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重估俄蘇美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044579
- 條形碼:9787550044579 ; 978-7-5500-4457-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重估俄蘇美學::: 本書特色
澄清學界對俄蘇美學的誤判 探究俄蘇美學對20世紀中國美學的影響 《重估俄蘇美學》梳理了 20 世紀以來俄蘇美學的主要發展脈絡,并將同時期我國對俄蘇美學思想的接受穿插其中,指出了俄蘇美學的先進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礎上,《重估俄蘇美學》以今天的學術眼光對俄蘇美學進行了價值重估,對俄蘇各時期的文藝理論進行了深度闡釋。 俄蘇美學對我國美學思想的影響極為深遠,因而,研究俄蘇美學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分析產生消極影響的原因,糾正前代學者對俄蘇美學的誤判,還原俄蘇美學的本來面貌,有利于重新評判俄蘇美學的價值,有利于彌補過往我國接受俄蘇美學的疏漏之處,使俄蘇美學為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美學提供新的理論支持。
重估俄蘇美學::: 內容簡介
本書梳理了20世紀以來俄蘇美學的主要發展脈絡,并將同時期我國對俄蘇美學思想的接受穿插其中,指出了俄蘇美學的先進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礎上,本書以今天的學術眼光對俄蘇美學進行了價值重估,對俄蘇各時期的文藝理論進行了深度闡釋。全書共有十八章,包括:20世紀前半期中國美學對俄蘇美學的接受、馬克思美學思想的研究、《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美學思想研究等內容。
重估俄蘇美學::: 目錄
目錄
緒論 俄蘇美學重估的緣起和內容/1
**節 俄蘇美學重估的緣起/3
第二節 俄蘇美學重估的內容/14
**章 20世紀前半期中國美學對俄蘇美學的接受/27
**節 “張目以觀世界社會文學之趨勢”/28
第二節 “別求新聲于異邦”/37
第二章 馬克思美學思想的研究/52
**節 馬克思美學思想的*早研究者/53
第二節 馬克思美學思想研究的新視角/70
第三章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美學思想研究/77
**節 對《手稿》三種不同的評價/79
第二節 20世紀20—30年代蘇聯對《手稿》美學思想的研究/88
第三節 20世紀50年代蘇聯對《手稿》美學思想的研究/93
第四章 20世紀50—60年代的中蘇美學大討論/103
**節 20世紀50—60年代中蘇美學大討論的背景/105
第二節 20世紀50—60年代蘇聯美學大討論中各派的觀點/111
第三節 20世紀50—60年代中蘇美學大討論涉及的若干理論問題/122
第五章 “美的本質的客觀社會性說”比較研究/135
**節 《論美感、美和藝術》與《論現實的審美特性》的比較研究/135
第二節 《現實中和藝術中的審美》等與李澤厚若干論文的比較研究/148
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哲學基礎/159
**節 基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歷史唯物主義/160
第二節 基于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的反映論/183
第七章 藝術本質審美意識形態說的學術史研究/193
**節 藝術是一種意識形態/194
第二節 藝術是以形象反映現實的意識形態/204
第三節 藝術是審美的意識形態/212
第八章 形象思維研究/222
**節 形象思維論在我國的影響概述/223
第二節 中蘇美學家對形象思維理解的異同/230
第九章 典型研究/242
**節 20世紀30—40年代我國的典型理論/243
第二節 20世紀50—80年代蘇聯話語體系對我國典型理論的影響/253
第十章 俄蘇美學對中國美學的負面影響/263
**節 無產階級文化派和“拉普”的影響/263
第二節 庸俗社會學及其余緒的影響/273
第三節 日丹諾夫和蘇共中央關于文藝問題的決議的影響/284
第十一章 文藝的內部研究/290
**節 俄國形式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概況/291
第二節 文學作品的特殊性/296
第三節 “陌生化”理論/308
第四節 20世紀60—80年代的塔爾圖-莫斯科學派/316
第十二章 藝術活動的功能/325
**節 藝術功能的多元闡述/326
第二節 藝術的三功能說/340
第三節 藝術功能的系統闡述/345
第十三章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354
**節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的形成和發展/355
第二節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在我國的傳播/369
第十四章 “文學是人學”的理論/382
**節 高爾基美學理論在我國/383
第二節 《論“文學是人學”》一文對蘇聯美學理論的全面回應/388
第十五章 世界影響巨大的美學家—巴赫金/406
**節 國內外的巴赫金研究/407
第二節 巴赫金根基性的理論觀點/415
第十六章 美學研究中的方法論/431
**節 價值學方法/431
第二節 系統方法/451
第十七章 俄蘇美學家的美學史研究/467
**節 洛謝夫的古希臘羅馬美學研究/467
第二節 阿斯穆斯的德國古典美學研究/481
第三節 奧夫相尼科夫和六卷本《美學思想史》/491
第十八章 中國美學對俄蘇美學接受的歷史經驗/500
**節 囫圇吞棗的接受/500
第二節 偏振式的接受/505
第三節 消化后的接受/508
參考文獻/513
后 記/535
重估俄蘇美學::: 作者簡介
凌繼堯, 1945 年生,1962—1968 年在北京大學讀本科,1978—1981 年 在 北 京 大 學 讀 研 究 生 , 師 從 朱 光 潛 先 生 ,1981—1994 年在南京大學哲學系、中文系任教, 1992 年被評為教授,同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4 年調入東南大學,現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三項,翻譯、出版著作十余種。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兩次,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數次。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