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來往亦風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516988
- 條形碼:9787556516988 ; 978-7-5565-169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來往亦風流 本書特色
本書以杭州雅事為題,敘歷代名典巨制。訪友交際、求學問道、清游山水、宴集詩會,文章勝景,盡歸于此,別類分門,綱舉四目:“湖山落吾手”言山水審美與往日陳跡;“知音世所稀”述居杭指爪與知交之遇;“明月來相照”論文藝同道,相輔相成;“詩酒趁年華”贊文社聚散,遺珠歷歷。
來往亦風流 內容簡介
杭州獨特的人文風光吸引名士云集于此的同時,也融入他們播撒的文化因子,留下不少史跡與典故。 書中以雅事為主題,通過現存的詩文、書畫、摩崖等遺跡,講述歷代文人雅士在杭州的訪友交際、求學問道、清游山水、宴集詩會等故事,解析西湖山水的締造與審美,知己故友的相逢與別離,藝術創作與文學社團的興盛與繁榮。 愿先賢給予后世的人文精神能永恒照耀于歷史與山水間。
來往亦風流 目錄
**章 湖山落吾手
太守的請帖
王者的用心
蘇軾的詩箋
為愛飛來峰
山滿樓里的四季
做一回夢中人
第二章 知音世所稀
牡丹花開時
尋隱者能遇嗎
去龍井不為茶
文壇天王的友誼
官四代的裸辭
第三章 明月來相照
甚有思想,不復見君
畫家的訂單
湖上風月為誰系
才女與偶像
壽星不在的生日宴
金石之緣
第四章 詩酒趁年華
山水在琴
都在結社的路上
明清**“女團”
“本塘文藝界年會”
讀書人的桃花源
參考文獻
來往亦風流 節選
太守的請帖 唐長慶二年至四年(822—824),大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這位現實主義詩人性好佛老,與僧道之人的往來十分密切。在杭州的三年里,流連忘返于西湖山水,拜訪坐落在群山間的寺廟,與相識的高僧們唱和詩詞、談論佛理,都是白居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西湖邊的諸多寺廟之中,白居易*中意坐落于孤山的永福寺(又稱孤山寺、廣化寺),時常在寺中與僧人們歡聚一堂。春花秋月、陰晴雨雪中,僧人、門客與隨侍們同太守一起吟賞山水,都樂在其中。 “山榴花似結紅巾,容艷新妍占斷春。”春天的山石榴花開了,白居易呼朋喚友一同賞花,寫下《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贈與賞花之人;夏天樂而忘返時,忽逢疾風驟雨,就如《孤山寺遇雨》一詩所寫的那樣:“拂波云色重,灑葉雨聲繁。水鷺雙飛起,風荷一向翻。空蒙連北岸,蕭颯入東軒。或擬湖中宿,留船在寺門。”雨翩然而至又不知何時會停,令白居易萌生了不如在寺中留宿一晚的想法。 偶有一日,宴集之后夜遲才歸。在離去的行船上,意猶未盡的湖山主人寫下了《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一詩:“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盧橘子低山雨重,拼櫚葉戰水風涼。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寺中的宴集已經結束,但陪伴在太守身邊的人群還未散去。伴隨著槳聲,夕陽下的樓臺似乎漸行漸遠。扁舟泊岸后,白居易請眾賓客再度回首眺望湖面——夕陽照耀下的孤山寺猶如東海三山中的蓬萊仙宮一般。此刻,他仍舊是西湖上獨一無二的主角。 那時交通不便,環山道路又尚未全部形成。前往山中尋訪友人,往往是雅聚才片刻,來去卻要花費一整天。這位太守大人也有忙碌得抽不開身的時候,便把聚會的地點定在了自己辦公的鳳凰山一帶,想請難得出山的高僧大德們來城中一聚。 既是邀請,便要先下請帖。這天,身為詩人的白居易別出心裁,以詩代帖,向好友韜光禪師發出邀約:“白屋炊香飯,葷膻不入家。濾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青芥除黃葉,紅姜帶紫芽。命師相伴食,齋罷一甌茶。” 白居易知道出家人不食葷腥,便在這酋《招韜光禪師》中特地提到,自己已經烹飪了一席素齋。為了能讓韜光有賓至如歸之感,白居易頗為講究,要求準備飯食的人們先凈手,后濾泉,還親自加入到了制作菜肴的行列中,就等韜光禪師入座。甚至連餐后茶點都已備齊,可供二人對飲閑話。 然而可能是疏忽,這首詩雖然是一份請帖,但全詩的中心內容卻圍繞著白居易自身展開。詩人的本意是想讓韜光禪師知曉自己如何用心對待這次相會,因而在前三聯中詳細呈現了準備的細節,而未有“邀請”之謙語。好不容易第四聯切入了正題,卻在詩中習慣性地使用了“命”字。 韜光禪師豈是等閑之輩,他為尋找完美的棲身修行之所,一路云游至靈隱一帶才安頓下來,絕不是一個能遷就心外之物之人。或許是他素來就不愿與官員有太多接觸,也或許是韜光禪師實在是不想步入城鎮之中,沾染凡俗,因此他婉言謝絕了太守的邀請,并沒有來赴這場為迎接自己而精心準備的宴席。 既然太守的請帖是一首律詩,韜光便用一首律詩作了辭謝:“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巖阿倚石眠。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種金蓮。白云乍可來青嶂,明月難教下碧天。城市不能飛錫去,恐妨鶯囀翠樓前。” P4-6
來往亦風流 作者簡介
杜清雨,字詩佳,號夕廬,1989年生于浙江杭州。文博館員。現任職于韓美林藝術館研究推廣部,杭州市風景園林學會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西湖藝術史論壇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西湖學、文化遺產學。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