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橋梁基礎工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316295
- 條形碼:9787030316295 ; 978-7-03-03162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橋梁基礎工程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七章,重點介紹了橋梁基礎工程的基本概念、發(fā)展歷程,基礎的分類及橋梁的荷載(作用);各種基礎的類型、構造、設計原理、驗算方法和施工工藝;特殊土地基的處理的方法、加固設計原理、施工要點及特殊地區(qū)基礎設計特點等內容。編寫中注重了專業(yè)知識內容的綜合性、系統(tǒng)性和適用性;特別是在各知識點方面,結合了2004年以來交通部頒發(fā)的相關公路橋涵設計系列規(guī)范中具體的修訂部分進行了相應內容的更新;在基礎施工部分,相應地引入了目前的一些重點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新工藝和新方法;各部分內容中,針對主要知識點對應地穿插了相應的例題,并在章末附有思考題、習題,書末給出參考答案要點,以便學生在學習中參考。
橋梁基礎工程 目錄
前言
**章 緒論
1.1 概述
1.1.1 橋梁的組成
1.1.2 橋梁基礎的發(fā)展
1.2 橋梁基礎的分類
1.3 作用及作用效應組合
1.3.1 作用分類及取值
1.3.2 作用效應組合
1.3.3 各種作用計算
1.4 荷載計算算例
1.4.1 基本資料
1.4.2 垂直荷載計算
1.4.3 水平力計算
1.5 本課程的特點和學習要求
1.5.1 課程特點
1.5.2 學習目的及要求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
2.1 概述
2.1.1 淺基礎的適用范圍
2.1.2 設計原則和設計要求
2.2 淺基礎類型及構造
2.2.1 類型劃分
2.2.2 剛性淺基礎的構造要求
2.3 剛性擴大基礎的設計與驗算
2.3.1 基礎埋置深度及其確定
2.3.2 基礎尺寸的擬定
2.3.3 地基承載力驗算
2.3.4 基底合力偏心距驗算
2.3.5 基礎穩(wěn)定性驗算
2.3.6 地基穩(wěn)定性驗算
2.3.7 基礎沉降驗算
2.4 剛性擴大基礎計算算例
2.5 淺基礎施工
2.5.1 施工前準備
2.5.2 基礎的定位放樣
2.5.3 旱地上淺基礎施工
2.5.4 水中淺基礎施工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 樁基礎
3.1 概述
3.1.1 樁基礎的適用范圍
3.1.2 樁基礎的設計原則
3.2 樁基礎的類型及構造
3.2.1 樁基礎類型劃分
3.2.2 樁基的構造
3.3 單樁軸向承載力
3.3.1 單樁軸向荷載傳遞機理
3.3.2 現場試驗法
3.3.3 容許承載力經驗公式法(規(guī)范)
3.3.4 根據樁身結構強度確定
3.4 單樁的水平承載力
3.4.1 水平荷載作用機理
3.4.2 單樁橫向容許承載力確定
3.5 基樁內力和位移計算
3.5.1 基本概念
3.5.2 彈性樁的內力和位移計算
3.5.3 單排樁基礎算例
3.6 群樁基礎計算
3.6.1 高承臺樁基
3.6.2 低承臺豎直樁基
3.6.3 橋臺樁基
3.7 樁基礎設計計算與驗算
3.7.1 方案的選擇
3.7.2 群樁承載能力的確定及驗算
3.7.3 單樁承載能力驗算
3.7.4 承臺驗算
3.7.5 樁基的設計步驟
3.7.6 樁基算例
3.8 樁基礎施工
3.8.1 沉樁設備及工藝
3.8.2 灌注樁
3.8.3 挖孔灌注樁和沉管灌注樁的施工
3.8.4 深水樁基施工
3.8.5 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沉井與沉箱基礎
4.1 概述
4.1.1 特點及使用條件
4.1.2 設計資料與設計方法
4.2 沉井類型及構造
4.2.1 類型劃分
4.2.2 沉井基礎的一般構造
4.3 沉井施工
4.3.1 施工方法
4.3.2 施工工序及步驟
4.3.3 施工中的技術要點
4.3.4 輔助下沉措施
4.3.5 沉井防偏與糾偏
4.3.6 浮運沉井簡介
4.4 沉井的設計、計算與驗算
4.4.1 尺寸擬定與下沉驗算
4.4.2 深基礎計算與驗算
4.4.3 沉井施工中的結構計算
4.5 沉井計算算例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 地下墻基礎
5.1 概述
5.2 地下連續(xù)墻結構
5.2.1 基本要求
5.2.2 設計內容
5.2.3 結構計算
5.3 地下連續(xù)墻基礎
5.3.1 構造要求
5.3.2 地下連續(xù)墻的計算
5.3.3 幾種地下墻基礎
5.3.4 地下連續(xù)墻基礎施工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特殊土地基
6.1 概述
6.2 軟土地基
6.2.1 成田及特征
6.2.2 工程特性
6.2.3 軟土地基的評價
6.3 濕陷性黃土地基
6.3.1 黃土特性
6.3.2 濕陷性評價
6.3.3 地基沉降汁算
6.4 膨脹土地基
6.4.1 類型及特點
6.4.2 工程特性
6.4.3 膨脹土地基的評價
6.5 鹽漬土地基
6.5.1 鹽漬土的形成與分布
6.5.2 工程特性
6.5.3 鹽漬土的地基評價
6.6 凍土地區(qū)地基與基礎
6.6.1 凍土分類及分布
6.6.2 工程特性
6.6.3 多年凍土地區(qū)的基礎工程
6.6.4 多年凍土地區(qū)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
6.7 地震地區(qū)的基礎工程
6.7.1 地震概述
6.7.2 地基與基礎的震害
6.7.3 基礎工程抗震設計
6.7.4 基礎工程的抗震措施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 地基處理
7.1 概述
7.1.1 目的和意義
7.1.2 對象及方法
7.1.3 設計應考慮的因素
7.2 強夯法
7.2.1 強夯法的特點
7.2.2 加固原理及試夯工作
7.2.3 施工與檢測
7.3 換土墊層法
7.3.1 特點及適用范圍
7.3.2 設計內容
7.3.3 墊層的施工
7.4 排水固結法
7.4.1 原理及方法
7.4.2 砂井堆載預壓法的設計計算
7.4.3 施工簡介與現場觀測
7.5 攪拌樁法
7.5.1 原理及方法
7.5.2 施工技術
7.5.3 加固效果檢驗
7.6 灌漿法
7.6.1 加固機理
7.6.2 灌漿方法
7.7 復合地基
7.7.1 分類
7.7.2 作用機理
7.7.3 破壞模式
7.7.4 承載力的確定
7.7.5 變形計算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附表一 Ai、Bi、Ci、Di(i=1、2、3、4)及其表達式的值
附表二 系數A3、B3(i=x、φ、M、Q、σ)的值
參考答案
主要參考文獻
**章 緒論
1.1 概述
1.1.1 橋梁的組成
1.1.2 橋梁基礎的發(fā)展
1.2 橋梁基礎的分類
1.3 作用及作用效應組合
1.3.1 作用分類及取值
1.3.2 作用效應組合
1.3.3 各種作用計算
1.4 荷載計算算例
1.4.1 基本資料
1.4.2 垂直荷載計算
1.4.3 水平力計算
1.5 本課程的特點和學習要求
1.5.1 課程特點
1.5.2 學習目的及要求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
2.1 概述
2.1.1 淺基礎的適用范圍
2.1.2 設計原則和設計要求
2.2 淺基礎類型及構造
2.2.1 類型劃分
2.2.2 剛性淺基礎的構造要求
2.3 剛性擴大基礎的設計與驗算
2.3.1 基礎埋置深度及其確定
2.3.2 基礎尺寸的擬定
2.3.3 地基承載力驗算
2.3.4 基底合力偏心距驗算
2.3.5 基礎穩(wěn)定性驗算
2.3.6 地基穩(wěn)定性驗算
2.3.7 基礎沉降驗算
2.4 剛性擴大基礎計算算例
2.5 淺基礎施工
2.5.1 施工前準備
2.5.2 基礎的定位放樣
2.5.3 旱地上淺基礎施工
2.5.4 水中淺基礎施工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 樁基礎
3.1 概述
3.1.1 樁基礎的適用范圍
3.1.2 樁基礎的設計原則
3.2 樁基礎的類型及構造
3.2.1 樁基礎類型劃分
3.2.2 樁基的構造
3.3 單樁軸向承載力
3.3.1 單樁軸向荷載傳遞機理
3.3.2 現場試驗法
3.3.3 容許承載力經驗公式法(規(guī)范)
3.3.4 根據樁身結構強度確定
3.4 單樁的水平承載力
3.4.1 水平荷載作用機理
3.4.2 單樁橫向容許承載力確定
3.5 基樁內力和位移計算
3.5.1 基本概念
3.5.2 彈性樁的內力和位移計算
3.5.3 單排樁基礎算例
3.6 群樁基礎計算
3.6.1 高承臺樁基
3.6.2 低承臺豎直樁基
3.6.3 橋臺樁基
3.7 樁基礎設計計算與驗算
3.7.1 方案的選擇
3.7.2 群樁承載能力的確定及驗算
3.7.3 單樁承載能力驗算
3.7.4 承臺驗算
3.7.5 樁基的設計步驟
3.7.6 樁基算例
3.8 樁基礎施工
3.8.1 沉樁設備及工藝
3.8.2 灌注樁
3.8.3 挖孔灌注樁和沉管灌注樁的施工
3.8.4 深水樁基施工
3.8.5 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沉井與沉箱基礎
4.1 概述
4.1.1 特點及使用條件
4.1.2 設計資料與設計方法
4.2 沉井類型及構造
4.2.1 類型劃分
4.2.2 沉井基礎的一般構造
4.3 沉井施工
4.3.1 施工方法
4.3.2 施工工序及步驟
4.3.3 施工中的技術要點
4.3.4 輔助下沉措施
4.3.5 沉井防偏與糾偏
4.3.6 浮運沉井簡介
4.4 沉井的設計、計算與驗算
4.4.1 尺寸擬定與下沉驗算
4.4.2 深基礎計算與驗算
4.4.3 沉井施工中的結構計算
4.5 沉井計算算例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 地下墻基礎
5.1 概述
5.2 地下連續(xù)墻結構
5.2.1 基本要求
5.2.2 設計內容
5.2.3 結構計算
5.3 地下連續(xù)墻基礎
5.3.1 構造要求
5.3.2 地下連續(xù)墻的計算
5.3.3 幾種地下墻基礎
5.3.4 地下連續(xù)墻基礎施工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特殊土地基
6.1 概述
6.2 軟土地基
6.2.1 成田及特征
6.2.2 工程特性
6.2.3 軟土地基的評價
6.3 濕陷性黃土地基
6.3.1 黃土特性
6.3.2 濕陷性評價
6.3.3 地基沉降汁算
6.4 膨脹土地基
6.4.1 類型及特點
6.4.2 工程特性
6.4.3 膨脹土地基的評價
6.5 鹽漬土地基
6.5.1 鹽漬土的形成與分布
6.5.2 工程特性
6.5.3 鹽漬土的地基評價
6.6 凍土地區(qū)地基與基礎
6.6.1 凍土分類及分布
6.6.2 工程特性
6.6.3 多年凍土地區(qū)的基礎工程
6.6.4 多年凍土地區(qū)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
6.7 地震地區(qū)的基礎工程
6.7.1 地震概述
6.7.2 地基與基礎的震害
6.7.3 基礎工程抗震設計
6.7.4 基礎工程的抗震措施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 地基處理
7.1 概述
7.1.1 目的和意義
7.1.2 對象及方法
7.1.3 設計應考慮的因素
7.2 強夯法
7.2.1 強夯法的特點
7.2.2 加固原理及試夯工作
7.2.3 施工與檢測
7.3 換土墊層法
7.3.1 特點及適用范圍
7.3.2 設計內容
7.3.3 墊層的施工
7.4 排水固結法
7.4.1 原理及方法
7.4.2 砂井堆載預壓法的設計計算
7.4.3 施工簡介與現場觀測
7.5 攪拌樁法
7.5.1 原理及方法
7.5.2 施工技術
7.5.3 加固效果檢驗
7.6 灌漿法
7.6.1 加固機理
7.6.2 灌漿方法
7.7 復合地基
7.7.1 分類
7.7.2 作用機理
7.7.3 破壞模式
7.7.4 承載力的確定
7.7.5 變形計算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附表一 Ai、Bi、Ci、Di(i=1、2、3、4)及其表達式的值
附表二 系數A3、B3(i=x、φ、M、Q、σ)的值
參考答案
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