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作為“想象”與“表現”的藝術-(科林伍德美學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6092
- 條形碼:9787522706092 ; 978-7-5227-060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作為“想象”與“表現”的藝術-(科林伍德美學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以科林伍德美學中的想象和表現理論為抓手,試圖從這兩個視角來理解科林伍德的整個美學思想。除導論和結論外,本書設六章來完成整個研究。 導論部分,本書在簡要介紹科林伍德生平、美學思想及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基礎上,闡明自己的研究內容。**章(科林伍德美學思想的歷史文化語境及理論淵源)試圖將科林伍德的美學放在科林伍德所處的時代文化語境之中,并剖析科林伍德所面臨的問題以及他所要解決的問題及采用的方式和方法。第二章(想象與認知、美及藝術)主要探討早期科林伍德如何處理想象與認知、美及藝術的關系。第三章(想象與情感)主要探討科林伍德后期美學如何將想象和情感聯系到一起。第四章(表現與情感)主要闡述科林伍德的“表現主義”美學思想。第五章(表現與語言)主要探討科林伍德的“表現主義”語言觀,以及他對想象與語言、表現與語言、藝術和語言關系的看法。第六章(基于想象、表現和語言的藝術論)主要論述后期科林伍德在“想象論”“表現論”及“語言論”的視域下對藝術總的看法以及他對以前觀點的一些修正。結論(科林伍德美學的理論貢獻、缺陷、歷史地位及影響)主要論述科林伍德美學的理論特質、理論貢獻、理論缺陷及其歷史地位和影響。
作為“想象”與“表現”的藝術-(科林伍德美學思想研究) 目錄
**節 科林伍德生平、思想簡介
一 **階段(1912-1925年)
二 第二階段(1925-1933年)
三 第三階段(1933-1943年)
第二節 科林伍德美學思想簡介
一 科林伍德前期美學基本思想
二 科林伍德后期美學基本思想
第三節 科林伍德美學思想的研究現狀及本書研究內容
一 本書選題及國內外研究現狀
二 本書主要內容
本章小結
**章 科林伍德美學思想的歷史文化語境及理論淵源
**節 科林伍德美學思想的歷史文化語境
一 科林伍德美學與“兩種文化”
二 科林伍德美學與大陸理性主義及英美經驗主義
三 科林伍德美學與西方藝術的發展狀況
第二節 科林伍德美學思想的理論淵源
一 科林伍德對英國經驗主義哲學的吸收和借鑒
二 維柯的“詩性智慧”與科林伍德的“想象”
三 康德美學對科林伍德的影響
四 科林伍德對浪漫主義美學的借鑒
五 科林伍德從羅斯金那里獲得的靈感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想象與認知、美及藝術
**節 想象與認知
一 科林伍德論“統一心靈”與“知識地圖”及藝術在其中的位置
二 藝術中的想象與認知
三 藝術的“消亡”與不朽:科林伍德的藝術發展觀
第二節 想象與美及藝術
一 想象與藝術的性質
二 想象與藝術美的各種形式及自然美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想象與情感
**節 想象與感覺
一 概念的界定
二 科林伍德對以往想象與感覺關系理論的批判與借鑒
三 科林伍德論感覺與想象的同質性
第二節 想象與意識及情感
一 意識對感覺的修正
二 意識與想象及意識的腐化
第三節 作為想象的藝術
一 想象與幻想
二 總體性想象經驗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表現與情感
**節 科林伍德對技藝美學的批判
一 藝術概念的變化及科林伍德的理解
二 科林伍德對技藝論美學的批判
第二節 科林伍德對再現論美學的批判
一 再現藝術與真正的藝術
二 科林伍德論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再現觀
三 刻板再現與情感再現
第三節 科林伍德對巫術藝術和娛樂藝術的批判
一 科林伍德對巫術藝術的批判
二 科林伍德對娛樂藝術的批判
第四節 作為表現的真正藝術
一 喚起情感與表現情感
二 描述情感與表現情感
三 暴露情感與表現情感
四 與情感表現相關的其他問題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表現與語言
**節 表現和想象與語言的產生及本質
一 三種經驗與三種情感
二 三種表現
三 語言的產生和本質及其和藝術的關系
第二節 語言的發展和分化及其和情感表現的統一
一 身體動作與有聲語言
二 語言的發展和分化
三 語言和情感表現的統一
四 統一于語言的藝術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基于想象、表現和語言的藝術論
**節 真假與好壞藝術
一 真正的藝術與名不副實的藝術
二 好的藝術與壞的藝術
第二節 藝術與認知及藝術的實踐性
一 藝術與假設性或推測性認知
二 藝術與對個別事物的認知及理智型認知
三 藝術與哲學、歷史及科學的區別
四 藝術與實踐
第三節 藝術創造及其與社會的關系
一 創作與想象及表現的關系
二 藝術家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的合作
本章小結
結論 科林伍德美學的理論貢獻、缺陷、歷史地位及影響
**節 科林伍德美學對黑格爾及克羅齊的改進與發展
一 科林伍德美學對黑格爾的改進與背離
二 科林伍德美學對克羅齊的批評與改進
第二節 科林伍德美學的理論貢獻及缺陷
一 從關鍵詞看科林伍德美學的理論貢獻
二 科林伍德美學的理論缺陷與難題
第三節 科林伍德美學的歷史地位及影響
一 系統表現論的開拓者之一
二 經驗論美學的拓展者之
三 符號美學的開拓者之一
四 20世紀美學轉向的體現者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作為“想象”與“表現”的藝術-(科林伍德美學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李永勝(1981-),男,河北邯鄲人,2005年獲得西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士學位,2014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藝學碩士學位,2017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藝學博士學位,現就職于深圳大學美學與文藝批評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學、文藝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