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步兵攻擊:隆美爾手繪插圖珍藏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818237
- 條形碼:9787516818237 ; 978-7-5168-1823-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步兵攻擊:隆美爾手繪插圖珍藏本 內容簡介
《步兵攻擊》出版于1937年,此為中譯文首次引進,是二戰時德國著名將領隆美爾根據自己在一戰中的親身經歷寫成的,對每一場參加的戰斗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述,做為案例反思,并加插了親手繪制的現場戰術地圖,堪稱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是一戰史優秀的回憶錄。 《步兵攻擊》一經出版,就引起了巨大轟動,希特勒正是因為這本書,看中了隆美爾的軍事才能而給予他很高的指揮權,才成就了其日后聲名顯赫的戰績。美國曾經出版過此書的刪節版本《攻擊!》,作為盟軍陸軍戰術教學之用,巴頓將軍也是《步兵攻擊》的愛好者,后來被西方作為步兵戰術教科書而廣泛運用。
步兵攻擊:隆美爾手繪插圖珍藏本 目錄
運動戰——比利時和法國北部(1914)
出 征…………………………………………………………………………… 2
抵達邊境………………………………………………………………………… 4
偵察隆格維周邊情況,為**次戰斗做準備………………………………… 5
在布萊德的行動………………………………………………………………… 9
默茲河畔——在蒙特和杜爾肯樹林的行動…………………………………… 16
在格斯內的行動………………………………………………………………… 23
阿爾貢追蹤:在普雷茨的行動………………………………………………… 26
進攻德芙伊樹林………………………………………………………………… 29
在德芙伊樹林的戰斗…………………………………………………………… 33
1914年9月9日至10日的夜襲……………………………………………………… 37
撤離阿爾貢……………………………………………………………………… 42
蒙特布萊恩維爾附近的行動;突襲布松樹林………………………………… 44
羅曼路沿線的林間戰斗………………………………………………………… 49
第二章
阿爾貢戰役(1915)
夏洛特山谷的連隊陣地………………………………………………………… 54
1915年1月29日的進攻… ………………………………………………………… 56
逼近“中樞”和巴加泰勒……………………………………………………… 63
攻擊“中樞”…………………………………………………………………… 66
1915年9月8日的進攻……………………………………………………………… 72
第三章
孚日高地的陣地戰(1916)
羅馬尼亞的運動戰(1916-1917)
新的部隊………………………………………………………………………… 78
突擊“松果”…………………………………………………………………… 80
在斯庫爾杜克通道……………………………………………………………… 85
強攻萊蘇盧伊…………………………………………………………………… 89
在庫爾佩努爾-瓦拉里的行動… ………………………………………………… 92
馬古拉·奧多貝斯蒂的1001高地………………………………………………… 99
加格斯蒂………………………………………………………………………… 105
臨近維德拉……………………………………………………………………… 113
第四章
喀爾巴阡山脈東南部的戰斗(1917年8月)
向喀爾巴阡前線進軍…………………………………………………………… 116
攻擊山脊路彎道,1917年8月9日………………………………………………… 119
1917年8月10日的進攻… ………………………………………………………… 126
1917年8月11日,強攻科斯納山… ……………………………………………… 132
1917年8月12日的戰斗… ………………………………………………………… 142
1917年8月13日至18日的防御戰… ……………………………………………… 146
1917年8月19日,第二次強攻科斯納山… ……………………………………… 157
重新轉入防御…………………………………………………………………… 165
第五章
托爾曼攻勢(1917)
第十二次伊松佐戰役的排兵布陣……………………………………………… 168
**天進攻:赫夫尼克和1114高地……………………………………………… 174
1917年10月25日,第二天進攻——科洛弗拉特陣地的突破…………………… 185
進攻庫克山,封堵盧伊科—薩沃尼亞山谷,打通盧伊科通道……………… 195
強攻克拉貢薩山………………………………………………………………… 208
占領1192高地和姆爾茲利山頂,進攻馬塔尤爾山……………………………… 219
第六章
在塔利亞門托河和皮亞韋河上
的追蹤(1917-1918)
馬塞利斯-坎佩里奧-托雷河-塔利亞門托河-克勞塔納通道… ……………… 230
追蹤到奇莫拉伊斯……………………………………………………………… 236
進攻奇莫拉伊斯以西的意大利陣地…………………………………………… 238
穿越埃爾托和瓦洪特峽谷的追蹤……………………………………………… 243
隆加羅內的戰斗………………………………………………………………… 247
格拉帕山區的戰斗……………………………………………………………… 261
步兵攻擊:隆美爾手繪插圖珍藏本 節選
出 征 1914年7月31日,烏爾姆——戰爭的不祥之兆籠罩著德國,到處都是嚴肅、憂慮的面孔!令人難以相信的流言以*快的速度在周圍傳播著。天剛蒙蒙亮,所有的公告板就圍滿了人。報紙接二連三地發行副刊。 那天一大早,四十九野戰炮兵團四排的官兵匆匆穿過老皇城。“保衛萊茵河”的歌聲回蕩在狹窄的街道上空。 當時我是步兵中尉,從3月份開始擔任行動機敏的“狐貍排”的排長。我們走在明媚的朝陽下,完成常規的操練之后返回營地。一路上,數以千計的群眾向我們熱情歡呼。 下午當部隊在兵營里購買馬匹的時候,我的任命終于解除了。自從局勢急劇惡化之后,我就渴望回到自己所在的“威廉一世國王團”,渴望回到“自己人”身邊。過去兩年間,我一直負責一二四步兵團(符騰堡六團)七連的訓練。 我和列兵漢勒匆匆收拾行李,當晚深夜抵達我們負責守衛的魏恩加滕。我們的團部設在魏恩加滕一座老舊的大修道院里。1914年8月1日這一天,團部一片繁忙景象,部隊正抓緊測試野戰裝備!我先去團部機關報到,然后向七連的戰士們打招呼。在不久的將來,我將帶著七連的兄弟們一同奔赴戰場。所有年輕的面孔都洋溢著喜悅、活力和期待。世界上難道還有比率領這樣一批士兵去抗擊敵人更好的事嗎? 下午6點是團部檢閱時間,哈斯上校檢閱了身著土灰色制服的全團將士,向大家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正當我們要解散的時候,上級傳來了動員令:德國決定參戰了。德國年輕人渴望戰斗的呼喊聲久久回蕩在古老的灰色修道院上空。 8月2日是安息日,這一天對我們意義重大!我們團在明媚的陽光下做禮拜。到了晚上,自豪的符騰堡六團在嘹亮的軍樂聲中出征,搭乘火車前往拉芬斯堡。連綿不絕的部隊專列向西隆隆駛去,直抵形勢危急的邊境。黃昏時分,我們團在歡呼聲中離開營地。讓我倍感失望的是,我沒能跟隨大部隊一起出征。根據上級安排,我要留在后方幾天,負責帶領后備部隊。此事原本無可厚非,但我擔心自己會錯過*場戰斗。 8月5日去前線的行程無比美好。我們途經祖國美麗的山川,人們在路旁向我們歡呼。部隊一路唱著歌,每到一站都有無數的水果、巧克力和面包卷。經過科恩-威斯特海姆的時候,我匆匆見了家人一面。 我們在夜間穿過萊茵河。探照燈的光線不斷劃過夜空,探尋著敵人的飛機或飛船。部隊的歌聲逐漸平息下來,大家四處躺下睡覺。我在車頭看著爐膛,然后向外望著蕭瑟、濕熱的夜空,心里想著未來幾天將會發生什么。 8月6日晚間,我們到了迪登霍芬附近的科尼西斯馬赫恩,終于可以從擁擠不堪的軍列上下來。下車后,我們穿過迪登霍芬到達魯克斯魏勒。迪登霍芬給人的感覺不太好,街道和房子臟亂不堪,人們沉默寡言,和我的家鄉斯瓦比亞天差地別。 我們繼續向前行進。夜幕降臨的時候,大雨傾盆而下。我們的衣服很快濕透了,身上的行裝越來越沉。這樣的開端還真不賴!遠處傳來零星的槍聲。午夜時分,我們排到達魯克斯魏勒,在6個小時的行軍途中沒有遭受任何損失。迎接我們的是連長巴默特中尉。短暫的寒暄之后,我們倒地便睡。 抵達邊境 隨后的幾天里,艱苦的訓練增強了我們這個加強連的凝聚力。除了以排和連為單位組織的訓練以外,我們展開了一系列以使用刺刀為主的格斗訓練。有幾個平靜的下雨天,我和排里的戰友在勃林根附近負責守衛。因為吃了油膩食品和新鮮面包的緣故,我和排里幾名戰士出現了胃疼的癥狀。8月18日,我們開始向北面行軍,我騎著連長的另一匹馬前行。在歡快的歌聲中,我們穿過了德國和盧森堡的邊境線。那里的人很友好,紛紛給部隊送上水果和飲料。我們一路步行抵達布德斯堡。8月19日清晨,我們冒著法國人從隆格維要塞發射的炮火向西南方向進發,*后在達勒姆露營。*場戰斗已經臨近,但我的胃還在翻江倒海,吃巧克力和干面包也無濟于事。但我不會因此告病休息,我可不想被人看成逃兵。8月20日,在一段高溫行軍之后,我們抵達比利時的梅克斯拉蒂格。一營負責守衛前哨陣地,二營負責就地警戒。當地人很內斂,大都少言寡語。天空出現幾架敵機,我們開槍射擊無果。 ......
步兵攻擊:隆美爾手繪插圖珍藏本 作者簡介
隆美爾,出生于德國符騰堡首府海登海姆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10年入伍,因在*次世界大戰中戰功卓著而獲得藍馬克斯勛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其非凡的軍事才能而制造了“隆美爾神話”,被稱為“沙漠之狐”,并晉升為陸軍元帥。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