部主任,是國內較早從事競爭情報理論研究和實踐的著名學者。任《競爭情報叢書》、《現代信息管理》主編。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