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教堂:從建筑到藝術:from architecture to art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30925
- 條形碼:9787568930925 ; 978-7-5689-3092-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懂教堂:從建筑到藝術:from architecture to art 本書特色
藝術帶給自身的感受大于藝術史中的評價標準——這其實是欣賞藝術作品真正需要的態度。
讀懂教堂:從建筑到藝術:from architecture to art 內容簡介
西方□□上*好的藝術大多和□□相關。作為視覺體系的教堂是一部綜合的藝術史,涵蓋了□□史、建筑史、繪畫史、雕刻史、設計史等。教堂里的□□藝術品,琳瑯滿目,自成系統,呈現了□□藝術*好的成果。在《讀懂教堂》中,作者選取了到過的48所遍布歐洲的教堂,從□□背景到人文軼事、從建筑到雕塑,從繪畫到裝飾藝術,講述了每座教堂藝術系統的創制,引導讀者欣賞教堂幾百年□□的美妙藝術。
讀懂教堂:從建筑到藝術:from architecture to art 目錄
1.上帝的天國成為人間的圣殿——先賢祠(Panthéon) 002
2.宛若烈火里涅槃的鳳凰——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009
3.高挑絢麗與古樸靜謐的對比——圣沙佩勒教堂(Ste-Chapelle)與圣日耳曼德佩教堂(St-Germain des Prés) 016
4.俯瞰著如海巴黎的潔白圣心——圣心大教堂(Basilique du Sacré–Coeur) 021
5.這熠熠生輝的教堂與紀念館——圣女貞德教堂(église Sainte-Jeanne-d'Arc) 028
6.莫奈的畫讓教堂無比璀璨——圣母大教堂(Notre Dame Cathedral) 034
7.高聳在島上看大海潮起潮落——圣米歇爾山修道院(Mont Saint Michel Abbry) 040
8.在福維埃山頂上守護著里昂——福維埃圣母教堂(La 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ère)
046
9.歷史的見證者身披幻化的光影——圣讓首席主教教堂(Primatiale St-Jean) 050
10.墓穴之上的鐘聲飄蕩在天空——斯蒂凡大教堂(Stephansdom) 054
11.藍色的多瑙河與黃色的教堂——瑪利亞教堂(Maria Taferl)與梅爾克修道院(Stift Melk)
060
12.小山教堂埋葬著偉大的樂師——海頓教堂(Haydn Church) 068
13.炫耀傲嬌的帝國氣派與姿態——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 072
14.在古老安靜中觀賞死亡之舞——瑪利亞教堂(Marienkirche) 076
15.現代裝飾風的羅馬天主教堂——圣赫德維希大教堂(St. Hedwigs Kathedrale) 079
見證戰爭殘酷的視覺符號——威廉皇帝紀念教堂(Kaiser Wilhelm Ged?chtnis Kirche)082
那受天使點化過的活的石頭——圣瑪利亞新堂(Santa Maria Novella)與 圣羅倫佐教堂(Cathedral San Lorenzo) 086
18.古典優雅高貴的美之奇跡——花之圣母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Fiore) 094
19.教堂內畫作比外表更加美麗——圣母領報教堂(Santissima Annunziata)與圣馬可教堂及修道院(Museo del Convento di San Marco) 102
20.真實表現人類悲劇的馬薩喬——圣瑪利亞·德爾·卡邁納教堂(Santa Maria del Carmine) 110
21.司湯達在這里陷入美的幻境——圣十字教堂(Santa Croce) 114
22.伴隨著美麗臺階與廣場的教堂——圣三一教堂(Trinità dei Monti)與圣伊涅斯教堂(Chiesa di Sant' Agnese in Agone) 120
23.*大的富麗堂皇的圣母教堂——圣母大殿(Basilica di S. Maria Maggiore) 126
24.在特級宗座圣殿中**古老——拉特朗圣諾望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130
25.全因為摩西雕像而光彩輝煌——圣彼得鐵鏈教堂(San Pietro in Vincoli) 136
26.面對著圣山與奇跡兩個教堂——人民圣瑪利亞教堂(S. Maria del Popolo) 140
27.比例是建筑各部分的一致性——萬神廟(Pantheon) 145
28.端看米開朗琪羅與貝爾尼尼——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 Pietro) 150
29.現世喧嘩讓古老的建筑不古——圣馬可教堂(Basilica San Marco) 162
30.因提香的《圣母升天》而珍貴—— 弗拉里榮耀圣母堂(S. M. Gloriosa dei Frari) 168
31.坐落在大運河入口的海角上——安康圣母大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174
32.里面有貝利尼的作品和墓地——圣喬凡尼保羅大教堂(Basilica Santi Giovannie Paolo)
178
33.坐落在水城威尼斯的玻璃島上——穆拉諾島的教堂(Basilica di I. S. Murano) 182
34.高迪那無休無止建造的殿堂——圣家族大教堂(La Sagrada Família) 186
35.隱藏于雨霧山中的靜修之地——圣本尼迪克特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 192
36.見證歷史安息千古風流人物——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 198
37.英國*大的王公貴族安息地——圣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206
38.莎士比亞的受洗與長眠之地——圣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 210
39.鬧中取靜地重建歷史的滄桑——曼徹斯特大教堂(Manchester Cathedral) 214
40.聳立成愛丁堡天際線的*高點——圣賈爾斯大教堂(St. Giles' Cathedral) 218
41.加爾文在這里倡導宗教改革——圣皮埃爾大教堂(Cathédrale de St. Pierre) 222
42.不排他地相信一切美好真善——圣母院(Basilique Notre-Dame) 228
43.做人權主題繪畫的萬徒勒里——瑪德琳娜教堂(Eglise La Madeleine) 234
44.窈窕的白色圣母在合掌祈禱——圣安東尼教堂(Chiesa di S. Antonio) 240
45.明亮簡樸的教堂與美麗的湖——圣羅可教堂(Chiesa di San Rocco)與 圣卡爾羅教堂(Chiesa di San Carlo) 242
46.半山的修道院與小街的教堂——圣洛倫佐修道院(Cattedrale San Lorenzo)與伊瑪克拉塔教堂(Chiesa dell Immacolata) 244
47.美麗小鎮上有一個溫暖教堂——迪翁教堂(Temple de Divonne) 248
48.有華麗裝飾的教堂與圖書館——圣加侖修道院大教堂(St. Gallen Cathedral) 252
展開全部
讀懂教堂:從建筑到藝術:from architecture to art 節選
英國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在自傳中這樣寫道:“1764年10月15日,在羅馬,當我坐在朱庇神堂遺址上默想的時候,天神廟里赤腳的修道士們正在歌唱晚禱曲,我心里開始萌發撰寫這座城市衰落和敗亡的念頭。”由□□引發的激情是愛德華·吉本寫出羅馬史的動力,而我在愷撒大帝被刺倒下的地方,羅馬古寺的旁邊,開始了對人類信仰和與之相關的藝術的一種思考。□□是人類自我設定、自我接受的一種信仰系統。歐洲的每一個城市幾乎都有教堂矗立,每個城市的成長都曾伴隨教堂的修建和布道,每個鄉村的□□處一定是教堂的鐘樓和尖塔。
教堂是信仰的歸屬地,也是心靈的安放地。信仰可以滋潤我們的心靈,讓人們的生命充實,充滿希望。占據著*好地勢的教堂可以把鐘聲傳到四面八方。教堂的鐘聲準時響起,在黑暗里具有深遠的穿透力,讓聽者的心靈得到慰藉。鐘聲是悠長的,鐘聲是深沉的,肯定而明確,具有安撫人心的作用,就如同“夜半鐘聲到客船”,讓旅途上的行者安然入睡。我曾經在歐洲一個鄉村旅舍住過幾天,鄉村的寧靜仿佛凝固了時間,但是在午夜的時候,村里唯一的教堂總會敲起十二點的鐘聲,那一聲又一聲,清晰而明亮,穿透了無邊的黑暗,來到我的枕邊,驚破了我的睡夢;并且,鐘聲是那么準時,不差分毫地開始,在該結束處結束,但是余音裊裊,讓我在黑暗中清醒。
□□上*好的藝術,大多和□□相關。作為視覺體系的教堂是一部綜合的藝術史,涵蓋了□□史、建筑史、繪畫史、雕刻史、設計史等,讓細心觀看的各類游客從中受益。教堂里總是藏有豐富的□□藝術品,琳瑯滿目,自成系統,呈現了□□藝術*好的成果,藝術圣殿出現的每位大師,他們用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杰出的□□藝術鑄成了教堂的基石。每到一個城市,我都會參觀這個城市的主要教堂。走進教堂,看到這些從建筑到雕塑,從繪畫再到裝飾的偉大藝術,為這樣的藝術奇跡所震撼。□□著名藝術史家、博物館學專家羅蘭·雷希特撰寫的《信仰與觀看》則集中描繪了教堂建筑的象征、裝飾、風格、空間,也涉及彩色玻璃和雕塑,以及哥特式藝術作品的創制與傳播。的確,“教堂對教會來說是布道的場所;對教徒來說,是尋找安慰洗刷心靈的地方;對藝術家來說,那是他手中的一塊石料或者一塊畫布”。尋訪教堂,徜徉其間,欣賞教堂幾百年□□的美妙藝術和非凡建筑,身臨其境,可以獲得一種全新的文化體驗。
我自己常說,讀萬卷書固然重要,行萬里路更有實際收獲。有機會見識世界,使得我和廣闊的自然有了一種親密的接觸,而我深知見識世界、貼近自然對我的眼界,對我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對我自身靈魂和思想的豐富,都有一種無法想象的意義。觀看,并且思考,因觀看而快樂,因思考而幸福,這就形成了人生的過程。王羲之在《蘭亭集序》里寫道:“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這個“蘭亭”在我,就是一個世界。其中對于教堂,我總是興趣盎然地閱讀它們。對我有意義的是:我怎么看。讀懂它,既意味著知識,也意味著感受,這深入□□深處,體會當下語境的觀看,意味著完成“看—見”的完整過程。
讀懂教堂:從建筑到藝術:from architecture to art 作者簡介
周至禹,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中央美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流行色協會色彩教育委員會委員。作品多次參加中外美術展覽并獲獎。版畫作品被英國大英博物館、□□神奈川美術館、美國波特蘭博物館、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藝術學院、中國美術館、廣州美術館、中央美院陳列館等收藏,入選文化部主編《中國美術六十年》及《中國當代美術全集》等大型畫冊。出版教材、散文集、作品集三十余部,在現代設計基礎教育方面有開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