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發展報告(202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6474
- 條形碼:9787522706474 ; 978-7-5227-064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發展報告(2021) 內容簡介
隨著互聯網產業在中國的迅猛發展,未成年人的現實生活空間日益與互聯網絡虛擬空間深度融合,未成年人的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基本權利,在網絡時代呈現新特點、面臨新挑戰。本書立足于中國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的制度發展實踐和行業前沿動態,梳理了中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發展現狀與制度建設圖景,并從個人信息保護、網絡社交內容治理、網絡音視頻監管、網絡直播監管、網絡支付行為能力及風險、網絡欺凌問題等角度分別就具體領域的現存問題、實際需求、治理實踐、制度建設等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發展報告(2021) 目錄
(一)未成年人網絡使用狀況
1.規模與結構
2.上網設備
3.上網時長
4.上網行為
5.存在風險和法律意識
(二)未成年人網絡權利保障的領域和
1.網絡不良信息侵害
2.沉迷現象
3.網絡欺凌
4.個人信息侵害
5.網絡犯罪
(三)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機制和進展
1.法律法規
2.行政監管
3.司法實踐
4.企業自律和社會共治
(四)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完善與展望
二 兒童網絡個人信息保護研究
(一)兒童網絡個人信息保護的國外立法和
相關案例
1.美國
2.歐洲
3.澳大利亞
(二)國內兒童個人信息保護相關立法與
行業現狀
1.立法歷程
2.中國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方面的
行業現狀
(三)理論分析:兒童網絡個人信息保護的
定位與原則
1.兒童網絡個人信息保護的定位
2.兒童網絡個人信息保護的原則
三 未成年人網絡社交內容治理研究
(一)未成年人網絡社交的特點
(二)網絡社交領域的風險
1.發展風險
2.未成年人網絡受害風險
3.未成年人網絡致害風險
(三)中國網絡社交內容治理的現狀
1.現有法律法規體系
2.現有監管體制
3.網絡社交領域監管不足
(四)網絡社交內容治理的對策建議
1.針對未成年人發展風險
2.針對未成年人網絡受害風險
3.針對未成年人網絡致害風險
四 未成年人網絡音視頻監管研究
(一)網絡音視頻監管基礎及模式
1.監管基礎:以法律為邊界
2.監管模式:以政府為主體
3.管制輔助:以行業為載體
(二)從比例原則看監管體系
1.適當性原則
2.必要性原則
3.均衡性原則
(三)以比例原則完善網絡音視頻監管制度
(四)結語
五 未成年人網絡直播監管體制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1.未成年人的特殊性
2.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環境中面臨的權利隱患
(二)中國未成年人網絡直播監管現狀及存在問題
1.中國未成年人網絡直播監管現狀
2.中國未成年人網絡直播監管存在的問題
(三)中國未成年人網絡直播監管體制之完善建議
六 未成年人網絡支付行為能力及風險防范
(一)網絡支付的特征
1.網絡支付手段的特殊性——便捷多樣化的數字支付手段
2.網絡支付的法律要求——以身份認落實支付賬戶實名制
(二)未成年人網絡支付行為能力及行為法律效力
1.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網絡支付行為無效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實施部分網絡支付行為
3.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三)未成年人網絡支付行為的風險
1.沉迷網絡綜藝、游戲消費,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2.未成年人身份不易確認,大額支付難以追回
(四)未成年人網絡支付風險的防范
七 未成年人網絡欺凌問題治理研究
(一)未成年人網絡欺凌的嚴峻性
1.未成年人網絡欺凌的普遍性
2.未成年人網絡欺凌的極端性
(二)未成年人網絡欺凌的治理現狀
1.中國未成年人網絡欺凌的治理現狀
2.域外未成年人欺凌的治理經驗
(三)中國未成年人網絡欺凌的治理對策
1.立足調查研究,因地制宜確定方案
2.強化宣傳教育,防患于未然
3.監督網絡社交平臺等網絡服務提供者履行經營者的注意義務
4.建立全面、長效的基礎治理系統
參考文獻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發展報告(2021) 作者簡介
林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二級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數字中國研究院院長,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并被評為第八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全國百千萬優秀人才工程(***)等,先后獲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中國社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等稱號。兼任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會副會長、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曾掛職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長。先后出版《刑法解釋的權力分析》《間接正犯研究》《最高法院如何掌控死刑》等數十部著作,在《中國法學》等發表論文百余篇。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