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下咽癌PET\CT和PET\MRI病例薈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90399
- 條形碼:9787518990399 ; 978-7-5189-903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下咽癌PET\CT和PET\MRI病例薈萃 本書特色
下咽癌是原發于下咽部惡性腫瘤的統稱, 大多數(95%)為鱗狀細胞癌,發病率低,預后較差。盡管近幾年來下咽癌治療采用多學科團隊診療模式,但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因此,早期發現、準確分期及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案是下咽癌診治的重點和難點。影像學是早期發現下咽癌并對其進行準確分期的重要方法,為下咽癌治療決策提供了可靠的客觀依據。計算機體層攝影術(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顯示下咽癌范圍和分期的主要影像學方法,解剖定位比較準確,MRI對軟組織對比的分辨率優于CT,能 精準地進行解剖定位;正電子發射體層攝影術(PET)可準確地顯示腫瘤組織的代謝情況,對下咽癌及淋巴結轉移與全身轉移的顯示 加敏感,一體化PET/CT和PET/MRI將PET與CT和(或)MRI的優勢緊密結合,提供精準的定位與代謝信息,提高診斷和分期的準確性。
下咽癌PET\CT和PET\MRI病例薈萃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針對下咽癌臨床特點及典型多模態分子影像進行綜合展示,主要包括15-20個病例,內容涵蓋患者一般情況、臨床表現、病理表現、PET/CT表現、PET/MRI表現和病例小結等,提高診斷、分期及療效和預后預測的準確性,提升下咽癌診治效果。適用于放射科、核醫學科醫師與技師及頭頸外科學和腫瘤學醫師等。
下咽癌PET\CT和PET\MRI病例薈萃 目錄
第1章 下咽癌臨床診治簡介 1
一、下咽癌概述 2
二、下咽癌臨床關注點 4
第2章 PET/CT和PET/MRI技術簡介 7
一、PET/CT工作原理 8
二、PET/MRI工作原理 9
三、全身PET/CT掃描方案 10
四、頸部PET/MRI掃描方案 11
五、PET/CT和PET/MRI圖像分析要點 11
第3章 下咽癌PET/CT和PET/MRI病例 15
病例1 咽異物感伴間歇性聲音嘶啞2月余 16
病例2 間斷聲嘶2年,加重伴吞咽疼痛2月余 20
病例3 咽部異物感1年,發音含糊2月余 24
病例4 咽痛伴持續性聲嘶1月余 27
病例5 咽部異物感3年余,左頸部淋巴結腫大 31
病例6 持續性聲音嘶啞2個月,痰中帶血1月余,左頸部淋巴結腫大 35
病例7 查體發現喉咽腫物伴持續性聲嘶2月余,左頸部淋巴結腫大 39
病例8 咽異物感1月余,左頸部淋巴結腫大 41
病例9 聲嘶、吞咽哽咽感、活動后輕度憋氣3月余,右頸部淋巴結腫大 44
病例10 左頸部腫物4個月,進行性腫大1周 47
病例11 咽部異物感伴間歇性聲嘶20余天,右頸部淋巴結腫大 50
病例12 吞咽困難伴進行性聲嘶4月余,右頸部淋巴結腫大 54
病例13 吞咽疼痛1年余,右頸部淋巴結腫大 57
病例14 咽部疼痛伴聲音嘶啞加重3月余 62
病例15 咽部不適半年,加重半月余 66
病例16 間斷聲音嘶啞半月余 70
病例17 吞咽疼痛、哽咽感、左側頜下疼痛伴持續性聲嘶2周 74
病例18 吞咽不適2月余 78
病例19 吞咽不適2月余,左頸部淋巴結腫大 81
病例20 進行性聲嘶伴吞咽困難1個月,右頸部淋巴結腫大 85
索引1(病例病理結果、分期與索引) 91
索引2(縮略語) 93
下咽癌PET\CT和PET\MRI病例薈萃 作者簡介
鮮軍舫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醫學影像中心主任、放射科主任。 現任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15、16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和第14屆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質控與管理規范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15屆委員會頭頸學組組長、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影像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影像診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所獲獎項及榮譽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和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領軍人才等,北京市醫院管理局臨床醫學發展專項“揚帆計劃”眼耳鼻喉影像重點醫學專業負責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一等和二等獎各2項。牽頭制定專家共識和指南8部。 陳曉紅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亦莊院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甲狀腺頭頸外科主任和頭頸外科支部書記。 亞洲無喉者協會理事、北京市抗癌協會理事、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整形外科與功能性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疑難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甲狀腺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甲狀腺髓樣癌組長。 所獲獎項及榮譽 北京市“十百千”百級人才獎項獲得者、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優秀骨干、入選“登峰”人才計劃等。主持國家部級課題6項;主持頭頸腫瘤島狀皮瓣的精準和功能修復開創性工作。系統性開展頸口內鏡下咽旁顱底病變系列手術,達到功能保全和局部美容效果;開展了黏膜黑色素瘤、甲狀腺髓樣癌、頸動脈體瘤和腺樣囊性癌等頭頸疑難疾病的臨床研究,在這些領域做出了原創性貢獻。 盧 潔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副院長、國家教育部神經變性病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磁共振成像腦信息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 現任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師協會放射專科醫師分會副會長等。 專業特長 具有放射與核醫學專業大影像背景,長期圍繞多模態影像開展研究工作,2015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一體化TOF PET/MRI臨床研究和應用。 學術成果 出版PET/MRI專著6部;在Neuron、Brain、PLOS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EJNMMI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所獲獎項及榮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北京市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特別貢獻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北京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等20余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