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汽車構造(新工科普通高等教育汽車類系列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01835
- 條形碼:9787111701835 ; 978-7-111-7018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汽車構造(新工科普通高等教育汽車類系列教材)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汽車工程類各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汽車類專業學生的擴展讀物,還可作為汽車產業工程技術人員、公路運輸行業工程技術人員和汽車愛好者的參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傳統汽車,以系統論為指導,按從整體到總成、總成到分總成、分總成到零部件的層次關系,結合工程實際,集中闡述了汽車整車及汽車各結構組成的功能、結構、工作原理及特性。
汽車構造(新工科普通高等教育汽車類系列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傳統汽車,以系統論為指導,按從整體到總成、總成到分總成、分總成到零部件的層次關系,結合工程實際,集中闡述了汽車整車及汽車各結構組成的功能、結構、工作原理及特性。 本書內容的選取以當前主流結構總成及零部件為主,兼顧結構的歷史發展。全書共11章,主要內容包括汽車發展概論與汽車構造課程的學習方法、汽車整車概述、汽車發動機、汽車底盤概述、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汽車車身、汽車電氣及安全與舒適裝置、電動汽車。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汽車工程類各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汽車類專業學生的擴展讀物,還可作為汽車產業工程技術人員、公路運輸行業工程技術人員和汽車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汽車構造(新工科普通高等教育汽車類系列教材) 目錄
第1章汽車發展概論與汽車構造課程的學習方法1
1.1汽車的形成及發展1
1.1.1汽車動力源及車型演化1
1.1.2汽車生產及社會化與個性化演變8
1.1.3汽車技術創新及集成應用11
1.1.4汽車安全及環境問題13
1.1.5汽車發展趨勢展望14
1.2汽車構造課程的學習方法16
1.2.1掌握技術發展規律16
1.2.2以系統論方法指導學習17
1.2.3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18
思考題18
第2章汽車整車概述19
2.1汽車分類19
2.1.1國外分類19
2.1.2國內分類21
2.2汽車結構特性參數22
2.3汽車的性能24
2.4車輛識別碼25
2.5汽車總體構造26
2.5.1汽車的組成26
2.5.2汽車的布局形式27
2.6汽車規范27
2.6.1汽車認證相關法規28
2.6.2汽車環保相關法規29
2.6.3汽車安全相關法規34
2.6.4汽車報廢相關法規37
思考題38
第3章汽車發動機39
3.1汽車內燃機發展簡史39
3.1.1發動機的定型39
3.1.2機械結構的改進41
3.1.3燃油供給系統的發展44
3.1.4潤滑系統的發展45
3.1.5點火系統的發展45
3.1.6起動機的發展46
3.2往復式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及分類47
3.2.1往復式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循環48
3.2.2發動機的分類52
3.2.3發動機使用性能54
3.3往復式發動機組成56
3.4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60
3.4.1曲柄連桿機構60
3.4.2配氣機構70
3.5空氣/燃油供給系統78
3.5.1進氣系統81
3.5.2排氣系統85
3.5.3火花點燃發動機的燃油供給系統90
3.5.4壓燃式發動機的燃油供給系統97
3.5.5發動機機內凈化裝置107
3.6點火系統114
3.6.1全電子微機控制點火系統114
3.6.2點火時刻115
3.6.3爆燃控制116
3.6.4主要部件117
3.7冷卻系統120
3.7.1冷卻系統的功用及組成120
3.7.2工作原理121
3.7.3主要組件123
3.8發動機潤滑系統125
3.8.1潤滑系統的功用125
3.8.2潤滑系統的潤滑方式125
3.8.3潤滑系統的組成和潤滑油路126
3.8.4潤滑劑127
3.8.5主要部件128
3.9起動系統130
3.9.1起動機131
3.9.2起動過程132
3.9.3超速離合器134
3.10動力總成懸置134
思考題136
第4章汽車底盤概述138
4.1底盤發展綜述138
4.1.1傳動系統138
4.1.2轉向系統與懸架145
4.1.3車輪和輪胎153
4.1.4制動系統159
4.1.5汽車結構演變160
4.2車型底盤配置163
思考題164
第5章傳動系統165
5.1傳動系統的布置及組成165
5.2起步裝置169
5.2.1離合器169
5.2.2液力變矩器174
5.3變速器176
5.3.1手動變速器177
5.3.2自動變速器187
5.4分動器196
5.5傳動軸和萬向節198
5.5.1傳動軸198
5.5.2萬向節199
5.6主減速器和差速器202
5.6.1主減速器203
5.6.2差速器204
5.7驅動橋和變速驅動橋209
5.7.1驅動橋209
5.7.2變速驅動橋211
思考題212
第6章行駛系統214
6.1車輪輪胎總成215
6.1.1車輪215
6.1.2輪胎219
6.2懸架227
6.2.1車輪特征角229
6.2.2車輪運動對懸架的要求231
6.2.3懸架組成232
6.2.4懸架類型233
6.2.5懸架主要部件241
6.3電控懸架245
6.3.1電子控制懸架系統的功用246
6.3.2電子控制懸架的分類246
6.3.3電子控制懸架系統的組成249
思考題250
第7章轉向系統251
7.1汽車轉向基本特性及實用轉向系統特性要求251
7.1.1汽車轉向基本特性251
7.1.2實用轉向系統特性要求252
7.2轉向系統的類型、組成及工作原理253
7.2.1非獨立懸架轉向系統254
7.2.2獨立懸架轉向系統254
7.2.3動力轉向系統255
7.3轉向操縱機構258
7.4機械轉向器260
7.4.1循環球式轉向器260
7.4.2齒輪齒條轉向器261
7.4.3蝸桿扇形蝸輪轉向器261
7.4.4球面蝸桿滾輪式轉向器262
7.5轉向傳動機構262
7.5.1與非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262
7.5.2與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263
思考題263
第8章制動系統264
8.1制動系統組成及分類264
8.1.1制動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264
8.1.2制動系統分類266
8.2行車制動267
8.2.1鼓式制動器268
8.2.2盤式制動器272
8.3駐車制動系統273
8.4制動主缸和助力器274
8.4.1制動主缸274
8.4.2制動助力器276
8.5氣壓制動系統280
8.6制動控制系統簡介283
8.6.1基本理論283
8.6.2制動控制系統285
8.6.3制動控制系統部件287
思考題289
第9章汽車車身290
9.1汽車車身結構演變290
9.1.1非承載式車身291
9.1.2半承載式車身292
9.1.3承載式車身294
9.1.4車身動力學外形演變295
9.2車身力學要求及承載式車身部件297
9.2.1車身強度和剛度297
9.2.2承載式車身部件299
9.2.3平臺車架303
9.3白車身303
9.3.1白車身分總成303
9.3.2主要部件306
9.4車身外部部件309
9.4.1保險杠309
9.4.2門密封件310
9.4.3車窗玻璃和視鏡310
9.4.4可拆卸車身部件311
9.4.5刮水器312
9.4.6前照燈313
9.5車身內部部件314
9.5.1儀表板314
9.5.2座椅314
9.5.3氣流控制部件314
9.6汽車車身造型316
思考題318
第10章汽車電氣及安全與舒適裝置319
10.1現代汽車主要電路319
10.1.1汽車電路搭鐵320
10.1.2汽車電路接線圖320
10.2汽車電源321
10.2.1蓄電池321
10.2.2充電系統323
10.3照明、儀表與輔助裝置325
10.3.1照明裝置325
10.3.2組合儀表326
10.3.3輔助裝置328
10.4安全與舒適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