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大豆品種DUS測試操作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97494
- 條形碼:9787109297494 ; 978-7-109-2974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豆品種DUS測試操作手冊 內容簡介
2018年,《植物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大豆》(GB/T 19557.4-2018)正式發布實施。其中,涉及了32個基本性狀和12個選測性狀以及多個性狀的表達狀態。由于我國大豆品種跨越多個生態區,不同生態區的品種在一些性狀表達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導致使用測試指南時,在性狀表達狀態的理解上也存在一些偏差。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性狀表達狀態圖例和解釋,以更清晰指示出性狀的確切表達狀態,從而起到更好的規范和統一作用。本書是《植物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大豆》的補充說明,包含了對大豆品種進行DUS測試的基本流程和性狀表達狀態的劃分參考標準。本書部分內容為針對哈爾濱市測試地點的自然環境條件提出,其他測試地點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參照使用。
大豆品種DUS測試操作手冊 目錄
前言
第1部分 大豆品種DUS測試操作流程
1 測試材料的接收及相關處理流程
1.1 品種保護DUS測試任務及材料接收
1.2 農業農村部委托的DUS測試任務及材料接收
1.3 社會委托的DUS測試任務及材料接收
1.4 社會委托DUS測試任務的主要申請流程
1.5 關于續測
1.6 分中心負責人和測試員對社會委托品種信息化材料的審核受理流程
1.7 申請人查詢結果
1.8 大豆繁殖材料的要求
1.9 待測樣品的處理及存放
2 實驗設計及準備
2.1 測試方案的制訂
2.2 播種種子的準備工作
2.3 近似品種的篩選
2.4 實驗地準備
2.5 田問設計
2.6 種植排列單的編寫
2.7 性狀調查賬簿的制作
3 實驗實施
3.1 播種
3.2 調查
3.3 收獲
3.4 照片拍攝
3.5 照片的命名及沖洗
4 田間管理
4.1 除草
4.2 病蟲害防治
4.3 中耕
5 性狀觀測(性狀數據采集)
6 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結果的判定
6.1 總體原則
6.2 特異性的判定
6.3 一致性的判定
6.4 穩定性的判定
7 測試報告編制
8 收獲物處理
9 資料歸檔
10 問題反饋
第2部分 基本性狀觀測說明
1 大豆生育階段表
2 性狀觀測說明
2.1 性狀1 下胚軸:花青苷顯色(QL)
2.2 性狀2下胚軸:花青苷顯色(QN)
2.3 性狀3莖:茸毛顏色(QL)
2.4 性狀4莖:茸毛密度(QN)
2.5 性狀5復葉:小葉形狀(PQ)
2.6 性狀6復葉:小葉數(QN)
2.7 性狀7葉片:綠色程度(QN)
2.8 性狀8開花期(QN)
2.9 性狀9花:花冠顏色(QL)
2.10 性狀10植株:分枝數量(QN)(僅適用于有分枝品種)
2.11 性狀11植株:分枝與主莖夾角(QN)(僅適用于有分枝品種)
2.12 性狀12植株:高度(QN)
2.13 性狀13植株:結莢習性(QL)
2.14 性狀14主莖:生長習性(PQ)
2.15 性狀15成熟期(QN)
2.16 性狀16主莖:節數(QN)
2.17 性狀17植株:底莢高度(QN)
2.18 性狀18植株:落葉性(QN)
2.19 性狀19植株:莢果數量(QN)
2.20 性狀20莢果:種子數量(QN)
2.21 性狀2l莢果:彎曲程度(PQ)
2.22 性狀22莢果:炸莢性(QN)
2.23 性狀23莢果:顏色(PQ)
2.24 性狀24百粒重(QN)
2.25 性狀25種子:形狀(PQ)
2.26 性狀26種子:種皮顏色數量(QL)
2.27 性狀27種子:種皮顏色(PQ)(僅適用于單色種皮品種)
2.28 性狀28種子:種皮色斑類型(PQ)(僅適用于雙色種皮品種)
2.29 性狀29種子:子葉顏色(PQ)
2.30 性狀30種臍:顏色(PQ)
2.31 性狀31種子:種皮開裂比率(QN)
2.32 性狀32種子:種皮光澤(QL)
2.33 性狀33種子:粗蛋白含量(QN)
2.34 性狀34種子:粗脂肪含量(QN)
2.35 性狀35抗性:大豆花葉病毒病(QN)
2.36 性狀36抗性:大豆灰斑病(QN)
2.37 性狀37抗性:大豆霜霉病(QN)
2.38 性狀38抗性:大豆胞囊線蟲(QN)
2.39 性狀39抗性:細菌性斑點病(QN)
2.40 性狀40抗性:大豆銹病(QN)
2.41 性狀4l抗性:大豆食心蟲(QN)
2.42 性狀42抗性:大豆蚜(QN)
2.43 性狀43抗性:大豆莢螟(QN)
2.44 性狀44抗性:豆稈黑潛蠅(QN)
第1部分 大豆品種DUS測試操作流程
1 測試材料的接收及相關處理流程
1.1 品種保護DUS測試任務及材料接收
1.2 農業農村部委托的DUS測試任務及材料接收
1.3 社會委托的DUS測試任務及材料接收
1.4 社會委托DUS測試任務的主要申請流程
1.5 關于續測
1.6 分中心負責人和測試員對社會委托品種信息化材料的審核受理流程
1.7 申請人查詢結果
1.8 大豆繁殖材料的要求
1.9 待測樣品的處理及存放
2 實驗設計及準備
2.1 測試方案的制訂
2.2 播種種子的準備工作
2.3 近似品種的篩選
2.4 實驗地準備
2.5 田問設計
2.6 種植排列單的編寫
2.7 性狀調查賬簿的制作
3 實驗實施
3.1 播種
3.2 調查
3.3 收獲
3.4 照片拍攝
3.5 照片的命名及沖洗
4 田間管理
4.1 除草
4.2 病蟲害防治
4.3 中耕
5 性狀觀測(性狀數據采集)
6 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結果的判定
6.1 總體原則
6.2 特異性的判定
6.3 一致性的判定
6.4 穩定性的判定
7 測試報告編制
8 收獲物處理
9 資料歸檔
10 問題反饋
第2部分 基本性狀觀測說明
1 大豆生育階段表
2 性狀觀測說明
2.1 性狀1 下胚軸:花青苷顯色(QL)
2.2 性狀2下胚軸:花青苷顯色(QN)
2.3 性狀3莖:茸毛顏色(QL)
2.4 性狀4莖:茸毛密度(QN)
2.5 性狀5復葉:小葉形狀(PQ)
2.6 性狀6復葉:小葉數(QN)
2.7 性狀7葉片:綠色程度(QN)
2.8 性狀8開花期(QN)
2.9 性狀9花:花冠顏色(QL)
2.10 性狀10植株:分枝數量(QN)(僅適用于有分枝品種)
2.11 性狀11植株:分枝與主莖夾角(QN)(僅適用于有分枝品種)
2.12 性狀12植株:高度(QN)
2.13 性狀13植株:結莢習性(QL)
2.14 性狀14主莖:生長習性(PQ)
2.15 性狀15成熟期(QN)
2.16 性狀16主莖:節數(QN)
2.17 性狀17植株:底莢高度(QN)
2.18 性狀18植株:落葉性(QN)
2.19 性狀19植株:莢果數量(QN)
2.20 性狀20莢果:種子數量(QN)
2.21 性狀2l莢果:彎曲程度(PQ)
2.22 性狀22莢果:炸莢性(QN)
2.23 性狀23莢果:顏色(PQ)
2.24 性狀24百粒重(QN)
2.25 性狀25種子:形狀(PQ)
2.26 性狀26種子:種皮顏色數量(QL)
2.27 性狀27種子:種皮顏色(PQ)(僅適用于單色種皮品種)
2.28 性狀28種子:種皮色斑類型(PQ)(僅適用于雙色種皮品種)
2.29 性狀29種子:子葉顏色(PQ)
2.30 性狀30種臍:顏色(PQ)
2.31 性狀31種子:種皮開裂比率(QN)
2.32 性狀32種子:種皮光澤(QL)
2.33 性狀33種子:粗蛋白含量(QN)
2.34 性狀34種子:粗脂肪含量(QN)
2.35 性狀35抗性:大豆花葉病毒病(QN)
2.36 性狀36抗性:大豆灰斑病(QN)
2.37 性狀37抗性:大豆霜霉病(QN)
2.38 性狀38抗性:大豆胞囊線蟲(QN)
2.39 性狀39抗性:細菌性斑點病(QN)
2.40 性狀40抗性:大豆銹病(QN)
2.41 性狀4l抗性:大豆食心蟲(QN)
2.42 性狀42抗性:大豆蚜(QN)
2.43 性狀43抗性:大豆莢螟(QN)
2.44 性狀44抗性:豆稈黑潛蠅(QN)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