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辛棄疾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7406
- 條形碼:9787101157406 ; 978-7-101-1574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辛棄疾 本書特色
辛棄疾,早年與祖父在金國生活,青年時期參加抗金義軍,率五十人勇闖敵營,擒獲叛徒張安國,南下歸宋。 他是堅定的主戰派,多次建言獻策,力主討伐金國、收復失地。遺憾的是,他至死都未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辛棄疾擅長寫詞,其作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他在詞 與蘇軾齊名,合稱“蘇辛”。
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辛棄疾 內容簡介
他們的思想、品德、事跡,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 他們的故事,是對中華民族的稟賦、特點和氣質生動、鮮活的闡釋。 他們的名字,在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上光彩奪目。 他們為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書寫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先賢人物。 辛棄疾,早年與祖父在金國生活,青年時期參加抗金義軍,率五十人勇闖敵營,擒獲叛徒張安國,南下歸宋。 他是堅定的主戰派,多次建言獻策,力主討伐金國、收復失地。遺憾的是,他至死都未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辛奔疾擅長寫詞,其作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他在詞史上與蘇軾齊名,合稱“蘇辛”。
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辛棄疾 目錄
少年橫槊
辛黨
平戎策
江南游子
茶寇
飛虎軍
帶湖
經界鈔鹽
黨禁
陸放翁
京口備戰
燕可伐歟
辛棄疾生平簡表
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辛棄疾 節選
《辛棄疾/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朝陽照在城墻上,哨樓上吹響了雄渾的號角聲,晨練的士兵迅速歸隊。 目睹天平軍紀律嚴明,辛棄疾深感敬佩,說道:“我招募軍隊是為了抗金,如今情愿歸于大帥統轄。” “如此*好!”耿京大喜,隨即任命辛棄疾為掌書記。“幕府中正缺一個精通文墨的秀才,請你負責軍中文書往來,并保管帥印。” 十月,辛棄疾已經習慣軍營中的生活。他不僅協助處理軍中文書,還對許多事情提出了中肯的意見,逐漸得到耿京的信任。 完顏亮親率六十萬大軍進攻宋國的消息迅速傳遍各地,天下震蕩。 眾首領在廳堂中議事。耿京臉色深沉,高高舉起一疊來自各地的信報。 “完顏亮兵分四路:**路從海上直接攻取宋國都城臨安,第二路攻取荊州江陵城,第三路由大散關進入四川,第四路進軍壽春,占領兩淮之后與海上大軍匯合夾擊臨安。” 雖然早有預料,這個消息還是讓眾豪杰感到震驚,議事廳中七嘴八舌地爭論起來。 “此次以傾國之力加兵淮上,河北山東義軍根本無力阻攔,宋國危在旦夕!” “宋國絕不會坐以待斃,必然調兵淮上全力抵抗。趁宋金兩國交鋒之際,我軍可先攻取山東,然后揮師北上。” “宋國向來重文輕武,抵抗也是徒然。金人一旦攻占江南,再以重兵橫掃我軍,我軍恐怕無力自保。” 辛棄疾大喝一聲:“不管如何,金賊犯我華夏,我們就不能袖手旁觀。眼下應當盡快與北方各路義軍結為盟友,阻撓南侵的行動。” “我同意。”耿京取出兩封信函遞給辛棄疾,“大名府王友直遣人通書,說愿意接受我軍節制。鄆城提領也有書來報,說義端和尚聚集千余人圖謀起事,希望加入我們。這兩份文書的答復,望先生為我寫定。” “可是泰山的義端和尚?”辛棄疾往日與義端有過數面之緣,對他頗為了解。“此人號稱出家人,卻不戒酒肉女色,平日喜歡聚眾滋事,講論兵法夸夸其談。” “那都是小節。如今他聚眾上千,只要愿意歸附我軍,先把他招來再說。” 辛棄疾應道:“既然如此,我愿親自去送文書,勸他來歸。” 碧藍的天穹上,白云漫無心思地飄著,大自然像運筆如神的畫家,用手中的畫筆把晚秋的泰山點染得絢麗多彩。 辛棄疾獨自去見義端,約好了來歸的日期,然后騎馬來到方山。 方山在泰山西北麓的群山環抱之中,四壁如削,山頂平坦,遠遠看去外形酷似一塊玉璽。方山之陽有一座靈巖寺,這座寺廟初建于東晉年間,歷經七八百年仍香火不衰。 日晷漸移,山中霧靄逐漸凝聚,暮鐘在山谷中回響,一聲聲悠遠而滄桑。 馬蹄聲自遠而近,辛棄疾英姿勃勃地從馬上跳下,向前面一個人揮了揮手。那人正是從寺中來迎的黨懷英。 久別重逢,別有一番親切之意,辛黨二人攜手走入靈巖寺。 靜室中窗明幾凈,除了一桌一椅一床之外,只有高高疊起的書冊。 得知辛棄疾祖父去世的消息,黨懷英說:“此處環境清雅,泉甘茶香,*宜隱居讀書。辛君若沒有別的牽掛,不如來寺中與我同住。” 辛棄疾問道:“兄可記得當日報國之志?” 黨懷英說道:“儒者以天下為念,這是老師的教誨。可惜某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尚未有機會報效國家。” 辛棄疾殷切地凝視著好友,說道:“靖康時金人犯我河山,北方淪為外族領地,此為宋人千秋之痛。現在金人又準備南征,吾輩正當勠力為國家干一番事業,奪回失地,中興宋室。” “中興宋室?”黨懷英聞言大為訝異,“辛君兩次到燕京赴考,難道不是想為金國效力嗎?” ……
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辛棄疾 作者簡介
王媛,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師從袁行霈先生,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和文獻。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