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唐宋時期的村落與鄉村治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3244
- 條形碼:9787522703244 ; 978-7-5227-032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宋時期的村落與鄉村治理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村落”和“鄉村治理”兩個關鍵詞,旨在分析以此為對象的兩個歷史世界:即“以村民自身為中心的歷史世界”和“以政治為中心的歷史世界”。唐代以后,村落的家鄉化和鄉村的政治化,是同一對象的兩個不同方面。從村落角度看,其家鄉化使其成為村民的地緣共同體,宋以后因其宗族性強化,很多村落還成為血緣共同體;從政權的角度看,就是為了強化賦役,破壞或利用村落共同體的過程。以往的研究更多地站在政權的角度,以觀察者的身份,研究鄉村社會和政權對鄉村社會的治理過程和治理成效,但它忽視了生活在其中的村民的感受。如果借鑒人類學和社會學中的“參與”的方法,深入村民的生活世界中,以他們的角度來認識當時的村落社會和政權與鄉村社會的關系,會對當時的歷史產生新的理解。
唐宋時期的村落與鄉村治理研究 目錄
目 錄
緒 論
上篇 唐宋時期村落家鄉的構建
**章 從唐宋民間文獻與官方文書中對鄉村單位的不同記載看村落家鄉概念的內涵
第二章 唐宋時期村落家鄉的形成表征
第三章 唐宋時期屬于村民自己的村落
**節 唐宋時期村落從“聚”到“宅”的變遷
第二節 唐宋時期村民成分的變化
第三節 唐宋時期“人、鬼、神”三位一體村落家鄉的構建
中篇 宋代民間宗教在鄉村的傳播及其政府應對——以“吃菜事魔”教為中心
引 言
**章 “左道”背景下的唐宋民間信仰或民間宗教概述
**節 “神道設教”的治國傳統與社會“左道”信仰的泛濫
第二節 唐宋時期的“左道”信仰與“左道”信仰宗教化
第二章 宋代“吃菜事魔”教的種類及其傳播
**節 “吃菜事魔”之稱謂因緣述略
第二節 “吃菜事魔”教的種類及地域分布
第三章 宋代“吃菜事魔”教的生成機理與政府應對
**節 宋代“吃菜事魔”教的生成機理
第二節 宋代對“吃菜事魔”教傳播的政府應對余論
下篇 多元主體參與下的宋代鄉村治理問題研究
**章 宋代鄉村的變化與鄉治的變革
**節 鄉村教育的發展及社會治理功能
第二節 鄉村的土地流轉及階層分化
第三節 宋代新型宗族制度的確立
第四節 鄉村社會的變化與傳統國家治理的沖突
第二章 宋代鄉治的多元主體和角色定位
**節 基層政權和鄉村行政組織:鄉村治理中的國家權利主體
第二節 社會組織:成長中的鄉村治理主體
第三節 鄉村精英:鄉村治理的基石
第三章 宋代鄉村治理的治理機制
**節 政府的制度安排
第二節 社會組織的調適
第三節 鄉村精英的參與
第四節 鄉村治理主體間的互動
第四章 宋代鄉村治理的績效
**節 宋代鄉民的日常生活世界
第二節 穩定自主的鄉村秩序
余 論
參考文獻
后 記
唐宋時期的村落與鄉村治理研究 作者簡介
谷更有,1971年生,河北平山人。河北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河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訪問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目前共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項,河北省教育廳社科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榮獲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 王文兵,1979年生,河南周口人,歷史學博士,講師,主要從事唐宋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年專著有《變革中轉型:唐宋社會多視角研究》《近代中國教育:探索與發展》等,合著有《國家治理語境中的非制度化生存研究》等,參寫、參編著作、教材多部;在《中州學刊》《學術探索》等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曾獲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獎三等獎。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