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費爾巴哈文集(第4卷):基督教的本質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1520
- 條形碼:9787100201520 ; 978-7-100-20152-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費爾巴哈文集(第4卷):基督教的本質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哲學、馬克思主義和宗本卷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的主要著作,它在德國知識界的思想發展中起著重大的作用,促進了德國知識界的先進代表們向唯物主義轉變。費爾巴哈用自己的著作大大地超前于青年黑格爾派的施特勞斯和鮑威爾,因為后兩人關于《福音書》神話產生原因的爭論并沒有越出黑格爾唯心主義的界限。在《基督教的本質》中,費爾巴哈堅定地站在哲學中的唯物主義立場上。恩格斯曾經指出這一著作對他和馬克思的重大影響,他寫道:《基督教的本質》直截了當地恢復了“唯物主義的王位,自然界是不依賴任何哲學而存在的,自然界就是我們人本身即自然界的產物賴以生長起來的基礎。在自然界和人以外,再沒有什么東西了,我們的宗教幻想所創造出來的存在物,乃是我們自身本質的虛幻反映。于是魔法被解除了,‘體系’被打爛而被拋棄在一旁了,那個矛盾,因發現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也就解決了。這部書的解放作用,只有親自體驗過的人才能理解到。那時大家都很興奮:我們都一下子成了費爾巴哈派了。馬克思曾經怎樣熱烈地歡迎這種新的觀點,而這種新的觀點又是如何強烈地影響了他,盡管他還有保留意見,這點可從《神圣家族》一書中看出來”(恩格斯:《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頁)。
費爾巴哈文集(第4卷):基督教的本質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三個部分:導論、**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導論部分,費爾巴哈主要概論了人的本質和宗教的本質,費爾巴哈認為人是他思考的對象,并將宗教歸結為對無限的認識;在**部分,費爾巴哈論述宗教的人本學本質,他認為宗教是“真正的或人類學的本質”,上帝作為“理解的存在”、“道德的存在或法律”、作為“愛”等方面,都是為了適應人類的本性的各種不同的需要;在第二部分,費爾巴哈分析并批判了“宗教之虛偽的或神學的本質”,認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個幻象,批駁了黑格爾思辨哲學關于基督教的觀點,他認為黑格爾的哲學是偽宗教的,并提出一種機械論的唯物主義。
費爾巴哈文集(第4卷):基督教的本質 目錄
1843年第二版序言
1848年第三版序言
導論
**章 概論人的本質
第二章 概論宗教的本質
**部分 宗教之真正的即人本學的本質
第三章 作為理智本質的上帝
第四章 作為道德本質或法律的上帝
第五章 化身之秘密或作為心之本質的上帝
第六章 受難上帝之秘密
第七章 三位一體與圣母之秘密
第八章 邏各斯與屬神的肖像之秘密
第九章 上帝里面的創世原則之秘密
第十章 神秘主義或上帝里面的自然之秘密
第十一章 天意和無中創有之秘密
第十二章 猶太教中創造的意義
第十三章 心情之全能或祈禱之秘密
第十四章 信仰之秘密——奇跡之秘密
第十五章 復活與超自然的誕生之秘密
第十六章 基督教的基督或人格上帝之秘密
第十七章 基督教與異教的區別
第十八章 自由獨身與修道之基督教的意義
第十九章 基督教的天國或人格式的不死
第二部分 宗教之不真的(或神學的)本質
第二十章 宗教的基本立場
第二十一章 上帝的實存中的矛盾
第二十二章 上帝的啟示中的矛盾
第二十三章 上帝一般本質中的矛盾
第二十四章 思辨的上帝學說中的矛盾
第二十五章 三位一體中的矛盾
第二十六章 圣禮中的矛盾
第二十七章 信仰與愛的矛盾
第二十八章 結束語
附錄 解釋、注解和引證
費爾巴哈文集(第4卷):基督教的本質 作者簡介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1804-1872),德國著名哲學家,被視為德國古典哲學和馬克主義哲學之間的橋梁,其哲學深刻地影響了包括馬克思、恩格斯、瓦格納和尼采等幾代思想家,費爾巴哈哲學中的唯物主義更被看作是馬克思唯物主義的理論來源。 譯者簡介: 榮震華,著名翻譯家,在商務印書館翻譯出版多部譯著,包括《基督教的本質》《神學論文集 哲學的慰藉》《埃克哈特大師文集》等。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