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方志學概論(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6554
- 條形碼:9787520396554 ; 978-7-5203-965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方志學概論(修訂版) 內容簡介
本書由緒論、方志的起源與發展、方志體例、方志編纂基礎、志書各種體裁編寫、諸志編纂探討、方志的資料工作、方志功用與讀志用志、舊志整理、方志續修、方志評論、地方志與地方年鑒和方志事業管理等13章組成,是一部既可用于方志學課程教學與方志編纂培訓,又可服務于方志事業發展、推進方志學學科建設的論著。
中國方志學概論(修訂版) 目錄
**節 方志的性質與特征
一 方志的性質
二 方志的特征
第二節 方志別稱與種類
一 方志別稱
二 方志種類
第三節 方志學研究對象、學科體系及地位
一 方志學研究對象
二 方志學學科體系構成與研究內容
三 方志學的學科地位
第四節 方志學的建立和發展
一 清代以前的方志論說
二 清朝前期的方志學術爭鳴
三 晚清與民國時期的方志理論
四 新時期方志學理論的發展特點
第五節 方志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 邏輯方法
二 哲學方法
三 歷史方法
四 多學科方法
五 比較法
第二章 方志的起源與發展
**節 方志起源
一 起源諸說
二 方志起源于《周官》
第二節 方志發展
一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二 隋唐時期
三 兩宋時期
四 元明時期
五 清朝時期
六 民國時期
七 新中國成立后至今
第三節 方志的卷帙和收藏
一 方志卷帙
二 方志收藏
第三章 方志體例
**節 舊志體例
第二節 新志的體例與體裁
一 新志體例
二 新志體裁
第三節 方志篇目擬定
一 篇目擬定的基本要求
二 篇目擬定的程序
三 擬定篇目需要注意的關系問題
四 新編方志的幾種篇目類型
第四節 方志的字數和斷限
一 方志的字數
二 志書的斷限
第五節 方志文體文風
一 方志的文體
二 方志的文風
第四章 方志編纂基礎
**節 方志編纂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
第五章 志書各種體裁編寫
第六章 諸志編纂探討
第七章 方志的資料工作
第八章 方志功用與讀志用志
第九章 舊志整理
第十章 方志續修
第十一章 方志評論
第十二章 地方志與地方年鑒
第十三章 方志事業管理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修訂本)
后記
修訂說明
中國方志學概論(修訂版) 作者簡介
楊軍昌(1963-),男,侗族,貴州石阡人,歷史學學士、人口學碩士、民族學博士,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核心專家、黔靈學者、智庫名家。曾從事地方志編纂、地方政務工作10年。1996年調貴州大學工作至今。先后任歷史系教師、人口研究中心主任、社會學系黨總支書記、法學院副院長、學報編輯部主任和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是貴州大學民族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和MPA碩士生導師,貴州大學農村與區域發展、貴州民族大學民族社會政策專業方向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民族人口與社會、民族經濟與生態文明、民族文化與區域發展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00年以來,先后主持省部級縱、橫向項目20余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其中《西南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的文獻采輯、研究與利用》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撰著出版《中國方志學概論》《西南民族人口文化研究》《西南山地人口與資源環境問題研究》《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問題研究》《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野調查叢書: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卷》《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野調查叢書: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卷》《清水江流域少數民族教育文化研究》等學術著作1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及貴州省高校優秀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多次。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