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制造業創新發展報告(2020)/中國創新發展報告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21235
- 條形碼:9787030721235 ; 978-7-03-07212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制造業創新發展報告(2020)/中國創新發展報告系列 內容簡介
《2020中國制造業創新發展報告》持續聚焦制造業創新發展,包括主題報告和技術報告兩大部分。主題報告以“全方位推進開放創新,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分析主要國家和地區積極推動制造業開放創新政策與舉措的基礎上,梳理了中國制造業開放創新的現狀與問題,提出中國制造業開放創新的政策取向。技術報告運用中國制造業創新能力測度指標體系,從創新實力和創新效力兩個方面表征制造業創新能力,從創新投入、創新條件、創新產出、創新影響四個方面表征創新實力和創新效力,從創新能力、創新實力、創新效力、創新激勵政策等方面全面分析2010~2018年中國制造業創新發展態勢與特征;遴選了27個行業進行比較,系統分析了中國制造業重點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激勵政策演進態勢與特征,并對重點產業中的典型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及提升過程進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 本報告是面向決策和面向公眾的研究報告,有助于政產學研和社會公眾了解中國制造業發展趨勢與格局、制造業創新發展戰略和政策,可供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決策和政策制定參考。
中國制造業創新發展報告(2020)/中國創新發展報告系列 目錄
前言 i
**章 全方位推進開放創新,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1
**節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制造業開放創新態勢 1
一、全球經貿合作區域化趨勢日益顯著 2
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趨勢漸顯 3
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產業創新合作全球化加快 4
四、數字賦能產業開放創新拓展新空間 6
第二節 面向未來全球制造業開放創新趨勢 7
一、協同研發 8
二、協同設計 8
三、協同生產 9
四、協同服務 9
五、協同發展 10
第三節 主要國家積極推動制造業開放創新 11
一、聚焦重點領域加強開放創新合作 11
二、加快推進統一開放市場體系建設 13
三、持續推進制造業產學研深度融合 15
四、支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開放合作 17
第四節 中國制造業開放創新現狀與問題 19
一、開放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創新要素流動機制亟待完善 19
二、開放創新平臺不斷健全,創新主體協同效能亟待提升 22
三、開放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亟待破局 25
四、創新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高端人才有效需求亟待擴大 27
五、開放創新壓力不斷加大,全球合作創新網絡亟待強化 28
第五節 中國制造業開放創新的政策取向 29
一、加強協同研發體系與能力建設,提升制造業技術供給能力 30
二、加強協同設計體系與能力建設,提升制造業市場響應能力 30
三、加強協同生產體系與能力建設,提升制造業國際競爭能力 31
四、加強協同服務體系與能力建設,引領服務型制造發展方向 31
五、加強協同發展生態與環境建設,推動制造業開放創新發展 32
第二章 中國制造業創新能力演進 33
**節 制造業創新能力評價方法 33
一、制造業創新能力內涵 33
二、制造業創新能力指數 34
三、計算方法和數據來源 36
第二節 中國制造業創新能力指數 37
第三節 中國制造業創新實力指數 40
第四節 中國制造業創新效力指數 42
第五節 中國制造業創新實力與創新效力 44
第三章 中國制造業創新實力演進 49
**節 創新投入實力指數 49
第二節 創新條件實力指數 52
第三節 創新產出實力指數 54
第四節 創新影響實力指數 57
第四章 中國制造業創新效力演進 60
**節 創新投入效力指數 60
第二節 創新條件效力指數 63
第三節 創新產出效力指數 65
第四節 創新影響效力指數 68
第五章 中國制造業創新激勵政策影響 71
**節 中國制造業激勵指數 71
第二節 中國制造業激勵指數演進 73
第三節 中國制造業激勵指數演進解析 74
第六章 中國制造業重點行業創新能力和創新激勵政策演進 84
**節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84
第二節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3
第三節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102
第四節 專用設備制造業 111
第五節 通用設備制造業 120
第六節 醫藥制造業 129
第七節 儀器儀表制造業 137
第八節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146
第九節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156
第十節 金屬制品業 165
中國制造業創新發展報告(2020)/中國創新發展報告系列 節選
**章全方位推進開放創新,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當前,新技術革命與產業變革正在加速重塑國際產業分工格局,創新驅動制造業數字轉型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潮流,迫切需要堅持“開放合作、綠色低碳、價值共創、協同發展”基本原則,把握制造業“協同研發、協同設計、協同生產、協同服務和協同發展”的開放創新大趨勢,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借鑒主要發達國家制造業開放創新政策實踐經驗,聚焦中國制造業開放創新面臨的主要問題,推動制造業重點領域開放創新合作,完善創新要素流動機制和產學研融合發展市場環境,提升制造業開放創新發展能力,重塑制造業創新發展新優勢。 **節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制造業開放創新態勢 當前,全球科技、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影響因素復雜多變,地緣政治摩擦加劇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深刻影響世界制造業創新發展格局重塑,全球經貿合作區域化趨勢日益顯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趨勢漸顯,產業創新全球化加快,數字賦能產業開放創新拓展新空間,呈現創新驅動制造業數字轉型高質量發展態勢。 一、全球經貿合作區域化趨勢日益顯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大幅下滑,制造業呈現區域化非均衡復蘇趨勢,亞洲制造業生產和投資復蘇相對較快。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的數據a,2020年,全球的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流入額從2019年的1.5萬億美元降至約0.859萬億美元,同比減少42.7%,為近15年來的*低水平,如圖1-1所示。其中,歐洲的FDI流入額銳減,同比減少超過100%,北美地區的FDI流入額同比減少46%,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FDI流入額降幅僅為4%。全球跨境并購交易額同比下降10%,其中,歐洲發達經濟體同比增加26%,北美發達經濟體急劇下降43%,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同比增加31%。 區域投資貿易新協定相繼簽署,促進了要素跨境流動,優化了區域產業鏈和供應鏈布局,加速了全球經貿合作區域化發展進程。2020年7月1日,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同簽署的《美墨加協定》(The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USMCA)生效,將推進化學制品、乳制品、汽車等行業貿易自由化,促進農業生物技術等方面的合作a。2020年11月15日,亞太地區15國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內容涉及中小企業、投資、經濟技術合作、貨物和服務貿易等十多個領域,旨在有力促進商品、技術、服務、資本以及人員的跨境流動b。2020年8月1日,《歐盟與越南自由貿易協定》(The EU-Vietnam Free Trade Agreement,EVFTA)正式生效,在藥品、機械設備、紡織品等領域實行關稅優惠,旨在*大限度地挖掘兩個互補市場潛力與優勢,加快制造業從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復蘇,為歐盟與東盟不同國家進一步締結自由貿易協定提供范本。2020年12月31日,中國與歐盟達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hina-EU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CAI),旨在擴大金融業、電信、信息通信技術、制造業、工程和生物技術研發等領域市場準入,以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趨勢漸顯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著力構建更具韌性、更穩定、更多元化的供應鏈,靠近市場組織生產和研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面臨的安全穩定風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斷、價值鏈脆弱性問題凸顯,主要國家紛紛推動海外供應鏈多元化發展。日本于2020年5月26日發布“海外供應鏈多元化支援項目”申請公告,7月29日與東盟出臺“日本東盟經濟韌性行動計劃”。截至2020年12月2日,共有81家日本企業獲得了“海外供應鏈多元化支援項目”對制造業務轉移到東南亞的政府補貼,其中包括橫濱橡膠株式會社等位列本行業全球百強榜的企業。2021年1月,歐盟發布《工業5.0:邁向可持續、以人為本、富有韌性的歐洲工業》(Industry5.0:Towards a Sustainable,Human-Centric and Resilient EuropeanIndustry)戰略報告,將研究和創新作為向可持續、以人為本和有彈性的歐洲產業過渡的驅動力,支持成員國在可持續復蘇方面的改革努力,加強歐盟在綠色和數字轉型背景下特定領域的戰略自主性。2020年,美國波音公司將其飛機布線廠移至墨西哥附近,世界第三大航空航天供應商法國賽峰(SAFRAN)公司也將在墨西哥設立新的波音飛機零部件制造工廠。 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產業創新合作全球化加快 主要國家和地區完善藥品質量監管并開辟應急審批綠色通道,加速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治療藥物等應急審批,支持產業創新合作全球化。2020年7月,美國輝瑞公司(P.zer Inc.)和德國拜恩泰科(BioNTech)公司與英國達成協議,兩大跨國公司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通過應急審批獲得緊急使用權,向英國提供3000萬劑新冠疫苗a。中國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與巴西、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和智利等合作進行由其研制的CoronaVac新冠疫苗的Ⅲ期臨床試驗。到2021年1月,CoronaVac疫苗已相繼在印度尼西亞b、土耳其c、巴西d、智利e獲得緊急使用許可。 主要國家和地區支持信息通信領域跨國公司創新合作全球化布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引發的產業鏈供應鏈“斷鏈”風險。2020年10月,三星電子、富士康鴻海、緯創資通、和碩等四家公司受到印度“生產關聯激勵計劃”(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Scheme,PLI)資助,在印度擴大手機和電子元器件制造;跨國公司競相在中國布局研發中心和設立地區總部,加大在華研發投入;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OPPO與德國電信、瑞士電信、愛立信公司等開展研發和技術應用合作,在印度布局5G、相機等四個創新實驗室,推動5G、人工智能相關領域技術發展和商業化。 四、數字賦能產業開放創新拓展新空間 數字賦能制造業創新主體,超越時空邊界無障礙交流。2020年9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與阿聯酋能源和工業部共同發起主辦的第三屆全球制造業和工業化峰會、2020年10月中國舉辦的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2020年11月德國舉辦的法蘭克福國際精密成型及3D打印制造展覽會(Formnext)等均紛紛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云論壇、云展示、云簽約等新模式深化國際創新主體互動。2020年10月,加拿大基因云分析平臺(DNAStack)、麥吉爾大學(McGillUniversity)等加拿大本土創新主體、微軟公司等跨國公司以及全球基因組學與健康聯盟共同參與由加拿大政府支持的“創新超級集群計劃”(Canada’s Supercluster Projects—Innovation Superclusters Initiative),啟動數字技術超級集群項目,開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軟件解決方案,通過全球網絡實時共享、發現和利用相關基因組和臨床數據,提供新的診斷和治療方案。2020年12月,歐盟宣布啟動“數字化發展中心”(Digital4Development Hub,D4D中心),并率先擴大與非洲的數字伙伴關系,以促進多方利益相關者對話、聯合伙伴關系和非洲數字經濟投資。 數字賦能制造業創新主體合作,超越組織邊界協同研發與設計。2019年4月,微軟公司和寶馬集團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宣布合作建立全球聯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