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莎士比亞的羅馬 共和國與帝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201153
- 條形碼:9787522201153 ; 978-7-5222-0115-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莎士比亞的羅馬 共和國與帝國 本書特色
莎士比亞通過講述科利奧蘭納斯與安東尼的故事,創造了他自己的名人傳,凸顯了羅馬共和國與羅馬帝國的差異。 莎士比亞是永恒的莎士比亞,但是國內莎士比亞研究多從文藝理論的層面切入,而鮮有從政治哲學的角度來研究莎士比亞。此外,莎士比亞*有名的幾部劇作一直位于學界關注的中心,但其他劇作則少有人關注,遑論詳細解讀。此書正在填補一種空白:從政治哲學的角度,來解讀莎士比亞平常不那么為人關注的兩部作品,進而呈現莎士比亞作為政治哲人的面相和思考。
莎士比亞的羅馬 共和國與帝國 內容簡介
本書解讀莎士比亞兩部有名的羅馬劇:《科利奧蘭納斯》與《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作者認為這兩部劇相互補充,可視為姊妹篇,其解讀聚焦于劇中體現出來的羅馬共和國與羅馬帝國的差異。 作者認為,科利奧蘭納斯的悲劇在于,共和國的束縛使他無法生活于城邦之內,但他又無法離開城邦而生活。至于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雖然羅馬帝國不再如共和國那樣束縛公民,但隨著共和國的解體與舊有價值的消失,他們不得不放棄追求那已失去意義的政治榮譽,而試圖在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愛欲中尋求新的價值。兩部劇作從相反又互補的角度,來理解城邦對公民的約束以及公民對城邦的脫離。它們共同致力于同一個重要問題,即人與城邦的關系問題。《莎士比亞的羅馬》構成了在文學批評領域中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部分劇變,它將政治問題帶到了莎士比亞研究的前沿。
莎士比亞的羅馬 共和國與帝國 目錄
初版序言
致謝
導言 莎士比亞的羅馬性
**部分 《科利奧蘭納斯》
**章 共和國政制
第二章 沒有統治者的城邦
第三章 沒有城邦的人
第二部分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第四章 帝國的政治
第五章 愛欲的釋放
第六章 愛情與僭政
索引
莎士比亞的羅馬 共和國與帝國 作者簡介
保羅·坎托(Paul A. Cantor),美國文學批評家。1945年生于紐約,1971年于哈佛大學獲得英語文學博士學位,同時跟隨著名政治哲人曼斯菲爾德(Harvey Mansfield)學習政治學。在維吉尼亞大學教執教多年,出版著作多部,包括《大眾文化中的隱匿之手》《莎士比亞的羅馬三聯劇》《大眾文化和美國夢的陰面》《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