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新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57640
- 條形碼:9787511657640 ; 978-7-5116-576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新版 內容簡介
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是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適應病蟲發生規律變化、提升植物保護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徑,是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的重要措施。 《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新版)》主要包括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的概述、小麥病蟲草害統防統治、玉米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水稻病蟲草害統防統治、花生病蟲草害統防統治、大豆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油菜病蟲草害統防統治、谷子病蟲草害統防統治、高粱病蟲害統防統治、甘薯病蟲革害統防統治、農作物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等內容。 《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新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可供廣大基層農技人員及農民朋友參考使用。
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新版 目錄
**節 推動專業化統防統治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
第二節 提高統防統治主要對策
第二章 小麥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節 病害
第二節 蟲害
第三節 草害
第三章 玉米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節 病害
第二節 蟲害
第三節 草害
第四章 水稻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節 病害
第二節 蟲害
第三節 草害
第五章 花生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節 病害
第二節 蟲害
第三節 草害
第六章 大豆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節 病害
第二節 蟲害
第三節 草害
第七章 油菜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節 病害
第二節 蟲害
第三節 草害
第八章 谷子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節 病害
第二節 蟲害
第三節 草害
第九章 高粱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節 病害
第二節 蟲害
第三節 草害
第十章 甘薯病蟲草害統防統治
**節 病害
第二節 蟲害
第三節 草害
主要參考文獻
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新版 節選
(一)為害癥狀 油菜軟腐病又名根腐病,以冬油菜區發病較重,油菜感病后莖基部產生不規則水漬狀病斑,以后莖內部腐爛成空洞,溢出惡臭黏液,病株易倒伏,葉片萎蔫,籽粒不飽滿,重病株多在抽薹后或苗期死亡。 病原菌主要在病株殘體內繁殖、越夏越冬,由雨水、灌溉水、昆蟲傳播,從傷口侵入。高溫、高濕有利于發病,連續陰雨有利于病菌傳播和侵入。 (二)防治方法 (1)與禾本科作物實行2-3年輪作。 (2)適當晚播。 (3)防治傳病昆蟲。 (4)發病初期用敵磺鈉500-800倍液噴霧。 九、油菜黑腐病 (一)為害癥狀 河北、河南、陜西、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等省都有發生。本病由野油菜黃單胞桿菌細菌侵染所致,發病率為3.5%~72%,對產量影響很大。除為害油菜外,還為害白菜、甘藍、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葉片發病后,病斑黃色,自葉緣向內發展,呈“Y”形,角尖向內,病斑常擴展致葉片干枯。莖、枝和花序與病斑水漬狀,由暗綠色變黑褐色,在病斑上出現金黃色菌膿。 病原細菌在病株殘體上或種子上越夏、越冬。通過雨水、流水和昆蟲等傳播,自寄主水孔或傷口侵入,在維管束內繁殖擴展蔓延,阻塞導管,水分運輸受阻,引起植株萎蔫干腐。高溫、高濕有利于發病。 (二)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選用無病田或無病株留種,并用0.5%代森銨液浸種15分鐘,然后用清水沖洗,晾干后播種。 (2)農業措施。與禾谷類作物輪作;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 十、病毒病 (一)為害癥狀 病毒病是油菜栽培中發生普遍且為害嚴重的一種病害,一般發病率為10%~30%,嚴重的高達70%以上,致使油菜減產,品質降低,含油量降低。不同類型油菜表現不同的癥狀。甘藍型油菜葉片癥狀以枯斑型為主,也有黃斑型和花葉型。枯斑和黃斑多呈現在老齡葉片上,并逐漸向新葉擴展。前者為油漬透明小點,繼而擴展成1~3毫米枯斑,中心有一黑色枯點。后者為2~5毫米淡黃色或橙黃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斑塊,與健全組織分界明顯。花葉型油菜癥狀與白菜型油菜相似,支脈表現明脈,葉片成為黃綠相間的花葉,有時出現瘡斑,葉片皺縮。莖稈有明顯的黑褐色條斑、輪紋斑和點狀斑,植株矮化,畸形,莖薹短縮,花果叢集,角果短小扭曲,有時似雞腳爪狀。角果上有細小的黑褐色斑點,重者整株枯死。 白菜型油菜癥狀多發生在嫩葉上,心葉首先是葉脈呈半透明狀,由葉片基部向尖端發展,支脈和細脈明脈顯著,繼而從明脈附近逐漸褪綠,使葉色深淺不一,形成花葉癥狀,以后生出的新葉,花葉現象更為明顯,且葉片皺縮不平,致使心葉卷縮,發育受阻,抗寒力減弱,嚴重者往往在越冬期間死亡。發病輕者可以越冬,但株型矮化,莖薹短縮、彎曲,不能開花,或雖能開花結果,但角果密集、畸形,籽粒少且不充實,含油量降低,在正常成熟前已提前枯死。 油菜病毒病是由多種病毒侵染所致,其中以蕪菁花葉病毒為主,其次是黃瓜花葉病毒和煙草花葉病毒。病毒病不能經種子和土壤傳染,但可由蚜蟲和汁液摩擦傳染。在田間自然條件下,桃蚜、蘿卜蚜和甘藍蚜是主要的傳毒介體,蚜蟲在病株上短時間取食后就具有傳毒能力。蕪菁花葉病毒是非持久性病毒,蚜蟲傳染力的獲得和消失都很快。田間的有效傳毒主要是依靠有翅蚜的遷飛來實現。在周年栽培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區,病毒病的毒源豐富,病毒也就能不斷地從病株傳到健株引起發病。病毒病的發生與氣候關系密切,油菜苗期如遇高溫干旱天氣,影響油菜的正常生長,降低抗病能力,同時有利于蚜蟲的大量發生和活動,引起病毒病的發生和流行;反之,則不利于其發生。 (二)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一般甘藍型油菜比芥菜型、白菜型抗病性強,而且產量高。因此,要盡可能推廣種植甘藍型油菜,并選用適應當地生產的抗性較強的品種。 (2)適時播種。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油菜品種的特性和蚜蟲的發生情況來確定播種期,既要避開蚜蟲的遷飛盛期,又要防止遲播減產。甘藍型油菜一般以9月中下旬播種為宜。 (3)加強苗期管理。油菜苗期(包括苗床)要勤施肥,不要偏施氮肥:并及時間苗,除去病苗:遇旱及時灌水,促使油菜苗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 (4)治蚜防病。徹底治蚜是防治油菜病毒病的關鍵。播種前應對苗床周圍的十字花科蔬菜及雜草上的蚜蟲進行防治,以減少病毒來源:苗床或直播油菜分苗后,如遇天氣干旱就要開始噴藥治蚜,以后每隔7天左右噴藥1次,連噴2~3次,一般每公頃用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50~225克兌水600千克噴霧防治。
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新版 作者簡介
律濤,男,漢族,1983年4月出生,籍貫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退役軍人。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農學專業,本科學歷、學士學位、農藝師。2002年參軍入伍,2008年到泰安市岱岳區農業農村局工作。從事農技推廣工作十余年,是基層農技推廣技術員,每年指導幫助科技示范戶5戶,帶動科技示范戶50戶左右。通過十幾年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先后榮獲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系統農民教育宣傳工作優選單位及優選個人,山東省首屆農民教育培訓好設計競一等獎。獲山東省農林水牧氣象系統五一勞動競賽獎。獲泰安市農牧漁業豐收計劃獎3項,獲岱岳區科技進步獎2項。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