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古文觀止(精編本)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3779461
- 條形碼:9787553779461 ; 978-7-5537-7946-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文觀止(精編本) 本書特色
1.《古文觀止》既是現(xiàn)代中國人探索傳統(tǒng)文化寶藏的金鑰匙,也是孩子們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積累寫作素材的古文啟蒙讀物。 2.本書采用傳統(tǒng)的“字注結(jié)合”方式,即把注釋性的文字排成小號字體,方便讀者閱讀理解。 3.在原書的基礎(chǔ)上精選75篇,是學(xué)習(xí)、了解文言文的上佳選本。
古文觀止(精編本) 內(nèi)容簡介
《古文觀止》是清代文人吳楚材、吳調(diào)侯編選的一個古文選本,上起先秦,下迄明代,共十二卷,選文二百二十二篇。本書所選以古代散文為主,間收少量駢文、韻文,絕大多數(shù)稱得上歷代古文的精華,而且篇幅長短適宜,又有注釋評析,便于初學(xué)者熟讀記誦,反復(fù)揣摩,從中領(lǐng)悟文章立意、布局、措辭、造勢等,找到學(xué)習(xí)寫作的門徑。正是由于具備以上優(yōu)點,本書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行以來,廣為流傳,深受學(xué)者喜愛,影響至今不衰。
古文觀止(精編本) 目錄
鄭伯克段于鄢
石蠟諫寵州吁
曹劌論戰(zhàn)
宮之奇諫假道
……
卷 二
呂相絕秦
季札觀周樂
卷 三
祭公諫征犬戎
召公諫厲王止謗
……
卷 四
蘇秦以連橫說秦
鄒忌諷齊王納諫
顏斶說齊王
馮諼客孟嘗君
……
卷 五
五帝本紀(jì)贊
項羽本紀(jì)贊
孔子世家贊
……
卷 六
過秦論(上)
治安策一
……
卷 七
陳情表
蘭亭集序
歸去來兮辭
桃花源記
……
卷 八
師 說
進學(xué)解
圬者王承福傳
……
卷 九
捕蛇者說
種樹郭橐駝傳
岳陽樓記
縱囚論
卷 十
醉翁亭記
秋聲賦
……
卷十一
凌虛臺記
超然臺記
潮州韓文公廟碑
前赤壁賦
……
古文觀止(精編本) 節(jié)選
鄭伯克段于鄢 ※原文 初,鄭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呢,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繫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注釋 1《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左氏春秋》,相傳為魯國太史左丘明所作,后來又經(jīng)過許多人的增補。2寤生:逆生。寤:通“牾”,逆,倒著。3雉:量詞。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4參:同“三”。5厭:滿足。6鄙:偏遠的城鎮(zhèn)。7事:侍候、侍奉。8無庸:意思是說不用除掉大叔。9完:修筑城池。10聚:積聚、糧草。 ※譯文 當(dāng)初,鄭武公從申國娶回妻子,名叫武姜。生下莊公和共叔段兩個兒子。莊公出生時是難產(chǎn),驚嚇了姜氏,所以給他取名叫“寤生”,因此姜氏就厭惡他。姜氏偏愛共叔段,想立他做太子。多次向鄭武公請求,武公不答應(yīng)。 等到莊公做了鄭國國君,姜氏又替共叔段向莊公請求把制地封給他。莊公說:“制,是一個險要的地方,東虢國的國君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地方我都隨便您挑選。”于是姜氏又請求以京邑做封地,莊公答應(yīng)了,就讓共叔段住在那里,人們稱他為“京城太叔”。 鄭國的大夫祭仲說:“分封的都城如果超過了三百方丈,便是國家的禍害。先王的制度是:大城邑不得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不超過五分之一;小城邑不超過九分之一。今天京城的城墻不合法度,不是先王的制度,恐怕對您不利。”莊公說:“姜氏想這樣,我又怎么能躲避這種禍害呢?”祭仲回答說:“姜氏哪里有滿足的時候?不如早點做安排,不要讓他的勢力滋長蔓延。蔓延開來,就難對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夠除盡,何況是您那受寵愛的弟弟呢!”莊公說:“不義的事情做多了,必然會自取滅亡。你姑且等著瞧吧!” 不久,太叔命令原屬鄭國的西邊和北邊的邊邑從屬于莊公,從屬于自己。公子呂說:“我們的國家受不了這種從屬兩個主人的情況,您打算怎么處理這件事?如果把鄭國交給太叔,就請您允許我侍奉他;如果不給太叔,就請您除掉他,不要讓鄭國的老百姓產(chǎn)生二心。”莊公說:“不用除掉他,他將會自及于禍,自作自受的。” 太叔又把原來兩屬的邊邑收歸自己所有,而且擴展到了廩延。子封說:“可以行動了!如果他的領(lǐng)地擴大了,將會得到更多人的歸附。”莊公說:“他既對國君不義,又對兄長不親,地方占得再大也必然失敗。” 太叔積極地修筑城墻,集中民力、糧草,修整并制造盔甲、武器,編組步兵和戰(zhàn)車,準(zhǔn)備偷襲鄭國。姜夫人也準(zhǔn)備作為內(nèi)應(yīng),替他打開城門。莊公獲悉太叔偷襲鄭國的日期,便說:“可以動手了!”命令子封率領(lǐng)兩百輛戰(zhàn)車去討伐京城。京城的人反叛了太叔段。太叔逃到了鄢。莊公又追到鄢去討伐他。五月二十三日那天,太叔便逃到共國去了。 P10-11
古文觀止(精編本) 作者簡介
吳楚材名乘權(quán),字子輿,號楚材,清代文人。幼受家教,勤奮好學(xué),然多次應(yīng)考,屢試不中。1694年,與吳調(diào)侯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為舊時文學(xué)啟蒙讀本。1695年刊行以來,流傳甚廣。1711年,編成《綱鑒易知錄》一書,為舊時初級歷史課本。吳調(diào)侯清代文人,飽覽經(jīng)典,卻仕途不順而埋沒民間,長期從事私塾教學(xué)。1694年,與吳楚材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為舊時文學(xué)啟蒙讀本。1695年刊行以來,流傳甚廣。后也與吳楚材等人一起采用朱熹《通鑒綱目》體例,編成《綱鑒易知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xué)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